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订单式”培训赋能稳就业
通讯员 王宝德 樊玉芬 赵玉梅
民乐县人社局按照“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机构+企业(扶贫车间)+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劳动力(企业职工)”的“4+1”“订单式”培训就业输转一体化模式,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提技能、以平台强服务、以项目促就业,全面提升培训与就业的契合度,全力打造劳动力培训就业服务链条,积极促进用工单位增效和劳动力增收“双赢”目的,实现稳定就业。
率先做好城乡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双向对接。利用冬春季培训“黄金期”,大规模开展劳动力培训、就业需求对接。充分掌握劳动力培训需求和就业去向,建立分类台账,为精准确定培训工种、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就业援助服务打好基础。同时积极与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对接,在项目开复工前期,分组包片下沉企业,了解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用工需求,明确年度企业职工培训计划,切实为劳动力培训后就业疏通渠道、搭建桥梁。
科学确定培训工种,依岗定培,分类施策开展培训。结合信息对接情况,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合理确定培训计划和重点培训工种。采取“课堂教学+基地实训”的模式,分领域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和在创业初期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结合“马兰花计划”实施,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提升提创业能力。并对符合条件人员给与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切实把各类创业者“扶上马送一程”。针对企业经营实际,充分考虑企业工学矛盾,错时安排、鼓励企业结合实际拓展培训形式内容,开展“师带徒”“以工代训”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在岗职工从业水平。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37场次6473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53场次2650人,创业培训32场次1175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52场次2579人。
定向输转积极促进稳定就业。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培训结束后,通过举办集中签约仪式、现场招聘会等方式将培训合格后劳动力输转到用工单位,实现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依托我县国家农村产业发展示范园、生态宜居搬迁工程、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等县域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通过培训机构岗前理论培训,企业实训场地进行岗前实训模式,促进企业直接吸纳就业。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多次会同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住建局,主动与北京房建、甘肃建投四公司、八公司、海升集团等项目实施单位对接,先后召开用工签约会17场次,组织县域内16家建筑企业和19家劳务公司与甘肃四公司、八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协议,目前甘肃建投第四公司、八公司、民乐一建、田园综合合体等项目用工单位累计吸纳劳动力就业22000人。
相关新闻
- 2021-07-22华亭:假发车间进乡村 就近就业奔富路
- 2021-07-20西和:扶贫小车间 群众就业增收大舞台
- 2021-07-20瓜州:送“岗”到家促就业
- 2021-07-19漳县:扩宽就业渠道稳住民生“压舱石”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