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投稿

天水胡家大庄:一座明清传统村落的繁盛与坚守/图

2016-04-16 12:04:2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清代民居的外墙

  记者好奇,为何村子要叫胡家大庄?在小院里,老人的话匣子在记者的提问中打开了。

  胡家大庄,在现在的行政区划中叫胡大村。而这个名字的来历,也就是这座村落的来历。

  胡家大庄,顾名思义,是胡氏的庄园。现在的胡大村,仍旧是以胡姓为主。

  胡氏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携四子从安徽绩溪经山西洪洞大槐树来到新阳,途中第四子病故,幸存兄弟三人,后繁衍为胡氏三个房头,初来新阳时,在渭河滩龙王庙一带建庄造宅,开荒造田,营造了胡家的第一处庄园。

  到了明朝中期,因关门沟连年水患,村人难以安居,经三房头主事人商议,决定搬迁一部分人到现村庄居住地建庄,大部分人还在龙王庙周边居住。清道光年间,由于渭河连年水患,经报秦州府同意,整体搬迁到现村庄居住地,在搬迁过程中,一部分百姓去了温家集、王家坡、赵胡、西山、温家坪、省内其他各县区落户,大部分住户则迁于现址总门北侧。也就是现今的胡大村。

  可是胡家大庄的名字,人们已经称呼习惯了,便一直沿用至今。

  而胡氏先祖从安徽出发,一路西行,最终落脚此处,也是因为当时西部战乱频发,为了稳定边疆,明朝政府决定从中原迁移一部分百姓,以充实西部边疆的力量。

  最终,胡氏先祖,经过山西洪洞大槐树,落脚此处,在这里安营扎寨。渐渐地,曾经遥远的西部边疆,不再是异乡,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这里扎了根,从此,就成为了心底最柔软的故乡。

  完全木结构的清代民居

  古时凡建县的地方一般都要筑城池,有县必有城。按照《水经注》的记载,“渭水由冀县(今甘谷)东入岑峡”,岑峡两岸皆石崖,渭水激流而下,约8公里始出峡,南流过新阳川,抵邽山(今凤凰山)下,折而形成肘形东流,约4公里,渭河又流入下峡,即新阳崖峡。此峡约7公里出峡,渭河流抵卦台山下,迂回南折入川,即到达渭南镇。

  当时胡家大庄的选址,就选择在了凤凰山下,渭水河畔。其河北属于黄土高原南缘,河南属于西秦岭北支系山脉。现今,从这里出发去渭南,只有短短的二十公里路。

  既然这是一座拥有两个分量不轻的名号,它们为何会花落一个西北大山深处的村落呢?

  清乾隆年间形成了具有四横四纵的格局,优良的排水系统和防御功能的堡寨式村庄

  为了揭开答案,记者一行跟随着胡勤真老人,行走在胡家大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