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正文
投稿

第九次玉帛之路考察:关陇道与琉璃之路、秦式玉器/图

2016-02-01 10:14:39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第九次玉帛之路(关陇道)文化考察活动

2016玉帛之路考察活动

密须鼓

  作者:叶舒宪 文/图

  2016年1月31日晨,考察团自灵台县出发,沿着达溪河西行,慕名而来,瞻仰密须国旧址,寻觅密须之鼓的遗迹。密须是一个古国的名称,为商代的一个姞姓之国,后被周文王所灭,以封姬姓。后又为周共王所灭。今日的灵台县百里乡政府,投资1600万,修建起一个密须国纪念园区。一个曾经繁盛的地方古国,居然被西周统治者两次灭国,不免会引起历史爱好者的很大兴趣。从《灵台民间文学故事集》之《文王伐密》,得知周文王姬昌灭掉密须国之后,挥师东进,在达溪河畔的荆山上,修筑一座高高的土台,举行盛大的献俘、祭祖、谢天仪式,由此完成了周人灭商朝之前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这个土台就叫灵台,也是灵台县得名的由来。

密康公

  至于密须国的第二次亡国之原因,听起来更是匪夷所思。《国语·周语上》:“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不献,王灭密。”这显然是因为美女而亡国的父权制社会历史观的又一例证。

  离开密须国所在的百里乡,考察团用车载导航做指引,想直接前往陇县,放弃原计划中的千阳县城,因为刚刚得知千阳县博物馆不开放。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导航仪把我们领入陇山南麓的千山万壑之中,左突右冲,下山后来到一个镇子,名叫张家塬镇,向赶集的老乡一问,才知道大道前方五公里处,就是我们不想去的千阳县城。

  恰逢中午时分,大家便在千阳县城歇脚并午餐,饭后发现一家古玩店,见柜台角落里有一个汉代玉石蝉,几只铜带钩和琉璃耳珰。这几件古代遗物应为玉帛之路千河(古名汧河)古道上曾经的文化辉煌的见证。

战汉琉璃耳铛、玉石蝉

  深蓝色的琉璃,原产地为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埃及人发明琉璃的目的是替代稀有的玉石种类青金石(主产地在今阿富汗)。琉璃通过玉石之路传播到巴比伦、波斯和印度等地,随后在距今3000年前后通过新疆和河西走廊传入中国。学界有人据此提出“玻璃之路”的文化命题。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西周贵族奢侈品中开始出现琉璃,在战国至西汉时最为流行。当时的上层社会把琉璃当成外来的新玉种,或是人造玉石。南方一些缺乏玉料的贵族还大量生产琉璃璧,用来替代非常耗费玉材的玉璧。千阳古玩店里淘来的战国琉璃耳珰,在沿着千河进入关中地区的秦人墓葬中也时有发现。秦人先祖原来在甘肃天水礼县一带为周王室养马,与戎狄杂居,礼俗文化方面较为后进,被中原人视为虎狼。后来通过汧渭之会,秦人势力挺进陇县、宝鸡、凤翔一带,随后直逼中原。经过变法图强,利用当时的先进武器马车和车战技术,最后成为华夏霸主,统一中国。

春秋秦式玉器

  玉文化研究表明,秦人的玉器种类和工艺风格均与关东六国不同,学界因此命名为“秦式玉器”。秦式玉器无疑在选材和加工方式上都以西周玉器为基础,逐渐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秦国特色。像亚字形玉饰、宫灯形镂空玉佩、龙纹马鞍形玉佩、龙纹璋形玉器、工字形管衔环等,都是秦人玉器与众不同之样式。

春秋秦式玉器

  当日下午考察团抵达陇县后,虽然已经鞍马劳顿,却顾不上休息,在陇县图书馆朱恒涛馆长的引领下,下乡寻觅位于川口河畔的川口河齐家文化遗址。前往川口河村途中,经过一个村庄——边家庄,我心里一惊,这不是1986年11月发掘出春秋时期秦人墓葬5号墓的那个边家庄吗?据考古报告,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墓,青铜器组合为5鼎4簋,属于春秋早期秦国大夫级贵族墓。出土的玉石器计有:玉泡2,玉圭11,石圭4,石管2,石璧1,石条形饰5,石贝290件。串饰两组,一串在颈部,由玉玦2件、玉牌7件、玉鱼1件、玛瑙珠80粒和若干绿松石组成。另一串置于胸前,由70粒玛瑙珠组成。看来秦人早期用玉的取材十分多样化。在美玉原料不足的情况下,也用石料做替代,正像古埃及人发明琉璃替代青金石一样。从用玉广泛性看,透闪石玉、绿松石、玛瑙,也是源于齐家文化和西周人的用玉传统。秦人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玉器器形方面。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