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康县店子乡:九远沟里不再远,松树坝上“老外”多

20-05-20 17:2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康县店子乡九远沟村一角。

  “上曲河、下曲河,顿顿不离火锨馍,巴掌一拍就翻过。”这是流传在康县店子、豆坝一带的一句民谣。店子乡的火锨馍外壳响脆、里面如蜂窝状,食之脆软香口,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康县传统美食。

  其实,“上曲河、下曲河”是指店子乡境内的解板河,也因为流域和民俗等原因,该乡分为上片和下片,上下片各分布有8个行政村。上片以九远沟村为代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和武都区五马镇毗邻。

  “我们村是出了名的偏远村,出行没路,照明没电,就更别提手机和网络了。”康县店子乡九远沟村支部书记李青山说,“政府给我们的投资很大,但往往是天不随人愿。2013年的暴洪灾害,把我们村的路全部冲毁了,3个小车、5家子的住房都淌走了。”

  据了解,2013年6月20日,一场特大暴雨突袭康县,无情的洪水铺天盖地,肆虐着淹没田野、村庄,造成全县9个乡镇149个村6576户2.546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店子乡九远沟村是重灾区之一。

  为了重新打通出路,2014年九远沟村整村推进,恢复路基,并在2015年进行了水泥硬化,2016年至2017年,该村的五家沟、中坝、台子、水泉沟四个社的通社公路也全部拓宽硬化。

  “路通了,我们九远沟不再‘远’了,到乡政府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李青山说,“县上、乡上真的很关心我们村,2017年又被列上贫困村环境整治项目,修建了广场、硬化了巷道和每家每户的庭院,还又砌了河堤,修建了过水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的出行和居住难题。”

  “我们是搬家子,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欢地很。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乡上的好干部。”今年79岁的苟彦财老人激动地说,“我们是从王良沟(九远沟村的一个小地名)搬出来的,政府给我们给了很多补贴。”

  同是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马家庄村大水沟社吴董红一家,感受最为深远。

  吴董红一家原本就是大水沟人,但从她家到村委会所在地,至少也要走40分钟的山路。吴董红说,“2008年结婚时,所有东西都必须背上山,家里的老房子也没眼看,墙壁都是石头和黄土混筑的;屋里也是黑道道的,没有一样像样的家什。”

  “她家是2017年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政府各类补贴就给了10几万元。”马家庄村支部书记吴明亮说,“她老公是陕西省安康市人,现在在山西务工,一年也能挣4万多元,她也在北京一家快餐公司务工,日子好过着哩。”

  吴董红一家现在把房修建在了大水沟社的路边,宽敞的客厅、干净整齐的厨房,自来水也通到了家门口,屋子里沙发、电视、洗衣机等家具样样齐全。吴董红害羞地说,“和以前相比,我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劲了、越有盼头了。”

  康县店子乡坚持依山就势,通过插花安置方式,最大程度地解决了“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来”的问题,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离开大水沟,在去松树坝村的路上,耳边一直回荡着谈老婆婆(今年82岁)的话语,“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村庄(大水沟社),生活也是最好的……”

  同行的店子乡人大主席邱丽娟说,“我们店子乡16个村全是深度贫困村,但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各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通村通社路和村容村貌的变化最大,截止去年底,已有15个村整村脱贫摘帽。”

  到达松树坝村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九远沟的片片雪花没有飘落在松树坝。淅淅沥沥的春雨,把“下曲河流域”点染的翠色欲滴,一树树紫色的野杜鹃正在尽情绽放,翻过徐家河梁,在一个盆地似的小村庄,雨突然停了。

  松树坝村56户189人,建档立卡户21户78人,从乡政府所在地到村委会也是15公里,是下片的代表,2019年整村脱贫。

  “我们村是2019年修建的美丽乡村,村里的道路、庭院、房屋、广场等都进行了修建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环境;为了更好地整治人居环境卫生,在去年的‘拆危之乱’过程中,全村的乡亲们都很支持,主动纯人工拆除了‘忍死狼’猪圈50多座、危旧房32座140多间。”该村支部书记贾常豹说。的确,走进松树坝村,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错落有致的民居在大山深处,仿佛世外桃源,又充满勃勃生机。

  在一棵有200多年树龄的青钱柳树旁,笔者碰到正要准备回家的康早红。走近她家时,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小别墅”和一辆崭新的小轿车。随着康早红到二楼客厅时,笔者简直不敢相信,她家里装修的太精致,收拾的太干净了。

