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宗:《丝路考古叙事》
为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高水平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擘画丝路审美共同体以辅翼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21年12月25-27日在兰州大学举办“中欧丝路审美文化双边论坛”国际研讨会,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圣卢卡斯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俄罗斯联邦奔萨国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安德里亚大学、亚美尼亚埃里温国立语言大学、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省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新闻媒体,共计7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200余人参加了线上研讨。会议围绕文学文化互通与丝路审美共同体、丝路物质审美文化与“共同世界”、丝路影像互通与审美世界主义、丝路活态审美文化与情感共同体、丝路创意审美文化与星球诗学、女性与“一带一路”审美共同体、丝路生态美学与地球生命共同体、黄河文明与丝路文明关系、丝路考古叙事与跨学科话语共同体以及丝路文明互鉴与文化接触等重要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主任张俊宗教授作主旨发言《丝路考古叙事》:
会议主席好,各位专家好。非常高兴啊,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我们中欧丝路审美文化双边论坛。因为明天有其他的工作不能直接到会参与。我今天做一段视频,作为一个交流。首先说明,我不是做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只是在这些年和我的同事一块儿在开展这方面的一些工作,和我自己对这方面的一些学习产生的一些体会,今天和大家做一些交流。我谈的题目叫《丝路 考古 叙事》,三个关键词。我下面就围绕这三个关键词,谈谈我的一些非常粗浅的想法。
首先是丝路。我们大家都在谈丝绸之路。在具体谈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丝绸之路和其它的相比,它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我觉得只有抓好这样一个本质的东西,我们可能对于丝绸之路的很多问题的探讨才能变得更加的深入。在我看来,丝绸之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条人类文明交流的通道。在全球,这些交流的通道很多。但相对而言,唯有丝绸之路是我们人类文明相互交流中最持久,最广泛,最辉煌,也是最深刻的一条道路。因为它连接了我们人类欧亚大陆的主要文明区,同时也连接了非洲北部的文明区域。这几个文明区,是我们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一些文明区域。也正是人们不断的在总结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文明通道的过程中,来提炼总结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一些规律,一些经验。当然问题还处在一个大家不断认识的过程中。我想有三点现在已经基本形成大家的共识,人类因文明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丝绸之路,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的一些充分的证据和说明。那么在总结丝绸之路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当前来讲的话,有这样两个领域应该更加关注。就是我们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丝绸之路,在这样一个视域之下,一个就是从时间上,我们过去谈丝绸之路过多的因为丝绸这个概念的界定,把它放到中国的汉代以后,也就是公元前后。这在中国学界里边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实际上我们在讲丝绸之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文明通道来看的话,可能它文明交流的历史远远不是从公元前后开始。应该说从新石器时代,我们人类新的文明产生以后,革命性的文明产生以后。这个交流就在产生,这个产生直接影响了整个欧亚大陆许多族群的文明起源问题。这些文明起源,从现在我们很多的考古、挖掘的资料来看,其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
比如我们讲到这个玉文化。在中国五千年到六千年,我们兴起的几个文化板块来看。从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文化都达到了高度的发达。我们之后的中原文化,特别是我们上个世纪发现的三星堆文化,和巴蜀文化相比的话,它的特点表现的非常的突出。而这些文化中间,我们总是可以从西亚两河流域的文化中找到它的一些音符。尽管现在不能明确的确定,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把它连接起来。但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它们肯定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联系。这样就把我们丝绸之路,如果这个问题能成为丝绸之路中间的一个部分,就把丝绸之路整个的时间有了一个重大的拓展。
第二个关注的一个领域,我觉得我们比较缺失的一个领域。我们更多的过去讲的是围绕北纬40度左右的这个丝绸之路。我们对于北纬40度以上的这一部分丝绸之路,有些人把它定义为草原丝绸之路,过去关注是不太多的。实际上史前文明,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的交流,不是在北纬40度左右的这条线,更多的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这条线进行。那么在这个进行过中间,过去我们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丝绸之路叫东西互动。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草原丝绸之路纳入到这个板块去考虑的话,在东西互动的中间还有区域之间的南北交流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得我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问题的区域,有个更大的了解。这是我想谈的第一点我对丝路的一些看法。
