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绘就“健康蓝图”
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4.5岁
中国甘肃网6月27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记者 崔亚明) 兰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日前编制完成,根据这一规划所描绘的蓝图,“十三五”期间,兰州市卫生计生工作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人才优先、科技支撑,创新模式、转变方式,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统筹城乡、强化基层”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五个转移、突破三大瓶颈、完善四大体系、抓好九项重点”的“35349”工程。届时,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以上,即,达到74.5岁。
1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以上
记者从兰州市政府获悉,“十二五”期间,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2015年,兰州市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3.5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6.13/10万,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到3.6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5.81‰,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84‰。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兰州市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完善,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城乡人群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病有所医、病有良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岁以上,即,达到74.5岁。
2近郊四区政府不再新建综合性医院
“十三五”期间,新建公立医院全部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近郊四区政府不再新建综合性医院,将建设重点转移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来,四区现有综合性医院通过改制、整体托管、联合办院等方式并入到市级医院,打造以市一院、市二院为核心的两个医疗集团,床位均达到1500张以上;建设以市中医院为核心的中藏医治疗和中医养生养老中心、以市肺科医院为核心的传染病诊疗中心、以市三院为核心的精神卫生诊疗康复养老中心、以市妇幼保健院为核心的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心、以市口腔医院为核心的口腔疾病诊疗中心。
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重点鼓励社会办医提供康复、老年护理、养老养生等紧缺服务,对公立医院形成补充,促进均衡发展。到2020年,社会办医院床位数达到每千常住人口1.3张。
到2020年,以东部科技新城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中心、以市中(藏)医医院为核心的安宁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建成。
加快兰州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到2020年,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新区急救中心、民生医院、市口腔医院新区分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3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
“十三五”期间,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建立长期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到2020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合理提高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费用支付比例,做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并轨,实现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两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80%以上,明显缩小与实际支付比例的差距,实际补偿比2020年达到70%左右。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扩大大额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补偿的病种范围。继续开展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全面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适当扩大病种覆盖面,提高补偿水平。
4全面推进重型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
全面推进重型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均达到80%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逐步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提高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识别率及就诊率,开通心理救助热线,建立市级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宣传改善社会氛围,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
5将流动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
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20年人均达到60元,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使随迁儿童享有与流入地户籍儿童同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流动人口全部纳入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优先落实好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设立和互转、计划生育政策和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及健康素养提升等6类基本公共服务。
6推行惠民便民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各级医院普遍开展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无假日门诊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院内自助”、“诊间结算”模式,优化医疗机构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公开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确保患者对医疗服务信息的知情权。推行基本医疗保障费用直接结算,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继续落实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监管,将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及时查处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
7 2020年前,完成县级医院的补偿机制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2020年前,完成县级医院的补偿机制、价格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医保支付制度等综合改革,县级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建立权责一致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强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划、准入、监管等全行业管理职能,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