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康县朱美兰:用心用情当好当家人

20-09-28 16:5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2015年朱家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列项实施项目,因规划新修一条路需要村民朱清平拆房,时任副书记的朱美兰曾数次登门做思想工作并为他家争取享受异地搬迁的优惠政策,组织发动村里人帮助他家修建新房才同意拆旧房,路才施工修通”“当年规划修建的停车场是该村朱守明和朱守英两位退休教师的地方,需要占用土地,朱美兰踏破了门槛,磨破了嘴皮,最终感动了两位退休教师,让出了土地,顺利修建了停车场。”“在发展乡村旅游上,朱美兰担当起村上义务讲解员、宣传员,主动为游客当导游、当厨师,让游客感受到康南人的热情、好客和朴实。”“每次游客来,如果需要吃饭、休息,朱美兰就会亲自下厨做些特色菜、家常菜,打扫干净厅房让游客住宿,就像来了亲戚。”“朱家沟社朱绪高开办了九泉眼二脑壳酒作坊,兰州有一家经营酒的企业正在寻找土酒,需要对接联系。”“朱家沟村七宝山社的一个名叫朱炳安的五保户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在这次“8.12”暴雨中得知消息的朱美兰,立即带领党员抗洪抢险突击队,冒着河道里迅速上涨的洪水和山上不断垮塌的落石,将五保户接到山下安全住所并妥善安排生活……”。腿勤、嘴勤、脑勤是朱美兰工作多年来从事农村工作的“法宝”。2015年朱美兰被评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6年,朱美兰被白杨乡党委、乡政府评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

  朱家沟村位于康县南部山区白杨镇,全村辖3个合作社113户383人,过去全村主干道不畅,仅有一条农机土路,村内稀泥烂滑,出行极为不便,群众住房多为土坯老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生活环境差;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全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72人,贫困发生率为44.8%,2016年底脱贫42户168人,下剩3户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87%,顺利实现整村退出贫困。多年来,由于资源匮乏、产业单一、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等多种原因,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直相对落后,早日退出贫困步入小康是群众最大最现实的梦想。

  “如何发展产业,种什么效益好、养什么效益快?”面对群众的期盼,作为有6个兄弟姐妹的朱美兰家庭负担重,她当过代课教师,摆过地摊,种植、贩卖过土特产,她深知贫苦的滋味。“日子要过好,不能等靠要,村子建好了,就要靠山吃山,好好发展。”朱美兰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鼓励贫困户加入魔芋种植、土蜂养殖和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精准扶贫科技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村民就业技能,增加收入。也作为全村三百多口人的当家人、村支部书记的朱美兰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迫不及待地想让这个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尽快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路,早日摘掉头上的这顶贫困“帽子”。

  2009年,外出打工的朱美兰回到家乡,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种植魔芋和天麻。为了考察魔芋、天麻的市场,学习种植经验,她曾多次前往陕西略阳进行考察。在引进药材时,她先试种,试种成功后再在全村推广,经过几年的摸索,她成为了药材种植方面的专家。朱美兰说:“我要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利益和成功的经验推广给村民,让全村共奔致富路。”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以“赏自然风光、观古坊土法,吃乡间小菜、购农家特产”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富民产业,配套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修复保护造纸、水磨等老作坊,发展农家客栈、农家乐、酒坊,成立朱家沟乡村旅游文化演艺公司,成立魔芋种植、土蜂和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种植天麻等中药材、培育食用菌、栽植樱桃,成立村级电商中心一处,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延长致富产业链条,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探索实践出“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电子商务”的旅游扶贫模式,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群众增收致富。

  当有了发展思路后,接下来就是扑下身子干事创业。在2009年朱美兰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村子富裕起来?后来有两个信息触动了她的智慧:一个是当年前后中药材价格特别高,一个是近邻陕西省略阳县在种植天麻、茯苓,产量高,收成好!“我们何不也种植天麻、茯苓?”朱美兰再一打听又逢上康县有关部门展开中药材种植扶持政策,于是她就在自家地展开了试种,竟试种成功!一亩地的收益就有2000多元!于是,朱美兰就赶紧向邻居及更多的村民介绍这一信息,很快许多农户都展开了天麻、茯苓中药材种植。村民对她这一创新精神和热心肠称赞有加,她的威信就更高了。但是,朱美兰并没有将此作为骄傲的资本,而是当做带领村民致富的有利条件。

  在她的带领下,朱家沟村又展开了食用菌魔芋的试种,结果很快又大功告成。不仅本村,连附近村的八成以上村民都展开了魔芋种植,以至于到今天,魔芋成为朱家沟行政村内重要产业支柱和名片了!一位名叫朱景明的村民告诉笔者,为了带领大家搞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实验、推广、销售,朱美兰一度连家里正在生病的老人都没有时间照顾,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传为佳话。朱美兰成为名副其实的带领山上、川上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朱家沟村依据当地有利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立魔芋种植、土蜂养殖和畜牧养殖的专业合作社3个,种植魔芋100多亩;养蜂180多盒,天麻种植300亩,食用菌种植500亩,引进良种樱桃5000余株,养蛇800条、大鲵100多尾,创办农家乐一家,农家客栈2家,酒坊1家,磨房1家,淘宝网店1家,引导群众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新型产业营销模式,极大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全村产业收入达50万元。并且全村积极发展劳务输转,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11次,参训人员120人次,通过精准扶贫科技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工作,累积输出劳动力380人次,收入达到180多万元。村干部为了进一步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问题,全面夯实贫困户产业发展和拓宽致富门路。

