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甘肃陇南: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

20-04-22 09:15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甘肃陇南: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

  中青网·中青报见习记者 王 豪

  利用“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短短一天,甘肃陇南武都三马河村村民陈王军就收到了村医成永全出具的“电子健康证明”,上面详细介绍了他的个人情况、家庭所在地、在家期间的身体健康状况、体温监测情况等信息。经过用人单位的核查,次日,陈王军就启程前往工作地。

  “外出务工人口申请遍布全国31个省,335个地级市;外省主要流向浙江、江苏、新疆、北京等地;务工人群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以男性为主……”在陇南市,近期,有40多万名群众,和陈王军一样,经过国家卫健委、全市重点人群大数据比对,以及全市3200多名村医和社区医生线下监测等三道核验,收到了自己的“健康证明”,在满足返岗复工和外出务工的需要的同时,为当地精准输转劳动力提供了宝贵数据。

  为安全有序推进餐饮企业复工,该平台还开通了企业线上备案登记功能,实现不见面审批。顾客在线申领健康通行证,“一次登录、多点通行”。“同城配送”服务也在第一时间上线,减少了接触,方便了群众,促进了消费。

  基于数据驱动,打通数据壁垒,运用数据决策。山路连上网络和大数据,让地处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甘肃陇南,逐渐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家住礼县罗坝镇郭家村的杨良玉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春节刚过,“村聊”群里,发布了“村民将自家庭院改造成产业晾晒场可以领取1500元补助”的信息,闲不住的杨良玉立即响应。私下里,他算过一笔账,自己仅需花费500元,就能让“泥巴院”变成“水泥院”,使院子和2018年通过政府补助、修缮一新的两栋厅房更相配。

  过去,杨良玉大都在外务工,但很少错过村里的大事小情,还不时能为郭家村的发展献言建策。杨良玉说,这得益于陇南乡村大数据的推广运用。在这个网上家园,他不仅能随时与同村村民联系,而且还能收到村干部推送的优惠政策。通过“易办事”“微办事”等功能,及时了解医疗报销、上学、就业、民政救灾、宅基地审批、低保申报等事项的办理流程,甚至直接在网上办理。

  罗坝镇党委书记宫勤学也意识到信息化以及大数据技术对乡村社会治理的促进作用。宫勤学告诉记者,往日的郭家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牲畜满院跑、家禽爬满屋、垃圾靠风刮、粪便靠挥发。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基层干部没少跑腿磨嘴皮,但最管用的办法还是掏出手机,打开乡村大数据平台发起的“拆危治乱专题活动”页面,让大家看看其他村在经过整治后变漂亮的样子。

  “组织部也经常利用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微信群和基层党建大数据平台发布任务、掌握动态、通报情况、加油鼓劲,指导乡镇党委把准方向、依法依规办事。与此同时,根据网上掌握情况,组织人员开展实地督办。”陇南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朱继武同样表示,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平台成为拆危治乱工作的推进载体,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据陇南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卢世祺介绍,目前,“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集成扶贫政策和帮扶情况,可使信息一站式传递到户;集成便民信息,服务群众求职务工;集成扶贫商城,帮助贫困户发展电商;打造指尖上的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动态全面汇集;建设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服务促进宣传,将党建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上线纪检监察系统,开辟廉政监督新渠道。截至2020年3月24日,该平台认证用户已突破100万人,覆盖全市3200多个行政村(社区),系统运行非常活跃。

  与之相应的是,越来越多的村民触碰大数据、玩转互联网,形成“按电商订单搞生产,参照‘朋友圈’需求来种植”的习惯。

  在陇南市康县王坝镇大水沟村,“奶奶辈”的张晓英玩起了快手,吸引了上千名粉丝,将自家酿造的瓢子酒、桑葚酒、樱桃酒卖到了北京、成都等地。

  24岁的刘儒渠来自宕昌县南阳镇,在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电商部任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将当地出产的道地药材销往全国,其中最远的一单卖到了意大利,价值12500多美元。

  最近,除发展平台电商外,刘儒渠和同事又做起了短视频电商,通过养生小视频、创业vlog等拓展市场。刘儒渠说,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在线下铺设面向全国的销售网络,但通过线上销售以及后期数据分析,公司可以精确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产品用量,根据消费需求,确定线下主攻市场。

  除此之外,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理念也倒逼陇南当地传统种养殖业向规模化、高效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全程溯源,有效提高了优质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度和产品附加值。

  主抓礼县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的礼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鑫告诉记者,通过信息化管理,目前,养殖场已经实现清粪、喂料、喂水、控温自动化以及蛋品质量的全程追溯,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并将原本接近30%的养鸡死亡率降到了2%左右,实现盈利增长,赢得竞争优势,保障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保底分红。

  陇南市脱贫攻坚亦取得显著进展,电商扶贫成效全国第一;人居环境改善力度全国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居秦巴山片特困区第一。对此,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在大数据推动行政工作时,市县要充分授权、大力保障,让各乡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图解|甘肃高校毕业生今年如何求职?这项政策与你有关 图解|甘肃高校毕业生今年如何求职?这项政策与你有关
  • 兰州新区 不负春光 复工复产正当时 兰州新区 不负春光 复工复产正当时
  • 【溯源甘肃】敦煌文化的历史渊源 【溯源甘肃】敦煌文化的历史渊源
  • 庆阳西峰 唱响特色增收曲 庆阳西峰 唱响特色增收曲
  • 庆阳庆城 向着幸福铿锵前行 庆阳庆城 向着幸福铿锵前行
  • 甘肃省商务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 甘肃省商务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
  • 兰州城关区首批9家校外培训机构已正式复课 兰州城关区首批9家校外培训机构已正式复课
  • 【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营商环境】甘肃省政务公开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 【转变工作作风 优化营商环境】甘肃省政务公开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餐饮企业推出分餐制
2   进入汛期 兰州市水务局督促检查防汛设
3   天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
4   兰州市大气污染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启动
5   天水市政府召开第58次常务会议
6   兰州榆中县应急局捐赠路灯点亮村民脱贫
7   天水市场监管领域14个证明事项将实行告
8   扶贫车间成为兰州七里河区脱贫攻坚工作
9   天水市政府国资委深入帮扶村开展脱贫攻
10   天水市住房公积金2019年年度报告发布
11   好消息!天水秦州区建设路人行天桥今天
12   《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19年度报
13   赵卫东在麦积区调研督导脱贫攻坚重点工
14   来麦积“郁”见春天
15   文明餐桌再添新内容 兰州酒店推出“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