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 深化扶贫车间”三链”建设 力促群众在家门口复工
通讯员 路永安
针对因新冠肺炎疫情群众外出务工受阻的实际,文县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三链建设”,精心打造扶贫车间,积极搭建务工平台,让广大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复工”。
外引内扶,搭建群众就业平台
县委组织部统筹协调,整合人社、劳务移民、扶贫等部门资源,积极扶强壮大本地企业,精心打造了文县金卓包装公司、中寨纹党产区代元公司、仁和农副产品公司等就业扶贫车间,为群众就近搭建就业平台。同时,引进省内龙头企业甘肃腾达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尖山乡河口村,口头坝乡口头坝村、柏林村等扶贫车间。并针对疫情防控需求,通过及时开展技术培训,引导部分扶贫车间专门生产口罩,为疫情防控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目前,通过“外引内扶”,文县已在临江、尖山、口头坝、中寨等11个乡镇建成启用扶贫车间42家。
党建统领,服务企业提质增效
围绕企业提质增效和群众增收,采取“党总支+企业+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模式,积极创建扶贫车间党建示范长廊。持续深化“三链”建设,在尖山乡、口头坝乡及中寨代元公司等扶贫车间分别建立了党支部;依托临江镇众鑫和有限责任公司,跨乡镇成立了文县众鑫和扶贫车间党总支。党组织主要任务是服务企业发展,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拓展销售渠道,督促指导企业规范运行、健康发展;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同时,积极协调企业、相关部门提供资金、政策、培训等方面援助,为群众帮办实事,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精心组织,力促群众就近“复工”
针对今年因疫情防控群众外出务工受阻的问题,扶贫车间党组织积极协调周边各村党支部,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优先从未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及党员贫困户、离职村干部、因疫情外出务工受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中招录企业员工,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党员、弱势群体就近务工。目前,全县42家扶贫车间共吸纳1678人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636人,让因新冠肺炎疫情外出务工受阻的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复工”,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受阻、增收“断档”难题,排除了因疫情造成的返贫隐患。
村企联合,实现多村抱团发展
由乡镇党委主导,相关村党支部积极参与,实现当地龙头企业与各村党支部的携手联营,凝聚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有力助推农村“三变”改革和脱贫攻坚。文县众鑫和扶贫车间党总支联合了临江镇巩固村、蒋冯村,梨坪镇尚家坝村,尖山乡尚家山村等村党支部,整合中央和省市财政下拨的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2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建设厂房,扩大生产规模。新建加工车间2个,预计年生产集装袋100万条,年产值3500多万元。吸纳月亮坝村等周边6个村群众162人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54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左右。同时,临江镇巩固村、蒋冯村,梨坪镇尚家坝村,尖山乡尚家山村以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入股企业,保底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增强了村级发展实力。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