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嘉峪关

谱写高质量发展华彩乐章 ——嘉峪关市“十三五”发展纪实

20-12-23 14:38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沈文刚

  原标题:谱写高质量发展华彩乐章 ——嘉峪关市“十三五”发展纪实

  奔向未来

  酒钢研发生产的抗菌不锈钢

  文明旅游

  播绿

  美丽东湖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拼搏奋进的五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嘉峪关全市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聚焦“两高”目标、推进“三城”建设、做实“六共”举措,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坚持不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崭新成就。

  五年来,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601元和21027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年过往,历史长河终将留下奋斗者的足迹和功勋。五年待启,未来已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勠力同心,携手共进,嘉峪关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创美好明天、书写壮丽新篇。

  工业强市  崭新成就令人鼓舞

  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峪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大胆探索、深入思考、积极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实现了新突破、开创了新局面。

  聚焦特色优势加快工业转型提质,狠抓重点项目强动能补短板,加大招商引资强化产业聚集,推动文旅融合促进三产提质……嘉峪关牢牢地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

  从工业的转型提质来看,“十三五”时期是嘉峪关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最快、效率最高的时期。其中,稳步推进“钢城”“核城”一体建设就是鲜明的标志。支持酒钢“三化”改造提升,天成彩铝铸轧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7号高炉优化升级成功出铁,宏汇第一桶合格油品外发销售;深化与中核四○四的合作,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的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项目签约落地、全面开工,并完成修建性详规编制和6个项目备案,中核科技城和军民融合产业园有序推进。

  五年来,嘉峪关紧紧扭住重点项目建设不松劲,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年接着一年干,补了短板、强了动能。

  截至目前,兰新线客货分流、S06酒嘉绕城高速公路、祁牧乳业牧场改扩建等项目扎实推进;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索通焙烧炉节能改造、筑友装配式建筑一期等项目顺利投产……

  正是秉持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念,使得新型金属复合材料、汽车结构用钢、核用不锈钢等新产品在这里不断涌现。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产品实现量产,让酒钢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批量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五年来,嘉峪关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大胆引入社会资本,积极开展多方合作,以资源换资本,有效解决了机场改扩建、讨赖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馆两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融资难题,有力地支撑了全市投资稳步增长。

  嘉峪关不断从改革开放中汲取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智慧。五年的奋进、五年的跋涉、五年的摸索,让嘉峪关更深切地懂得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对嘉峪关这样一座工业城市来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无疑是对改革开放最真切的回应。五年来,嘉峪关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与航天凯天、西安锐亿夸克、中核钛白等企业签订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合作协议。同时,积极推进浙江晶翔30万吨铝合金棒材、工业危固废资源循环产业基地、五金制造商贸城、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特色产业聚集高地。

  乡村振兴 让农民有了奔头

  “十三五”以来,嘉峪关市始终把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双促双增”精准帮扶行动,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美丽在乡村。

  嘉峪关市紧盯项目建设,坚持边完善规划边组织实施的原则,深入推进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建戈壁农业园区1000亩,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园和生产基地6个,生猪养殖、万头奶牛场等项目加快建设。

  对嘉峪关市来说,城市大、农村小的市情决定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必须走高效集约的路子,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为此,该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高效节水灌溉农田、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实现“降用水、降人工,增面积、增效益”“两降两增”目标等方面持续用力,全力为该市加快特色现代产业夯基提质打基础、谋未来。

  当然,城市大、农村小是劣势但也是优势,关键看如何谋划。“十三五”以来,该市借助城市强大的消费动能,在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扶持农家乐、乡村民宿提档升级,深入挖掘“五小产业”品牌,举办农事节会,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激活了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池春水”。

  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该市通过举办河口村首届沙枣花节、石桥村首届梨花节、野麻湾村西瓜旅游节等乡村旅游节会,就实现了830万元的收入,让农民增收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引擎”。

  “十三五”以来,嘉峪关市持之以恒地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全力推进“风貌、厕所、垃圾”三大革命,改建卫生厕所1300余户,实现村级公共厕所全使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覆盖,建成17个行政村文明实践站,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点22个,孝老饭庄试点建设得到省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

  “十三五”期间,嘉峪关市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助力产业升级和生态宜居。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务实举措,让全市农村的产业旺了起来,农民富了起来,村庄美了起来。

  文旅融合  赋能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嘉峪关市文化旅游工作以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化文化旅游改革,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业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持续优化文化旅游环境,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6年全市旅游人数702万人次,旅游收入45.3亿元;2019年,全市旅游人数达到1317.4万人次,年均增长29.22%,旅游收入实现96.4亿元,年均增长37.6%。2016年以来,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投资额3.49亿元,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额39.65亿元,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目的地城市,实施“旅游+”战略,投资百亿元打造以关城景区为核心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方特丝路神画、峪泉古街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相继建成。

