
战国秦长城渭源段遗址
作者:冯玉雷
今天考察的最后一个文化遗址是战国秦长城渭源段。2015年5月12日16:00,《丝绸之路》杂志社在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前李蒸像边采访了已经退休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守忠先生,他和李并成先生徒步考察过战国秦长城全段。当时参加访谈的还有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张胜利和《丝绸之路》杂志社编辑瞿萍。
以下是我们队陈教授的采访整理:
西北地区(甘青宁新)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凡是重视西北地区的都是实现大一统的王朝,凡是丢弃西北的大都偏安东南。我是由此为切入点,在研究西北历史、地理时,首先考虑到了秦长城的问题。六盘山史称“大龙山”,其以东是历史上文化发展繁荣的地方,以西是以西羌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居住地,秦国向西方开放时打破了这种局面。秦昭王时代,开拓至洮河流域(临洮县),秦在今临洮城建立了陇西郡,并以河为界,向西至陕西北部修建长城,目的在于建长城以拒胡,“胡”即指今天的庆阳、平凉境内,特别是庆阳。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与中国甘肃网总编辑张振宇在考察现场
甘肃境内的秦长城我都实地考察过。秦长城由临洮(陇西郡)起,阻挡了庆阳的环县、彭阳等地方,到泾源县内后,拐了一个湾,到达陕北的长城源,就与辽东的那一段长城连接起来了。值得说明的是,秦长城非秦始皇修建,而是其曾祖父秦昭王时期(战国时期的秦国)修建的,秦始皇大一统后再未修建长城,只是在黄河重要渡口建了几十个县、城。
秦长城的起点是现在临洮县城的长城堡(现在的临洮北三十里埔),但由于地处洮河沿边,在建国前修建洮河区时,这里的长城已都被破坏。我认为,长城在这里修建的目的在于掩护临洮郡(陇西郡)郡城,抵御从兰州方向来的少数民族。秦长城由临洮北三十里埔起,转向渭源,到达陇西,由陇西经过通渭城,向陇东地区延伸的这段走向我都亲自考察过。那次考察我是在1983年春完成的,用时一周,白天步行几十里路考察,夜晚在农家休息。到秋季时,我与李并成一同开始了二次考察,到通渭、静宁、镇原、环县进行考察,到达环县时,恰逢当地召开干部会议,我借机向参会的人咨询并了解了由环县到陕北长城源的路线,至此,我完成了甘肃境内秦长城的考察,理清了秦长城由临洮开始,在甘肃境内延伸,到达环县后向陕西发展的路线,最终证明了,秦昭王时期,长城经过的这片区域已经是秦国的国土这一观点。
汉朝初期,汉朝与匈奴和亲,自武帝后,经文景之治,通过养马、练兵壮大了军事力量,霍去病出击匈奴,使汉朝的国土突破了秦时期的范围。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都是从庆阳宁县西出,穿过黄羊河,到达武威,后进攻到张掖山丹焉支山的。汉朝在河西建立了河西四郡,但秦长城并没有到达这里,这里是汉长城。汉长城从山丹起,沿着疏勒河一直延伸至敦煌。汉长城我没有考察,李并成则将汉长城遗址全都考察了一遍。这样,将我和李并成的研究联系起来,就能把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搞清楚了。

第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团成员在战国秦长城渭源段遗址旁合影留念

临夏县建成布鞋加工培训基地(图)
“活力新区”摄影大赛入选作品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爱尔兰踢踏舞剧
金秋赏菊正当时
郑恺重返胶片时代 演绎别样复古港风
易烊千玺登杂志封面 轻松驾驭多套造型
你都不知道的微信
刷爆朋友圈的聚会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兰州“11.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 林铎唐仁健赶赴现场指挥处置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兰州发布“1+4+7”政策 加速兰白国家自创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