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启动
本报首席记者王文元作为专家团队成员参加考察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团成员合影出征。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雷媛 摄
中国甘肃网7月19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首席记者 雷媛) 为探明渭河流域内丰富的史前历史文化遗存和民间收藏情况,以“寻访华夏文明脉络,助力敦煌文博盛会”为主题的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于7月18日正式启动,至7月26日结束。此次考察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朱鸿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张天恩、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迎新、作家冯玉雷等,兰州晨报首席记者王文元也作为考察专家团队成员一并出征。
渭河流域位于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址可追溯至无文字的新石器时代,融汇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等古老文化,从传说中的舜、尧、大禹、华胥氏、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和黄帝,到战国时期的秦国,无不在渭河流域留下印记。本次文化考察活动将以渭源、陇西、彰县、武山、甘谷、天水市麦积区、张家川、清水、秦安等陇右地区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核心,重点关注龙文化、姓氏文化、始祖文化、伏羲文化、玉文化、石窟艺术等深切关联华夏文明缘起的重要课题,挖掘这里悠久的文化传承脉络,从而为渭河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对策。
玉帛之路系列文化考察活动已成功举办过9次,在国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玉产业界都有很大影响,已成为国内一张生机勃勃的文化名片。目前,中国社科院与上海交大、中国甘肃网等单位正在筹备申报“玉帛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