那么我们就介入到“考古”。这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我们讲在公元前,更前的时间我们出现的这些文明大多没有文献的记载。出现在北方草原这个丝绸之路的也缺少很多的文献与记载。甚至很多的古代语言都已经失去,我们没办法去认识这个,那么对这一块的认识我们要通过什么东西去把握它呢?这要通过考古,可能大多数更多的材料都来自考古材料。这样我们就自然把考古带入到了丝绸之路中去。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了很深的认识。这个地方我还要说的一个,以往我们的考古材料,更多关注的是实物考古。那么在实物考古之外,是不是我们还有一个来自于精神文化的考古。这也是很多学者谈到的一些观点,比如我们的语言,比如我们的音乐。它都是非视觉的,它都不是以实物保留下来的。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也纳入到考古中间,对丝绸之路的考古问题就变成一个全域式的考古,前边讲的是固定的领域,这是讲内容上的全域,如果把这个纳入里边,我觉得会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就会产生。意大利美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谈一个观点,我们大家都熟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他在表述这个观点中间呢,有一个基本点。在他看来我们考古发现的这些实物性的东西,只能是死历史,死历史是没有价值的。那么只有我们唤醒它们,从这个实物中间去还原原有的生活。这个实物才能变成活历史,活历史才具有当代价值。那么怎么去唤醒它?这样呢就使得我们刚才谈到的与实物相应的精神文化的考古就变得极其具有价值。
那么到这儿就自然转入到我说的第三个关键词“叙事”。传统实物考古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有它的一套叙事方式。如果我们认为精神文化也是可以作为一种考古的话。它怎么去叙事,又以怎样的叙事方式进行。最近,我们慢慢兴起了一种考古小说,我看到这个考古小说这个名词的时候,真的非常兴奋。我觉得这也许是我们考古叙事中间的一个重要的方式。虽然它不是唯一,但我相信它一定是叙事中间的一个重要方式。为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说,小说的东西带有创造的东西很多。它与我们讲的实物考古的这种科学性,之间形成的非实在的,非事实的,自我想象的东西要多一点。但我在想这个事,可能我们仅仅从现在大家已经熟悉的实物考古这种形成方式做比较的话,我们可能会对考古小说,类似的这种叙事方式提出一种不同的意见,甚至认为他这个概念是不成立的。但是如果我们返回去理解的话,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的话,它成立的价值,可能会更高的。一个就是科学与艺术,李政道先生一直主张我们大家谈的科学与艺术分别是两个领域。但是这两个领域不是完全对立着的,也不是隔阂者。我们很多的科学家,有一个重大的主张,就是希望把这两者合成起来,真正能够实现互补。那么考古小说与我们的科学考古,在一定意义上,我觉得它能够体现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碰撞。
第二个我要更想强调的是,我们过去在讲传统的时候有一个观点人们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只有流传到今天还在起作用的时候,这个才是具有真正价值的。如果对今天没有作用的话,那么它只能是一个古纸堆里的东西。现在我们要提一个问题,哪些东西是古代留下来的。另外一个,是不是只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才是流传下来的呢?是不是也存在着一个活的流传下来的东西,和死的流传下来的东西。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的文化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我认为,积累到今天就会有两个留下来的东西,一个是活着,一个是潜伏者。就像是我们的基因中间有一部分一直处于睡眠状态一样,一旦有一种条件把它激活了,那么过去的那个东西就出现了。我们的小说家,他们能够回到过去的场景,去恢复过去的场景,去设想过去场景的时候,我想它也不是完全是一种幻像。可能他是第一个先唤醒了那个已经沉睡了基因的人。如果这个道理是成立的,那么我们考古小说,作为一种科学叙事,就有着它的立论的基础。我们学校的学者冯玉雷,程中,他也在不断的征服着我。我这些年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我读了他的《熊图腾》这个小说以后,这方面的感受是很深的。我觉得他的这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离我们现在,几千年的那个时侯。我和他的交流中间,也能够体会到,他似乎对于每一个东西都觉得振振有词,都是事实,他认为不是一种虚构。在我交流的过似乎也进入到了他说的这个真实的那个世界里面去。后来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个真实,似乎我找到的就是刚才的那样一个结论。人类是靠积累发展到今天来的。唤醒的那种沉睡的基因,是我们实现考古叙事,精神文化考古叙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
以上是我谈的一些琐碎的一些我的想法和感受,可能对于我们大专家来讲都显得很幼稚。但是既然主席邀请我参加,我觉得参与比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个会议,在今天我们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共识,但是又在出现着一种逆全球化的现象。我们任何一个有责任的人,我们都应该去正确的回答好这个问题,为推动全球化,做出我们应该有的贡献。主席今天设计的这样一个论坛题目,正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我充分的祝愿我们这次这个会开得非常圆满,非常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 2022-01-12“中欧丝路审美文化双边论坛”国际会议在兰州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