  “十三五”以来,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先后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16个重要节点和省会城市的14条航线。目前全市共有一定规模以上宾馆231家,旅行社28家。同时加快了旅游和文创产品开发,实施品牌营销战略。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旅游营销经费7500万元。持续打造“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金字招牌,举办了两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四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等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节会赛事活动。同时文物保护和传承利用不断加强,颁布实施了甘肃省首部岩画类地方性法规《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建成了3镇综合文化站,31个城市社区和17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5个农家书屋,6个标准化农村文化大院。完成了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实现了全市城镇14个分馆、7个智能书屋纸质图书通借通还,61个服务网点数字图书资源全覆盖。围绕“三大品牌”开展了“六大工程”,持续开展了文化进万家、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

  生态文明  与经济发展和谐共荣

  嘉峪关,位于甘肃西部,年均降雨量仅84.6毫米。从2015年到2020年,即便在雨量较充沛的2017年也只有91.3毫米。

  但正是秉承着“以水为脉、以湖为基、以绿为韵,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为先”的发展思路,让嘉峪关这座西部明珠之城再次绽放出夺目的“生态之光”。

  从2015年开始,嘉峪关将提升生态品质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抓手,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了机场路、嘉酒快速通道、旅游公路等绿化改造项目。

  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近2800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4%和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3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01%,“美丽嘉峪关”不断成为现实。

  五年来,嘉峪关积极推进嘉北污水处理厂和焦化厂酚氰废水达标回用项目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大力开展化工行业危险废物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和信访投诉问题,并取得良好整改成效。2020年上半年,嘉峪关空气优良天数160天,优良比率87.9%。从全国来看,优良天数值确实不低。但是作为工业生态旅游城市,嘉峪关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要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大系统中,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其中的一环,但举足轻重。事实上,只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入一体时,生态文明的活力才会越发彰显。

  五年来,嘉峪关在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的同时,还把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积攒内生动力。同时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和管网改造项目;开展防洪、排水内涝设施检查维护,做好城市路面修补及其他公共设施维护,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拉网式排查河道湖泊……

  统筹协调、标本兼治,嘉峪关凭着一往无前的决心和信心探索除了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让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实现了和谐共荣、协同发展。

  民生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

  社会保障事业考量着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就爱老助老方面, 五年来,嘉峪关基本形成机制保障、康养引领、居家基础、社区依托、机构补充、城乡统筹、市场运营、信息支撑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组织领导、顶层设计、服务保障、提升完善、城乡统筹、成效落实“六个到位”。

  目前,嘉峪关60岁以上老年人人数有3.6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4.5%。全市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六位一体”“五保障四优先”的健康管理服务。 五年来,嘉峪关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200余万元,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整合31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功能完善的健身康体、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场所,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7800万余元,用于建设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农村中心敬老院“三院联建”以及康乐寿医护养老院等养老项目。

  补齐民生之短,这是学有所教的五年。这五年,嘉峪关教育翻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8%;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7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8%;五年高考平均录取率92.56%。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2008元,比2015年增加736元……一组组数字显得格外抢眼,一个个成果让人倍感振奋。“十三五”期间,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着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7.8%,义务教育呈现出高位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五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近5亿元,实施教育建设项目31个,覆盖全市所有学校、幼儿园。教育装备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全市累计投入3000万余元,建设云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地理教室等各类功能教室100余间。共招聘67名公费师范生和高层次人才到嘉峪关市任教,年均投入培训经费100余万元。

  “十三五”期间,嘉峪关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健身步道4处,健身路径1135件,截至2019年该市共有大型场馆9个,体育主题公园5处,体育健身广场4处,全民健身中心34处,健身路径2530件,实现47个城乡社区体育健身广场全覆盖。“十三五”规划国民体质监测合格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嘉峪关市全面贯彻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推进各项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女娶男嫁:乡约陇南有好戏 快来康县赏民俗 【“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女娶男嫁:乡约陇南有好戏 快来康县赏民俗
  • 101.63亿元!46个项目落户甘肃 助推乡村振兴(图) 101.63亿元!46个项目落户甘肃 助推乡村振兴(图)
  • 【“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陇南康县朱家沟村:红绿意蕴留乡愁 【“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陇南康县朱家沟村:红绿意蕴留乡愁
  • 【飞阅甘肃】张掖甘州:建好大棚播种希望 【飞阅甘肃】张掖甘州:建好大棚播种希望
  • 天水市两名小学生获“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组一等奖 天水市两名小学生获“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组一等奖
  •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 为雄关腾飞插上翅膀 ——嘉峪关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为雄关腾飞插上翅膀 ——嘉峪关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 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定西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纪实 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定西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纪实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牛羊蔬果出村去 游客订单进村来
2   崇信:警务围着民意转
3   敦煌更新复壮500亩老果园
4   张掖地力等级耕地面积增加5%
5   嘉峪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扎实有
6   会宁:着力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7   兰州市委网信办荣获佳绩 囊括全省网信
8   “三驾马车”引领脱贫致富路 ——西峰
9   美美与共 ——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
10   牵手“一带一路” 共建美丽乡村
11   “美丽经济”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甘
12   西固区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13   兰州中小学幼儿园寒假放假时间确定
14   甘肃省2020年成人高考录取结果25日公布
15   张掖市入列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