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评论:“加分瘦身”是促进公平第一步

2016-06-28 09:29:02 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金琼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屈正州

  各地中考大幕渐次落下,中考加分牵动着家长们的神经。由于我国普通高中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大多在省级领导下,由地市或县区具体组织实施。因此,各地加分政策大相径庭。譬如,根据《2016宁夏银川中考加分政策》,凡来银川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子女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参加录取,每个分数段为10分。

  (6月27日《人民日报》)

  中考加分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比如说,对边远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就是通过这种照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际上存在的起点不公平,并以此促进教育公平。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制度设计在实行过程中已扭曲走偏,名目各异的加分项目,能否经得起教育公平的考量,令人质疑。

  拿银川这项加分政策来说吧,在当地投资500万元的企业家,其子女可加10分,这是一种什么导向呢?招商引资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本是政府履职的应有之义,银川却以给企业家子女中考加分为“诱饵”,延引客商到当地投资,这不是为促进地方利益而拿教育做交易吗?说白了,就是投资者可以拿钱为子女买分。当教育成了地方为达到功利性目的的筹码,其公平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对于更多的加分项目来说,当学生罔顾自身的条件、禀赋争当艺术类、体育类特长生,或挖空心思也要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荣誉称号等,都足以说明当下中考加分之乱。任其滋生蔓延下去,后患无穷。

  当务之急,是给各地五花八门的“虚胖”加分政策“瘦身”,这是致力于加分公平的第一步。一方面,要按照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明确要求,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对于“企业家投资500万子女可加分”这种经不起社会公平考量的加分项目,应坚决取消;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体现制度善意的加分项目,要把好事办好,杜绝少数人浑水摸鱼,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违规暗箱操作者严肃问责,严厉惩处,同时需要将加分过程全公开,阳光运作,接受民众的监督,这是确保加分公正的应有之义。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责任编辑:金琼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