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引种”解“旱愁”:振“农芯”拓国际生意
原标题:甘肃农业“引种”解“旱愁”:振“农芯”拓国际生意
2018年,甘肃平凉市与海升集团签订了政企合作协议,欲依托欧盟种植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资料图) 崔琳 摄
中新网兰州11月9日电 (艾庆龙)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郭天文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传统农业省份甘肃从农业“芯片”种子入手,先后从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引进粮、棉、果、菜等各类种质资源数万份,并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和种质材料。
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甘肃,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物种驯化地之一,也是资源型缺水省份,直接引用国外品种,表现出产量低、不抗本地病虫害等“水土不服”问题。因此,“育新”至关重要。
郭天文说,甘肃从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引进小麦、玉米等国外品种资源后,筛选出多份抗条锈病、高蛋白等育种材料,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育成陇春、兰天、陇鉴等系列品种。
2021年8月,建设中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资料图) 魏建军 摄
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鲁清林曾以小麦品种“兰天36号”举例说,“兰天36号”在甘肃陇南市徽县小麦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田创造平均亩产620.88公斤的成绩。该品种可以从源头阻断条锈病的气流传播渠道,减轻条锈病对麦区的危害程度有重大作用。
不仅如此,甘肃从匈牙利引进的啤酒大麦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法瓦维特及甘啤系列新品种,成为西北麦区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的主栽品种。《2021年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记载,这些品种占甘肃啤酒大麦种植面积95%以上,占新疆啤酒大麦种植面积40%以上。
除此之外,“引种育新”成果的陇薯7号、LK99等全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系,已累计推广面积超210万公顷,新增纯收益80亿元以上。
如今,甘肃已组建“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工业污染土壤管理中荷技术转移中心”“干旱灌区节水高效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小麦条锈病基因控制”国家引智示范基地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对此,郭天文坦言,甘肃农业虽然国际合作数量不足,专项资金缺乏,但也有喜人成绩。下一步,依托选育技术优势,将陇薯系列、甘啤系列等作物新品种和旱作农业、盐碱土改良等农业技术,有目标、有步骤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产品和技术输出。(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我尽心你安心 兰州市龙凤园公墓全员代祭传递思念
-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青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为青春注脚
- 平凉崇信:机关党员齐参与 文明创建我先行
- 【甘快看·疫情防控甘肃在行动】崇信县:全面宣传全领域覆盖 疫情防控家喻户晓
- 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严格落实精准防控措施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甘肃省出台措施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适时制定全省统一的课后服务补贴补助办法
- 前三季度甘肃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793亿元
- 【甘快看·长图】致敬“最美逆行者” 请记住防疫一线上的“平凡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