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洗头是奢侈的行为
在南极最缺的是什么?也许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你要问李传金所在的内陆队队员,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一个绝对想不到的答案——那就是缺水。“别看到处都是冰雪,但淡水很紧张。我们吃完的碗要不就擦一擦,要不就在雪地里转两圈。”李传金说。尽管地球淡水的70%都储存在南极,但这些淡水绝大部分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所以内陆用水成为科考队生活的难题之一。
化雪烧水,耗时耗力。一只装满雪的50升电热桶,加热后仅能得到不足20升的雪水,只能不断向桶中加雪,所以烧开一桶水,往往需要几个小时。在南极内陆考察期间,洗脸、刷牙只能偶尔为之,洗澡更是“遥不可及”。为了节约用水,队员们干脆都剃了光头,可经历了50多天的内陆考察,身上仍沾满了油污。只有过新年和春节时,才会洗一次头,这难得的“享受”被队员们看作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在李传金工作的冰穹A,极寒环境加上经常在冰盖上作业,保暖装备是最重要的一环。队员们的服装配备,是考虑到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环境,请国内的专业户外用品企业研制开发的。在室外工作,可以穿着“企鹅工作服”,这类服装耐磨、防风。如果温度更低,可以在工作服内套穿羽绒内胆服,以加强保温效果。
面对紫外线和低温的威胁,科考队员们还准备了帽子、墨镜、口罩、手套、面巾、极高指数的防晒霜,可谓“武装到牙齿”,脸上不露一条缝,就是这样每一个队员都难免会被晒黑。李传金自嘲道:“你们说我这次回来没有上次黑,难道是因为我回来的时候在雪龙船保养得比较好?”
4
“雪鹰”让科考之路变短
在环境恶劣的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后勤保障尤为重要,固定翼飞机被认为是开展南极考察的一大“利器”。但遗憾的是,过去30余年,我国南极科考中没有出现固定翼飞机的身影。本次南极科考终于填补了这段空白,被命名为“雪鹰601”的固定翼飞机在此次科考进行了中试飞。李传金向记者透露,未来这架固定翼飞机将在南极科考中起到重大作用。“据我了解,未来内陆科考队不用再长途跋涉,我们只需坐飞机到达澳大利亚,然后从澳大利亚坐飞机到达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这时固定翼飞机就可以到凯西站接上科考队员,然后直接飞向昆仑站。这可以比现在节省一个多月的时间,你想想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能进行多少科考活动?”他说。
在科考期间,不少内陆队的队员们从内陆车队生活舱中搬进了“新家”——昆仑站主楼,结束了住在车上的日子,这标志着南极昆仑站实现动力设备和供氧生命保障系统联调并稳定运行。而李传金虽然在内陆队,但是由于他们的钻取深冰芯的工作地点离昆仑站比较远,他们只能住在卡特车携带的住宿舱中。内陆队共有两个住宿舱,住宿舱是由标准的海运集装箱改装而成,每个舱里有4个上下铺,床头灯、电源插座、隔光帘……很有青年旅社的味道。针对南极的特殊环境,内陆队还为队员配备了电热毯。
“虽然很遗憾没住到昆仑站里,但是我还是参观了一下。条件真的很好啊。”李传金告诉记者,昆仑站主楼分为住宿、活动、保障3个区域,由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卫星通信、厨房、浴室、厕所等单元组成,以后昆仑站可以不必依赖内陆考察车队即可运行。
虽然科考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李传金坦言:“每当想到自己和同事钻取的冰芯,以及这次带回来的12箱近500公斤的冰雪样品以及科学样品,就觉得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记者 孙理/文 李传金/图
见证者
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多个第一的见证人
昆仑站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度夏考察站,地处南极冰盖海拔最高的冰穹A地区,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然而,这里地处冰盖高原,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8.4摄氏度,空气稀薄,气压仅为海平面的57%左右,紫外线辐射强烈,是地球表面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因此,在此处钻探也是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冰芯钻探科学工程。
虽然工作辛苦,工作量大,但是他感觉到这次的收获也要比上次大很多。李传金所在的内陆队目前在昆仑站已开辟出长40米、地下深3米、宽5米的深冰芯钻探场地,并开挖一条长10米的钻探槽,完成了深冰芯处理和储存的工作场地、导向钻孔及安装、钻机循环系统等建设工作。从1月4日开钻到18日收钻,经过15天连续作业,深冰芯钻探小组总计钻探117个回次,钻取了351.5米深的冰芯,这是中国南极冰芯钻探史上单季进尺的新纪录,同时也是单季钻探速度的记录。而此前,28、29、30、31四次科考共钻取冰芯303米。至此,中国深冰芯钻探总深度达到654.5米。这些深冰芯将被接续起来,用于数万年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有望为科学家揭开地球古气候之谜、重建中新世气候档案提供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