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浸润过的瓦当
站在清池观前,胡勤真老人说,当年胡氏先祖从河湾搬迁到这里的时候,对于村落的建设就已经有了长远的考虑。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有总门、东门、西门、北门和具有排水系统和防御功能的堡寨式村庄。现在村子的结构布局依旧是当年所形成的四横四纵的格局,现在的人们在老祖先的基础之上,又扩充成为了六横六纵的格局。胡家大庄“中国传统村落”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都是因为老先人的这种四横四纵和后来的六横六纵得来的。
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依然保持着传统村落的风貌,这就是胡家大庄的与众不同。
历史的厚重与现代化的文明在这里交织着,又在默默地坚持着
在胡勤真的介绍中,还有一个对于胡家大庄的定位:“防御功能的堡寨式村庄。”
对于这个定位,胡勤真指着不远处牛乳山顶之上的堡子说:“那个山头的上的堡子就是胡大村的堡子,在村口,还有一座定西寨。”这些都是解读“防御功能”这四个字的实物。
在胡勤真的带领下,记者一行登上了胡家大庄的堡子。天水所属的陇东地区,素来就多见堡子,可以说每个村子都有堡子。就堡子而言,胡家大庄的堡子与其他地方的堡子一样,厚重、坚硬。但是,这个堡子与其他堡子所不一样的是,它还有一座官修的定西寨与之对应,组成了保卫村寨的防御体系。
关于定西寨有这样一段历史:胡家大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天水历史上曾经是政治、经济、军事要地之一,在先秦属邽戎地,西汉时为上邽辖地,东汉是和羌人接壤地,东汉后期为汗蒸服与羌人作战之要地。至东汉末,魏晋初期,因与羌人作战需要,设立新阳县,县城建在胡家大庄,新阳县城先后存在60余年,是魏晋政府和羌人在天水作战要地之一。南北朝时期,是汉、羌、氐多民族杂居地,属上邽地。隋唐时,又改为上邽所辖地,唐后期为汉、吐蕃族杂居地。
精致的门环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尚书左丞高防在本村辖地,在原魏晋新阳县城遗址设立定西寨,常年驻扎1500余名马步兵和弓箭手。定西寨的主要职能是:和吐蕃争夺渭河上游的控制权。北宋初,都城开封因恢复五代战乱所毁的官府和民间建筑,需大量的木材。因当时河南黄河、陕西渭河流域,无木材可伐,北宋政府下令在陇右渭河河谷地,大量采伐木材,通过渭河木筏,运往开封府。为防止吐蕃人阻拦采伐运输木材,在本村辖地设立木材采造务,常年驻有300余名伐工。
地处西部边疆,连年多战,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胡家大庄由此在历史上就不平凡。
站在堡子上,俯瞰胡家大庄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