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正文
投稿

平凉泾川县黑河扶贫记(五)

2016-04-15 14:40:16 来源:中国甘肃网-平凉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宛阳(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黑河扶贫记(五)

  “犟汉”搬迁记

  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我们小心翼翼地步行20多分钟,终于来到泾川县太平乡阴坡村景宗怀老人的家门口。

  八十岁的景宗怀拄着拐杖坐在门前的石头上,岁月在他脸上留下刀刻一般的痕迹,他静静地望着远方的南山,眼神迷惘而孤独。

  他家住在半山腰,老人说这里叫石崖边组,他家门口就是一处断崖。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3孔窑洞已经破旧不堪,其中一孔就是他的厨窑。

  他住在院子里的2间土坯房里,掀帘一看,桌子、凳子、炕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有儿有女,老了却成了‘孤鬼’”。老人的一句话让我们心酸。

  “我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子,女子嫁到了邻近的灵台县,小儿子到温泉开发区的甘家沟村当了上门女婿,大儿子因为家里条件差、经济条件不好,三十几岁了还找不下媳妇,后来有个机会,我硬骂着让大儿子也到本村当了上门女婿,现在就我一个人过活。”

  说话间,老人将一个看不出颜色的搪瓷杯放在锈迹斑斑的火炉上,咕噜咕噜地熬起了茶。

  老人叹气:“过活就是磨活,今年81岁了,搞一天算一天……”

  住在这里最大的困难就是吃水、吃菜都不方便,老人要吃水就要下坡到山里边的石缝里去担,一次只能担七八马勺水,一年四季的主菜就是辣椒。

  “儿女有时也过来看我,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日子,也都负担重得很。”对于儿女,景宗怀老人并没有太多的怨言。

  刚开始村干部劝说老人住进幸福大院,老人并不愿意。

  “我住在这里习惯了,下去不习惯,我要熬罐罐茶都熬不了。”

  多次劝说未果,乡村干部几乎是“半哄半骗”把景宗怀扶下山,雇了车把他拉到幸福大院转了一圈。

  “一看我就思想通了,幸福大院建的好得很,一户住一个房,房里有土炕,还带灶房,一辈子没有坐过沙发,还有沙发……”

  他眯着眼睛笑着说:“我一定要搬进去,吃水、用电方便,我也享几天福。”

  住进幸福大院,最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身后事,“我死了不给政府添麻烦,住进幸福大院的时候,我就把两个儿子叫来,把后事安排好。”

  离开景宗怀老人家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

  夕阳晚照,红霞满天。

  幸福大院,让这些贫困村鳏寡老人的晚年生活也红霞满天。

  贫困村的特殊地形,特殊地形的特殊人群。

  幸福大院无疑是解决贫困村这些鳏寡孤独老人养老的一种尝试。目前,在特困山区,泾川县已经新建幸福大院5处,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2个,让200名鳏寡孤独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幸福大院建起来,如何管?

  泾川县副县长吕忠武给出了答案,幸福大院建起来后,乡村两级组织将探索公寓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互助化养老、多元化投资的运行机制,力争做到社会关心、子女省心、老人放心。

  苍苍黄土,潺潺黑河。借势精准扶贫的东风,勤劳的黑河群众正在昂首阔步迈向新的生活……

  记者 赵永刚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平凉日报 责任编辑:李宛阳(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