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幕后人】春运路上的“钢铁神探”
(视频剪辑:童张伟)
新华网兰州2月4日电(郑琬 强科)凌晨3点,万簌俱寂,人们已进入梦乡。银西高铁线上的“钢铁神探”们才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返回驻地。

“钢铁神探”们昼伏夜出,在黑夜中点亮运输安全路。新华网发(宋佳龙 摄)
2月4日凌晨零点整,随着一声“出发”的号令, GTC-80型钢轨探伤车缓缓启动,穿梭在吴中到银川间的高铁线路上。
钢轨在列车运行中会因磨耗和疲劳产生擦伤、裂纹、核伤等内部伤损,若不及时发现,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探伤作业就像人在医院做B超一样,钢轨探伤车探头利用多组不同角度的超声波入射钢轨后,反射回波来检测钢轨内部是否存在伤损。

深夜里,钢轨探伤工正在对线路做“B超”。新华网发(宋佳龙 摄)

钢轨探伤工在探伤作业对探轮进行检测。新华网发(俱娜 摄)
高铁线上白天客流量较大,列车运行密集,只有利用夜间到凌晨的时间,才能进行探伤检查。
钢轨探伤又是一项繁重又精密的“细工活”,不间断的数据采集很重要,准确识别数据的信息更关键。作业人员需要熟知“钢轨伤损模式库”中的各类案例和运用限度数据,以便将检测数据与模式库中的情况准确匹配,从而获得最精准的探伤结果。

钢轨探伤工利用轨道状态巡检系统对轨道扣件、状态进行检查。新华网发(俱娜 摄)
GTC-80型钢轨探伤车是我国最新一代探伤车,配备了钢轨超声检测系统、轨道状态巡检系统,不但能对钢轨内部伤损进行准确检测,还能对钢轨轮廓、外观磨耗等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其精度达到横向2毫米、纵向3毫米。

钢轨探伤工躺在寒冷的地面上,在寒风中更换探轮。新华网发(俱娜 摄)
据了解,这台钢轨探伤车不辱使命,迎风冒寒奔波在高铁线上,仅在1月份就完成了宝兰客专、兰新线等线路3352公里的探伤任务。
2021年春运已经开启,这些“钢轨神探”们迎风冒寒,通宵鏖战,为线路“把脉”,发现并消除钢轨问题隐患,保障春运期间兰新高铁、银西高铁、宝兰客专列车大密度、高质量运行,让列车运行更平稳、更安全,让旅客的返乡之路更顺畅、更放心。春运结束前,他们还将“昼伏夜出”,完成3092公里的探伤作业。(视频来源:兰州铁路局)
相关新闻
- 2021-01-29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多措并举打造“智慧春运”
- 2021-01-28动车“体检”备春运
- 2021-01-26“钢轨神探”为春运保驾护航
- 2020-01-22【关注春运·图片故事】“灰姑娘”:让旅途更温暖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