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小小马铃薯 扶贫大产业
通讯员 段海 张虎忠
高台县把发展壮大马铃薯种植作为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来抓,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实现了由救命薯、温饱薯向脱贫致富薯的转型。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时期,高台县奇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社员黄文有正驾驶着拖拉机起垄铺膜,为种植马铃薯做准备。黄文有是新坝镇官沟村的建档立卡户,这几年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收入也高了许多。“我的13亩地流转到合作社,每年流转费是5000多块钱,我们两口子闲暇时间在合作社打工,一年能挣3万多块钱。” 说起现在的收入,黄文有满脸是笑容
地处祁连山北麓的高台县新坝镇种植马铃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奇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国健萌发了规模化种植马铃薯的想法,凭借着之前积累的种植经验和销售途径,他把马铃薯产业慢慢做了起来。现在,合作社每年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年生产马铃薯30000吨,产值达3000多万元。“我们合作社已经经营了十几年了,主要是利用新坝的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等特点,进行马铃薯的良种繁育和商品薯连片种植,生产的种薯深受客户的喜爱和肯定,近几年效益也还是非常好的。”许国健说。
合作社成立以来,许国健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群众抱团发展,目前已经吸纳社员211户,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1000多户农户种植马铃薯,同时流转农户土地、吸纳农户就近务工,以折股量化资金入股的形式向贫困户分红,自 2014 年以来,合作社成员中有 42 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我这几年就在合作社务工,一年能挣四万多块钱,我们感到比较满意,工资也能及时发放到手。”在合作社负责管理务工人员的新坝镇新生村建档立卡户石兴祥说。
据许国健介绍,“合作社每年付给农户的土地流转费以及务工费能达到120多万元,每年为建档立卡户分红7万多元。”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高台县把产业扶贫主攻方向锁定在新坝镇传统种植的“山洋芋”上,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和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马铃薯连片规模化种植,不断引进新品种和节水化配套、机械化作业的新技术,马铃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效果明显。今年高台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2万亩左右。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