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主心骨”小康路上“引路人”——记临泽县鸭暖镇副镇长李永儒
12月4日中午,刚吃完午饭,李永儒便匆匆赶往五泉村,看望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正新,刘正新曾在施工时不慎跌落,致使肢体一级残疾,家中还有年迈母亲和2岁小孩需要照顾。因此,李永儒把刘正新一家纳入重点照顾对象,不仅为他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还时时上门关心关怀,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镇长把我们当成了家人,时时来着呢,只要下队就来看看我,今年后院改造,下水出不去,都是镇长过来帮忙弄起来的,我们哪些不对了给他打个电话就来了,对我们确实好着呢。”刘正新感激地说。
李永儒是临泽县鸭暖镇副镇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3年,被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摸清底数 认清扶贫目标
作为分管扶贫的副镇长,担负着全镇脱贫攻坚推进落实的重任。助手作用的发挥、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的落地生根……一桩桩、一件件都直接关系到全镇脱贫攻坚成效。
2018年,上任之初的李永儒把摸清底数、夯实基础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走村串户”成了李永儒的常态,通过无数次的实地调研,李永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全镇的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都有着深刻认识,在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下,所有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凝心聚力,真扶贫、扶真贫。
扶贫专干燕利斌这样评价他:“政治站位高,工作能力强、激情高,还有创造性,经常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三年时间,用脚步丈量全镇11个村124个合作社,对全镇515户贫困户逐户走访并详细记录了每户情况,尤其对全镇183户兜底保障贫困户进行定期走访,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全镇真抓实干和埋头苦干的作风蔚然成风。
真抓实干 打好脱贫组合拳
寒冷的冬日寒风刺骨,可温室内却暖意洋洋。12月4日,在鸭暖镇产业扶贫基地的芦笋温室大棚内,反季节芦笋刚冒过拃长,就被采收。“今年试种了3个棚的反季节芦笋,长势还不错,今天刚采收了第一茬,预计今年每个棚的收入在2.5万左右。”临泽盛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理事长倪林周介绍说。
这是鸭暖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动员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新兴产业的一创新举措。
2018年,立足当地实际,分管农业和扶贫工作的李天儒提议发展芦笋产业,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年5月,依托当地盛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尝试种植。发展到2020年,已带动全县形成3000多亩的种植规模。
扶贫工作中,李天儒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第一要务,根据群众意见、当地种养习惯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地制定发展甜叶菊、小蔬菜制种、苗木种植、番茄加工等特色产业,并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帮助272户贫困户稳定增收。积极争取项目,全镇155户易地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96户应拆旧房全部拆除复垦,结合“一户一块田”和“三变”改革,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劳务输转,群众收入和住房条件有了大提升,2019年全镇所有贫困户实现脱贫。
因户施策 确保脱贫成效
“谁家有精神障碍患者、谁是个孤儿、谁家出了意外、谁家有人得了重病......”这些信息,李天儒总是知道的最早、摸的最清、记录的最全。面对这些特殊困难家庭,李天儒坚持因人因户施策,将涉及到的临时救助、低保等各类救助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特殊困难家庭倾斜,切实有效降低返贫风险,不断提升脱贫质量。
将2019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5户11人装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扶持发展“五小产业”,落实外出务工岗位,协调销售农产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5户11人低收入贫困户今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了7000元。
同时,千方百计联系新型经营主体和扶贫车间增加贫困户收入,先后促成枣运来、祁连红、自强枣业等红枣加工企业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收购全镇贫困户红枣8000余斤,户均增收800元。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按照贫困户+扶贫车间模式,引进临泽县福荣大酒店食品加工坊“巾帼扶贫车间”带贫51户,户均增收500元。
通讯员 张朝军 李炳
相关新闻
- 2020-12-02【中国的脱贫智慧】漳县:产业扶贫托起小康致富梦
- 2020-12-01聚焦全面小康 建设民族强县——肃北县“十三五”发展成就速览
- 2020-11-30【中国的脱贫智慧】漳县:就业扶贫助农奔小康
- 2020-11-30武都马营镇:安装路灯送光明 点亮百姓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