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面刻有“月氏”铜母范
月氏道与外文铅币:再次印证平凉是丝路大通道
此次关陇道考察,大体是泾渭两河流域的行走。28日上午,到庄浪考察后,途经云崖寺,翻越小关山,进入泾河流域,又分别对华亭、崇信两个县进行考察。
在崇信县博物馆考察时惊喜发现,有一件铜母范背面刻有“月氏”二字,引起考察团成员的特别注意。“月氏”在人们的想象里是很遥远西部,那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地,怎么会在陇东泾河流域有“月氏”。
西汉初年,今天的河西走廊生活着乌孙、月氏等游牧民族。乌孙占据了河西走廊的西段,月氏占据着河西走廊的东段。后了月氏人遭遇匈奴的突袭,大部陆续西迁中亚等地,小部一部分躲入祁连山,一部分流散各地。史书记载,在平凉境内曾有月氏道的建置,按照汉代行政区划规程,县有蛮夷曰道。显然,月氏道就是为了安置月氏余众而设立的。
陶荣馆长告诉我们, “月氏”铜母范1989年在崇信黄寨乡何湾村庙家山出土,全国仅唯一一件。据考证,月氏道就在崇信县黄寨乡一带。并在让给他们在当地铸造钱币。崇信出土的汉代铜钱母范上虽然仅有二个字,但是也足以说明当时有一批月氏人居住在靠近中原的陇东地区。

左上角为平凉博物馆的两枚外文铅币
28日下午,考察团来到平凉市博物馆,又发现一对外文铅币。在灵台县中台镇发现的。目前全国有300多枚,平凉就有274枚。铅饼正面有像蟠螭的浮雕,背面阳铸外文一周,中有方形印记。直径5.5厘米,最厚1.2厘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古安息国流传过来的货币,称为波斯铅币。查看资料,外文铅饼就是汉王朝时期中亚、西亚国家和中国的贸易货币。属古丝绸之路货币体系,可见汉代西域与西方联系频繁,商贸交流畅通,此物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佐证。值得一提的是,在灵台县的博物馆,看到10枚,整齐划一的摆放在一起。

图为灵台县博物馆的外文铅币(10枚)
月氏道和铅币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人员和商贸的往来。是对丝绸之路最好注释。

烈日下的劳动者
新区摄影大赛梁剑参赛作品赏析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富豪花1.2亿买下非洲最贵宅邸 获赠保时捷(图)
美媒:日本工地打造卡通风格 路障也要“卡哇伊”
《欢乐颂》今晚收官 五美友情坚不可摧
王祖蓝母亲节温情献唱 《跨界歌王》释放音乐爆发力
兰州将建18条夜市
重新划线设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林铎主持并讲话 传达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专题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
省政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冯健身主持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