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投稿

第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 | 冯玉雷:禹河,渭河(图)

2016-07-19 22:56: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陈俊霖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

  夏朝第一位天子是禹。顾颉刚先生认为“禹”的字源与龙有一定关系。最早提到禹王的文物是西周的遂公盨、齐侯钟和秦公簋。大禹最卓著功绩就是治理滔天洪水和划定中国版图,渭河是他建功立业的重要基地,也可以说是夏朝主要孕育地。《尚书·禹贡》记载:“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大禹“导渭自鸟鼠同穴”。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将渭水源头之一命名为“禹河”。后来,随着其功绩被传颂发扬,又将整条渭河叫禹河。至今天水、宝鸡渭河两岸的民间仍将渭河叫“禹河”。

  史载大禹及其治水团队到过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地方,因此才有全局观念,治理水患;也才有可能将华夏分为九州,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造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并且铸上各州山川名物和珍禽异兽。“鼎'作为国家政权象征,进而成为传国宝器,《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大禹治理水患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为何建立华夏第一个王朝?

  史前,华夏大地的先民因地制宜创造着各自的文化和生活模式,不可能靠武力统一。但在大约8000年前,在异常复杂、差別极大环境中生活的先民大小部落却前趋同存异,其中动力及核心价值就是玉文化。大禹所处时代,“九州”的方言、民俗、文化心理差异很大,即便人们迫切需要治水英雄,但能够得到广泛支持的是价值观念的认同——也就是对玉文化的认同。《禹贡》中的雍州在西北,大致与崇尚玉器的齐家文化分布区重合,现代学者研究表明,齐家文化就是夏文化。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内存在着丰富玉矿,甘肃武山、积石山、马衔山、祁连山、马鬃山等地都有玉矿发现。《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忽必烈命人编纂的最早汉蒙辞书《至元译语》“珍宝门”中“玉”为“赤老温”,据学者研究,蒙古语“赤老温”连读就是《魏书·官氏志》鲜卑氏族名“丘林”、“出连”和“秋龙”,《禹贡》中的“球琳”就是它们对音。元初蒙古语“玉石”还与《禹贡》一致,但在明代发生变化,汉蒙辞书《华夷译语》《鞑靼译语》《登坛必究·译语》中的“玉石”成了“哈石”“哈失”“哈四”。2015年5月底,我经过乌鞘岭,看见路牌上有“哈溪”地名,电话请教新疆社会科学院的蒙古族学者,知其意为“玉”。当时我就联想到白银境内的“哈思山”。哈溪、哈思、喀什都是蒙古语“玉石”。喀什噶尔,意思就是玉石集中之地。

  “雍州”产玉之地远不止一处。

  2012年5月以来,叶舒宪、古方、王仁湘、易华等学者先后对马衔山玉矿进行考察,并对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藏品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处在渭河源头的马衔山玉矿是齐家文化玉器原料来源之一,在古代可能被大量开采。据此推测,渭河之所以又叫禹河,或与运输玉料有关。古代,一山之隔,河流走向不同,文化风习方言均不同。洮河与渭河以马御山、鸟鼠山为界,鸟鼠山是古代从渭河进入洮河谷地的要道、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边塞要地。叶舒宪先生撰文说黄河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交通意义大于灌溉。如此推测,渭河亦然。渭河源头离马御山不远,运输玉料(主要是冬天结冰期)较便利。《山海经》记载鸟鼠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其上多白虎、多丹。据载渭源县城正南锹峪河曾经淘出50克重天然金块。另据调查,马鬃山、鸟鼠山、哈思山等地也产玉。《战国策》、《史记》都有“昆山玉路”的记载。这条漫长的玉石贸易之路从新疆出发,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运抵河南。史前玉路主要靠水路,黄河及其支流渭河等充当了西玉东输主渠道。比丝绸更早期的跨地区国际贸易对象是玉石(地中海文明主要关注绿松石和青金石),包括由玉石开发所衍生而来的金属矿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走“丝绸之路”正是在古代“玉石之路”基础上拓展出来。这条路不但将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壮大起来,还承担了文化输入和输出的重要使命。

  如此就容易理解《左传·哀公七年》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盛况。大禹是通过治理水患的行为过程将崇拜玉文化的各个部族联结起来,建立统一的夏朝。

  作者:冯玉雷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陈俊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