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扬帆波浪时——康县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通讯员 杜宁生
在风雷激荡中挺立潮头,在勇毅笃行中写就华章。近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康县12集体1人受表彰,
县委书记李廷俊在大会上代表全省文明创建先进县区作了《攻坚克难共创共享倾力建设文明幸福美丽新康县》的交流发言。近年来,康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得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着力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潮头掌舵逐浪高,矢志不渝抓创建
人民群众对文明环境的期望、对文明秩序的盼望、对文明风尚的渴望,是文明创建路上勠力向前、攻坚克难的最大动力。康县坚持“以脱贫为统揽、以创城为抓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带头、分管领导主抓、四大班子齐动、全体市民参与”的责任落实机制,以及专题调度、通报点评、督查考核、奖惩问责、负面清单“五大机制”和20项专项制度,县四大班子领导以上率下、亲力亲为,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严督厉促,各级各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动员全县党政机关、干部群众、社会各方,抓领导、抓关键、抓难点、抓特色、抓基础,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以创建工作的新作为新成效,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城市建管水平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良好社会风尚日趋浓厚。
闯关夺隘拓新局,为谁辛苦为谁甜
室外大雪纷飞,室内温暖如春,“康县最难过的是冬天,又冷又潮,现在暖气通到户,幸福感爆棚。”市民小王高兴地说。“以前只有大城市才有的电动小黄车,我们康县现在也有了,真洋气。”骑小黄车上班的市民小陈说。“上街买菜逛街上厕所再也不着急了,走几百米就能找到干净、卫生的厕所,有音乐还有热水,舒适又方便。”市民李奶奶接受采访时说。“交水费、电费、暖气费,年轻人办结婚登记,在政务大厅办起来既快服务态度又好,康县变化太大了。”退休干部黄爷爷说......
康县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宗旨,着力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项目优先列入县政府实事工程,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市政重点项目38项,打造10余个示范小区。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成20余处居民广场,增设停车位600多个,投放360辆共享单车,开通城市公交,完善无障碍设施及母婴室。建成科技馆、规划馆、少年宫、群艺馆,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着力整治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全域绿美净”工程网格化管理联动机制,安装150个果皮箱、分类投放垃圾箱以及100余个吸烟柱,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持续开展“洁美小区”“小手拉大手”“啄木鸟”行动,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遍看康县春潮暖 城乡一体抓创建
在刚刚闭幕的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议上,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嘉宾,近距离感受了康县美丽乡村的美丽成果,纷纷点赞康县。30多件家中央、省市媒体多角度、多维度深度报道了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从“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变,从“美丽发展”向“美丽富民”的提升,从“各美其美”向“美美与共”的合作共赢,展示了康县用巨椽之笔在青山绿水间绘就的战贫脱贫画卷,谱写的城乡互补融合、全域共建的和谐乐章。
康县按照“城乡互补、相互融合、全域共建”的思路,把创城与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城乡一体发展短板深度融合,连续9年以县委1号文件安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各方筹措资金近80亿元,按照“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扮靓村容村貌,保留村史村韵,改变生活习惯,实现精神脱贫;坚持不懈全域建设“十有”美丽乡村,打造“五美”“五有”“五净”美丽农家庭院,全县203个贫困村1.6万多户6.5万多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两镇16个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下大力气推进棚改、市政道路、体育场、城市“双修”等城镇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了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宜居宜业宜游”新形象。
云帆高悬展宏图,培育新风抓创建
“民法典,共七编,总则、物权不能少,合同、人格权很重要”在三河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宣讲组把大道理讲成大白话,通俗易懂。“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希望。”在第35个国际志愿日,康县草根志愿协会筹措资金为贫困学生发放2020年秋季暖冬助学款仪式上,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说。寺台镇小学下午四点半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刻,美术、书法、舞蹈、体育、国学课堂让孩子们有了选择自己兴趣爱好,发展特长的空间,这一教育形式受到陇南市文明办表彰奖励......
城市不光要有高楼大厦,更要有文明的温度,康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为抓手,创新建立了“6568”城乡文明培树提升机制,全县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53个实践所,16个县级实践基地,1800余支文明实践队伍,积极打造具有康县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让“红马甲”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又一张靓丽名片,引领全县人民先塑文明人、再建文明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康县创新完善了“六争六评”“一日五问”“村评户比,家洁院净”“最美系列评选”“家风家训大家评”“文明积分超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人们的观念和道德素质提高有了显著变化。培育出了“中国好人”杨欧、“陇原十大娇子”田仲虎道德模范。涌现出了严冬勇敢跳河救人的“身边好人”、抗击疫情中捐出压岁钱的9岁孩童、缝制棉背心慰问抗疫一线的80岁老人等榜样典型。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康县以文明创建为牵引,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大景区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味和服务功能,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推动诚信法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起建设文明幸福美丽新康县的磅礴伟力。
相关新闻
- 2020-12-25漳县武当乡:文明实践暖到群众“心坎上”
- 2020-12-25武都:打造秀美宜居地 创建文明幸福城
- 2020-12-22临泽板桥镇:多措并举“密织细缝”绣出文明之花
- 2020-12-16瓜州:厚植文明沃土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