  村两委积极组建互助社,共发放互助社贷款19.5万元,发放精准扶贫产业贷款17户67万。2018年恰好又遇到全县脱贫“摘帽”冲刺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压力重重。朱美兰一方面尽快查阅以前的文档资料,一方面积极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调研掌握情况,详实地掌握了全村包括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党员群众需求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村情社情户情,并会同村“两委”班子科学制定了符合全村实际的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帮扶计划,为全村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发展思路和方向明确后,朱美兰和驻村工作队员、村社干部多次定期走访村内的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负责人用好用活用足用实国家相关政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合作社带产业、产业带动贫困户的良性链条,助推全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多方联系爱心企业家捐资,在村内建起了土鸡、土蜂养殖扶贫基地和第一个农家乐自主创业示范基地,争取资金支持5户贫困户发展以牛、羊、鸡养殖为主的扶贫庭院经济。她鼓励和带动贫困户利用党的好政策,动员困难群众加入魔芋种植、土蜂养殖和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精准扶贫科技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村民就业技能,增加收入致富。因她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2019年全镇试点村“两委”正职“一肩挑”时,她成功当选为朱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在张家沟社的路上,笔者遇见了朱照文,叙聊中说起朱美兰这个当家人,他挑大拇指称赞:“这可是我们村的能人大户!也是咱们村的好领导!”从小伙子身上充满着年轻人的旺盛的气魄和体力,也对未来的家庭充满着新的希望。他告诉笔者让他感到欣喜的是,2016年底他家彻底从高山之巅异地搬迁到了山川的高地上,五六间即将盖好的房就是崭新的家。朱照文说,2016年是他们家值得永远记着的一个年份。在朱家沟村美丽乡村、脱贫攻坚建设中,他们家享受到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和资金支持,从原来的高山陡坡上搬到了山川台地上,一下子与村庄融为了一体。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朱书记抽空给我们家帮忙活灰、绑钢筋、刷墙,组织动员群众出力,还积极协调解决建设用地中产生的矛盾等问题。让我们一家感激。不仅结束了来回上山下山的交通之苦,还有了现代化混凝土的平房,一举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更让这个家庭感到踏实的是,朱书记还帮助朱照文的父亲于2016年选为村内的护林员,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她父亲一年可以拿到8000元的护林报酬。而在以前,这是难以想象的一笔收入。

  今天的朱家沟村山青水秀民富,朱美兰正在一腔执念、满怀热情的与全村父老乡亲一起激荡着团结奋进的旋律,砥砺着拼搏进取的精神,积蓄着苦干实干的能量,奏响着筑梦小康的乐章!

  通讯员  燕兆林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张掖:百万亩制种丰收晾晒忙 张掖:百万亩制种丰收晾晒忙
  • 甘肃多市州完成环境风险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总体下降 甘肃多市州完成环境风险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总体下降
  • 甘肃出台环保责任清单 邀请各单位照单全收 甘肃出台环保责任清单 邀请各单位照单全收
  • 【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李彦宏:人工智能技术催生新的媒体业态 【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李彦宏:人工智能技术催生新的媒体业态
  • 兰州新区打出“生态产业”牌 山包绿了 钱包鼓了 兰州新区打出“生态产业”牌 山包绿了 钱包鼓了
  • 酒泉市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思想“甘肃金控杯”理论宣讲大赛 酒泉市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思想“甘肃金控杯”理论宣讲大赛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秦安 “桃花源”里幸福长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秦安 “桃花源”里幸福长
  • 来自扶贫一线的调研报告——天水清水:兴产业 搬新居 奔富路 来自扶贫一线的调研报告——天水清水:兴产业 搬新居 奔富路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康县朱美兰:用心用情当好当家人
2   甘州:千亩优质旱稻开镰收割
3   瓜州:便民服务“小卡片”让居民生活更
4   礼县:消费扶贫为贫困群众增收注入源头
5   两当:倡文明新风,巾帼行动“靓”家园
6   两当:产业发展早谋划 春华秋实满庭芳
7   瓜州:“电保姆”贴心服务养殖户
8   礼县:驻村第一书记罗旭辉的帮扶路
9   武都:多措并举确保粮食、能源安全
10   临泽平川镇:土炕改“电炕” “焐热”
11   “礼县苹果 礼尚往来”——礼县苹果产
12   靖远:“枣”已照红致富路
13   临泽倪家营镇:欢歌庆丰收 振兴正当时
14   张掖:百万亩制种丰收晾晒忙
15   临泽倪家营镇:“党建+”模式跑出乡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