  “康早红是家里的贤内助,也是村里的妇联主席,平时很配合村两委的工作,经常带领村上妇女到特困供养户、低保户、残疾人家里,整理床铺、被褥、换洗衣服、床单,并积极鼓励宣传‘人人爱环境,环境卫生干净靠大家’的理念,鼓励全村农户行动起来,共同打扫维护村庄的环境卫生。”贾常豹说,“她老公在西安搞建筑,一年能挣8万元左右,家里收拾得挺好。”

  说起外出务工,贾常豹的话匣子打开了。他高兴地说,“我们村到国外务工的就有28人,大部分都在老挝。贾再乾去年去了玻利维亚,一年挣了15万元,还在兰州买了房;冯兴奇的女朋友是老挝人,今年过年还领回家的。别看我们村是在深山老林,但每到过年时,回来的都是‘老外’,个个都是有钱人。今年虽说受疫情影响,截止(4月22日)也已外出31人。”

  “我们松树坝村,虽然很偏僻,但乡亲们都很勤劳朴实,除过外出务工的,在家里的人也没闲着,全村去年大概卖出了100多吨天麻和200多斤土漆。”该村驻干郭浩祥说,“现在,村里80%以上的农户都进行了‘明厨亮灶’、厨房里收拾的亮堂堂的,80%以上的群众家里都安装了太阳能、洗上了热水澡,10几户人家还买了小轿车,小日子都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为了发展多元富民产业,确保每家每户都有“旱涝保收”的增收渠道,康县店子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实际和群众需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以养殖中蜂、猪、土鸡和养羊为主,带动贫困户400多户。目前,天麻、茯苓、大黄等中药材种植已达到2100亩以上,养殖土蜂已达到4000箱以上,养殖土鸡已达到12000只以上,并按照 “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及时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奖补资金申报验收程序和办法、产业扶贫到户项目补助标准。去年全年共验收和兑付产业奖补资金211.5万元,其中兑付养殖和种植产业奖补资金150万元,劳务奖补资金61.5万元。

  康县店子乡店子村村民正在学习大黄田间管护技术。

  谈及今年的发展规划时,店子乡党委书记朱保辉说,“今年,我们将以脱贫攻坚工作为重点,主要是围绕未脱贫村、未脱贫户、边缘户、脱贫监测户,继续补齐各项短板,确保按期高标准脱贫摘帽。在产业培育上,我们在全面做好 ‘劳务经济’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多元特色富民产业。上片8村集中力量发展中蜂、黑猪和土鸡等养殖产业,下片8村成规模地发展天麻、茯苓、大黄、食用菌等种植产业,稳步提升群众的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而且,我们还要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以思想引导为先手,积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家洁院净评比、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乡亲们的内生动力,共同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记者准备离开松树坝村时,贾常豹热情地说,“我自己烤的‘二脑壳’酒已热好,老伴儿正在做火锨馍……”

  通讯员 焦杨红 王凤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MV丨红红的太阳 MV丨红红的太阳
  • 海报|代表委员履职记 海报|代表委员履职记
  • 武威市首个省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挂牌(图) 武威市首个省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挂牌(图)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永登武胜驿镇: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走上稳定致富路(图)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永登武胜驿镇: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走上稳定致富路(图)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三产融合 皋兰县这家合作社助农脱贫走出新路子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三产融合 皋兰县这家合作社助农脱贫走出新路子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皋兰:电商拓销路 设施农业有了新订单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皋兰:电商拓销路 设施农业有了新订单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榆中北山旱地山区群众依托中药材拓宽致富路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榆中北山旱地山区群众依托中药材拓宽致富路
  •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榆中北山:青春力量助脱贫 博士情系新产业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榆中北山:青春力量助脱贫 博士情系新产业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临泽倪家营镇:食用菌产业促农增收
2   崆峒区就业扶贫:有事干,穷根断!
3   肃北:为民解忧群众送锦旗
4   文县:追花逐蜜 张文娟的“甜蜜事业”
5   文县:喜开油菜丰收“第一镰”
6   康县店子乡:九远沟里不再远,松树坝上
7   徽县:新农村 新风貌 带你洒下一路好时
8   临泽:水润枣乡显“金”色
9   文县玉垒乡:绘就民富村美新图景
10   临泽:大力发展扶贫产业 助力决胜脱贫
11   靖远:“创客空间”立足创新 筑梦未来
12   康县:木耳产业助农增收
13   漳县: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14   金塔:阳光洒满致富路
15   会宁:党建“套路”多 脱贫更有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