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东华池塔下的抗大七分校
一所特殊的学校,铸就出一个特殊的群体。1940年,抗战进入最艰苦时期。在晋西北,一座特殊学校悄然成立,这就是抗大七分校。
8月18日,“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网络媒体行”活动走进庆阳市华池县抗大七分校旧址。
抗大七分校院内石窑洞外景。
抗大七分校,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七分校),它的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今天,广为传诵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方针,就是为抗大写的。校部旧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现存22孔石箍窑和1处院落。
抗大七分校院内石窑洞外景。
抗大七分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也是华池最早的古县址所在地,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抗大七分校是1941年7月26日成立的,起初校址设在黄河东岸的山西省兴县李家湾。1943年春,迁往陇东地区,彭绍辉任校长,杨尚高任政委,喻楚杰任副校长。抗大七分校下辖校部及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分别驻扎在东华池村及周围的大凤川、豹子川、平定川和校部对面的女生队洼,学员最多时达5200余人。
据介绍,在校部后半山腰上有一座砖塔,此砖塔建于北宋元符二年,共7层,高26米,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华池级别最高的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七层层,八棱棱,二十四个窗门门,还有五十六个风铃铃。”在延安是前有延河水,后有宝塔山,而在今天的东华池是前有葫芦河,后有宋砖塔。因为这一塔一院相映成辉和延安的宝塔山非常相似,所以这里也被誉为“陇上小延安”。
抗大七分校院内石窑洞内景。
抗大七分校院内学员教室。
抗大七分校在战火中诞生,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一座革命熔炉。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千里迢迢来到抗大寻求抗日救国真理,走进抗大学习。
抗大七分校石窑洞内展品。
抗大七分校招生广告。
抗大七分校在华池县办校的三年时间,学员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亲自动手建立新校舍,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七分校所凝结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华池的每一寸热土之上。1946年7月1日最后一批学员离开华池,奔赴抗日战场,学校停办。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