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龙的养鸡小传
原标题:唐金龙的养鸡小传
记者 张小兵 严锐
“我们村有个养鸡大王。”在华亭市神峪乡草窝村,说起唐金龙,有点名气。
“咕咕咕、咯咯咯……”来到唐金龙的龙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鸡舍整齐排列,上千只毛色光亮的土鸡在院里追逐觅食。
“这几年,唐金龙通过‘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培育养殖土鸡已有近两万只,带动全村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抱团养鸡脱贫致富,光去年就为贫困户分红8万多元。”草窝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录介绍说。
唐金龙今年30岁,之前一直在外务工,但收入并不理想。后来,他发现草窝村地处半山腰,周围都是大山和树林,是散养土鸡的好地方,一番考虑后,唐金龙决定打造散养鸡基地,带动村民致富。
2017年3月,借助5万元的精准扶贫贴息贷款,唐金龙盖起了5间90平方米的彩钢温棚,买来1500羽鸡苗,发展起了养鸡产业。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万事开头难。”从打工路走上养鸡路,不断出现的问题还是让他碰了一鼻子灰。
“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鸡苗死亡。”唐金龙回忆说,“由于不懂养殖技术,养殖方法不对路,最多的时候一天死十几只鸡苗,看着都心酸。”
但善学习、肯钻研的好习惯帮了唐金龙。他白天找镇上技术人员“寻医问药”。晚上待在鸡棚里一边看养殖书籍一边观察鸡苗生长情况,边看边记录,边学边实践。通过学习,他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改变养殖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剩下的鸡苗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一只只健康成长,毛色光亮。
“还好没有亏本,算是一次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唐金龙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以后扩大规模就有了信心。”
随后,他又购买了3000羽鸡苗。他成天待在鸡棚里,从饲料配置到温度调节都亲力亲为,每天都按照第一次养鸡探索的“秘方”认真喂养,到春节前,这批鸡顺利出栏了,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万多元。
2018年,唐金龙又新建了两个鸡棚,发展起了肉鸡、蛋鸡、乌鸡和鸡苗培育综合养殖。由于他培育的鸡苗品质好,被乡上列为全乡鸡苗供应基地。当年春季,他就培育了2000羽优质鸡苗。
在鸡苗供应中,凡是有农户需要,唐金龙都亲自送上门,认真讲解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从来不怕麻烦。为了让乡亲们便于及时学习养殖技术,处理养殖问题,他还建立了养鸡微信群,方便为贫困户讲解养鸡知识和注意事项。谁家养鸡遇到问题他都第一时间回答和解决,有时候还上门服务,从没收过任何费用。
渐渐的,唐金龙成了村里养殖“土专家”,大家对他很信任。
“咱农民,只要勤劳、肯吃苦,就都能够发家致富。”唐金龙说,“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发展养鸡产业,帮助他们尽快摘掉穷帽子。”
去年,唐金龙成立了龙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将村里65户有养殖意愿的群众吸纳进合作社,抱团发展养鸡产业。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合作社养殖的生态鸡和生产的生态鸡蛋效益很不错。
“我们利用山林养殖的鸡,是真正的绿色生态鸡,销路非常好。去年,合作社累计投放鸡苗2万多羽,出栏肉鸡6000羽,销售额达60多万元。给社员分红8万多元。”说起养鸡产业的靓丽成绩单,唐金龙一脸幸福:“能为乡亲们做点贡献,非常高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现在,唐金龙的合作社正稳步向着园区规模化、养殖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与营销市场化之路发展。“我们将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希望能够以‘旅游+’‘互联网+’的模式,带领更多的乡亲们依靠林下生态鸡养殖共同致富。”说起未来的发展,唐金龙充满信心。
相关新闻
- 2020-11-04崆峒区:火龙果变“脱贫果”
- 2020-10-13平凉市静宁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成就展启动
- 2020-10-13苹果红了 百姓富了——静宁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主题成就展侧记
- 2020-10-13平凉“五个聚焦”铺就产业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