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百余家文博单位举办600余项活动
原标题:我省百余家文博单位举办600余项活动
“唤醒”文物 秀出多元文化
中国甘肃网5月1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王巧灵 高宏梅/文 甘霖/图)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5月18日当天,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百余家文博单位参与其中,举办活动多达600余项。全省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提振人气,锦上添花。在异彩纷呈的多渠道、多平台展示中,沉闷文物的“发光点”被唤醒,从而“秀”出多元文化。
恢复
丰富历史大餐 展示文化传承
作为甘肃省的主会场,甘肃省博物馆以三场精品展览开启了博物馆日活动。“四牡业业——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特展”“玲珑神致 冰玉匠心——明清德化瓷器精品展”“童心向党 颂百年辉煌——兰州市少儿图文美术展”,为广大观众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
与往年博物馆日不同的是,为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更好地理解展览、了解历史,今年甘肃省博物馆特别邀请省考古所专家亲临展览现场为观众解读展览、让观众了解考古发掘经过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四牡业业——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特展”开展仪式上,考古专家刘兵兵的讲述让观众“看到”了甘肃东部地区战国晚期的历史面貌,领略了先秦时期华戎交汇、农牧交错、多元文明碰撞和中西文化交流聚合的辉煌。
甘肃省革命文化底蕴深厚,革命历程波澜壮阔,革命文物资源丰富。今年的博物馆日活动,甘肃省博物馆采取流动图片展+网络直播展的方式特别推出“红色甘肃——走向1949”展览,以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为重点,讲述我省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陇原大地光前裕后的伟大征程。
此外,当天的活动还举办了两场公开学术讲座。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谢焱讲述张家川马家塬西戎贵族墓地出土车辆的考古发掘和复原故事。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国际岩画断代中心主任汤惠生讲述有关哈拉帕文明与马家窑文化的故事。
另外,5月18日上午,甘肃省博物馆门口,十余位舞者头戴绿色铜奔马样式的可爱头套,跳起了一场欢快的“神马”快闪,而“神马”取材大名鼎鼎的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观众看得无比开心,现场一片欢乐。
重塑
借力“如意飞天” 提升文化形象
5月18日上午,兰州市博物馆院内人气十足,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界人士齐聚在此,有学生、有市民、有志愿者,他们都是前来为“国际博物馆日”“打call(网络流行词,泛指对某人某事的喜爱与应援)”的。
兰州市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启动仪式后,首先亮相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大使:如意飞天——甘露杨子,她献演的节目为《飞天乐舞》。伴着敦煌古乐,如意飞天轻盈起舞,美轮美奂的舞姿,仙气十足的造型让人恍惚穿越至唐朝,行走在长安街道,一切都似曾相识。
这一刻,围观群众纷纷举起相机、手机,将“如意飞天”的影像定格成永恒瞬间。不过,更吸引眼球的是“大小飞天”同台亮相。来自东岗小学的学生们纷纷化身“小飞天”,认真模仿“如意飞天”小姐姐的动作。一神一韵,一传一承,画面温馨。
当天,兰州市博物馆还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常设展览,观看红色教育影片并进行学习交流互动。伯华艺术学校进行陶艺制作展示,带领观众感受甘肃彩陶文化。
此外,兰州市博物馆尝试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利用抖音平台展示兰州市博物馆“大河流韵——兰州历史文物展”的彩陶文化,用直播方式解密市博白衣寺塔及塔藏精美文物,向直播间游客宣讲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让无法抵达现场的观众近在咫尺就能了解文物背后的含义。
这些更接地气,向年轻人频频“招手”的展示方式,让文物走出“高高在上、不敢接近、沉闷”的局面,让文物恢复光彩,走出“回头率越来越高”的步伐。
相关新闻
- 2021-05-19国际博物馆日甘肃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 2021-05-18微海报丨甘肃红色印记:两当兵变
- 2021-05-18关注5·18国际博物馆日| 了不起的文物在甘肃
- 2021-05-17音乐剧《达玛花开》荣获第六届甘肃红梅奖剧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