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中国的脱贫智慧】白银:聚力产业扶贫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脱贫攻坚基础版到升级版

20-12-08 14: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玉芳

甘肃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白银专场

  中国甘肃网12月8日讯(本网记者 张玉芳 文/图)“面对千百年来戴在白银头上的贫困帽子,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推动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市3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广袤的白银大地彻底告别了贫困。”12月8日上午, 白银市委书记苏君在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白银市脱贫攻坚相关情况。

白银市委书记苏君介绍脱贫攻坚情况

  聚焦重点:“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全面完成

  白银市坚持把脱贫标准作为底线思维,持续推进“3+1”冲刺清零和“5+1”巩固提升行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全面完成。

  住房安全方面, 2016年以来,全覆盖鉴定(认定)农村住房30.5万户,完成危房改造2.65万户,农村危房清零任务全部完成,贫困户都住进了安全的房屋,特别是部分特困户仅花了1万元就住进了新家,极大地提振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

  义务教育方面,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等政策,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普及提升和县职专职业教育提升工程。有需求的行政村实现了幼儿园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6%,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中无失辍学现象。

  基本医疗方面,全市五个县区均有1家及以上二级公立医院,69个乡镇卫生院人员、设备配备到位,702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配备合格村医1139名,实现了每个村至少有1名合格村医。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帮扶措施落实率均达到98%以上,及时将3.54万名慢性病患者、1.93万名常见病患者纳入到“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

  农村饮水方面,采取自来水入户、净化水质、建设集中取水点等方式,彻底解决群众饮水难题。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11.44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5处,解决了31.42万户123.2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市集中供水率98%,自来水普及率89%,解决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网资料图

  产业扶贫:十大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白银市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着力构建稳定脱贫的四梁八柱,扶贫产业逐步走上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现代化快车道,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宁县重点发展南牛北羊+高原夏菜+旱作农业,靖远县重点发展北畜南菜+杞瓜枣梨+高效农业,景泰县重点发展鱼米粮仓+现代园区+戈壁农业……,立足资源禀赋,白银市培育形成了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黑毛驴、水产养殖、文冠果“十大特色产业”,建成脱贫产业园330个、特色产业园403个,带动贫困户10万户、42.1万人,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人均实现收入3165元。

  截至目前,白银市龙头企业达到4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080家、家庭农场达到1839家,真正把贫困群众嵌入了产业大链条,各类经营主体吸纳劳动力就业2.5万人,全市农业生产从“传统”开始走向“现代”。

  健康扶贫:全市702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

  基本医疗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性要求和标准。

  白银市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14户、57860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6%。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白银市着力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

  目前,全市702个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部达标,配备合格村医1139名;69个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规范,设备人员配备到位;5个县区人民医院均通过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评审;全市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帮扶措施落实率均达到98%以上;全市113家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住院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每个县区均有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757家村卫生室实现即时结报。

  今年白银市有386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患者按规定享受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263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门诊慢性特殊疾病保障范围,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应治尽治、慢病患者应管尽管,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的负担。

易地搬迁安置点银馨家园全貌(本网资料图)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以来,白银市共投资40.42亿元,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区)108个,搬迁群众1.4万户、5.9万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户、5.2万人,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了搬迁入住,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无遗漏、产业扶持全覆盖、劳动力就业有保障。

  下一步,白银市将全面落实后续扶持政策措施,聚焦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扶贫车间、乡村旅游、资产收益分红等产业项目向搬迁群众聚焦发力。积极扶持有条件的搬迁贫困户发展容易上手、短平快的“五小”产业,增加财产性收入,努力交上一份满意的易地扶贫搬迁答卷。

白银花村 顾家善(本网资料图)

  乡村振兴:真正让农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衔接转换至关重要。白银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基础版”,把乡村振兴作为“升级版”,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压茬推进清零扫尾、环境整治、星级乡村创评等工作,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及早有序衔接。

  白银市按照每年将20%的行政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洁村的目标,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和生态绿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共整治农村道路7000多公里,整治厕所1.2万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36套,清理各类垃圾40多万吨,改造老旧小区近40万平方米,拆除危房3.5万多平方米,腾退平整净地2600多亩,有效消除了城市“视觉污染”和农村“视觉贫困”。

  此外,持续打造了“六朵金花”、丁家沟·线川、水韵·独石、桃花谷·红岘台、古村落·小黄湾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白银顾家善村和景泰龙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靖远白茨林村枸杞、会宁杨崖集村中药材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点赞。

  “白银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脱贫攻坚画上了句号。”苏君表示,白银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始终保持奔跑向前的思想觉悟和连续作战的实干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崭新的风貌开启白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首批“全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正式确立 甘肃省首批“全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正式确立
  • 黄河石林越野徒步穿越寻宝活动启动 黄河石林越野徒步穿越寻宝活动启动
  • 截至去年年底 甘肃省14个市州PM2.5首次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截至去年年底 甘肃省14个市州PM2.5首次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 甘肃省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甘肃省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 “学好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宣讲走进兰州榆中 “学好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宣讲走进兰州榆中
  •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史100年系列海报(二)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史100年系列海报(二)
  • 甘肃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暨全省党史专题宣讲动员会在兰召开 王嘉毅出席并讲话 甘肃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暨全省党史专题宣讲动员会在兰召开 王嘉毅出席并讲话
  • 飞雪四月兴隆山 怀古追思祭英烈——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赴榆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飞雪四月兴隆山 怀古追思祭英烈——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赴榆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尺素寄哀思】奶奶,你是天上的哪一颗
2   【尺素寄哀思】昔日的柏油马路 少了她
3   临夏州市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清明祭英烈
4   【尺素寄哀思】 梨花风起正清明 追忆慈
5   “镍都”金昌,满城花开(组图)
6   【尺素寄哀思】清明怀思 慎终追远
7   图解|甘肃工业产业怎么发展,省长强调
8   【尺素寄哀思】铭记在心间! 追思似山
9   【直播预告】杂技魔术专场晚会《多彩民
10   甘肃推出6项便利措施 服务老年人出入境
11   甘肃省公安厅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26
12   甘肃宝石花医院:医疗帮扶送健康 助力
13   【短视频】央媒看甘肃:缅怀革命先烈
14   甘肃省首批“全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
15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专题会议 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