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梁山镇:赶着牛羊奔小康
“我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打点零工,给合作社的牛喂个饲料,在这里一天有70元的收入呢。”4月9日,在张家川县梁山镇唐刘村玉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忙着喂牛的贫困户马尔沙笑着说道。
牛棚外还有一块搭着顶棚的平整场地。“这是给怀犊母牛散心的场地,母牛活动方便、心情好,就不易发生难产,对小牛发育也好。”梁山镇唐刘村玉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维君笑称,只要能养好牛,“对牛弹琴”也未尝不可。
马维君说,合作社产业链长,主要是育肥、贩运和屠宰,目前牛存栏120头,他在本土专供的牛肉销售肉店,基本覆盖梁山镇。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作社政策性配股资金贫困户到户资金28户28万,农户每年一万元保证800元分红,有效带动28户贫困户,同时,农户种植饲料玉米,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收购用于青贮饲料,年效益达30万左右。
说话间,马维君的手机响了,他告诉笔者,是临夏三甲集客商收购肉牛的,他急忙告别笔者,回到牛棚忙着挑选肉牛准备装车……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内源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形成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依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产业重主体,主体看模式。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要夺取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关键还在“方子”。
“要让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脱贫不返贫,梁山镇究竟应该怎么办?”梁山镇党委书记付宝强心里一直在思考着。他明白,这是2020年全镇49户194人100%脱贫之问,也是梁山镇全面脱贫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之问。
梁山镇位于张家川西北边陲,地处张家川县、秦安县和平凉市庄浪县三县交汇之地,是全县偏远,自然条件较差的乡镇,由于位置偏远、土壤贫瘠、产业单一,贫困人数多,曾经一度成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乡镇。
面对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组,梁山镇把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扭住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这个关键,拉开架势构建扶贫产业体系,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有力地推动了富民产业发展。
近年来,梁山镇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牛、羊、果、菜等“六大”特色产业,将传统养殖作为助农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以合作社指导建场为带动,以农户家庭养殖为载体,不断发展壮大特色牛羊产业,努力实现“村有脱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的目标。2019年实现238户1269人稳定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64元。
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才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效果。
“排队签字,确认后,再领钱。”这曾是吕湾村六组58岁的贫困户吕德堂领到合作社配股分红款时的情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合作社建起来之后,流转了土地,我们能来这里务工,来钱门路多了,收入更稳定了。”
吕德堂一直身体不好,年迈外出务工不方便。他说,村上办起了合作社以后,就在家门口打工方便又有收益,每月基本能拿到1800元。老人说话间从怀里拿出一沓钱,乐呵呵给笔者讲起来。
吕湾村老党员吕满堂今年62岁了,家有4口人,现养两头牛,儿子都出去打工了。老人说,我们老两口闲也是闲着,党的政策好,到合作社打工,让我们既能够照顾到家,也有稳定的收入,还能领到固定工资,填补家用。
吕湾村稼合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育才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目前羊存栏500只,有4个养殖大棚,长期带动贫困户12户,按照每只羊1400元谈价格,年毛收入要达到28万元左右,这样一来,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产业好不好,要看农民增收有多少。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养殖业一直是梁山镇的传统产业,通过合作社带动、项目扶持、群众自购自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牛羊猪鸡,共建成养殖合作社31家,规模养殖户306家,共存栏牛6280头、羊8860只,年出栏牛3000头,羊5000只,极大的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拓宽了致富路。
梁山镇镇长马腾告诉笔者,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镇党委、政府按照全产业链的思维,统筹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通过抓点示范,引导脱贫村不断壮大脱贫增收产业,在全镇形成富民有产业、增收有渠道、脱贫有保障的长效机制。
以产业带脱贫,以产业促增收。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梁山镇都牢牢把握住转化优势,着力把传统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进行梳理细分,以村定项目、按户领任务,在项目安排、措施制定上出实招,千方百计带领贫困户脱贫,千方百计推进地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通讯员 顿映杰 图/文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