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镇原:“331+”产业扶贫的创新模式
原标题:甘肃镇原:“331+”产业扶贫的创新模式
法制网讯(记者 周文馨 李双红)近年来,庆阳市镇原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紧盯深度贫困乡村,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努力改变贫困面貌,实行“331+”产业创新扶贫模式,构建起“三大体系”工作格局,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5%。
4月12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庆阳市镇原县。
镇原县有关人员介绍种养殖扶贫情况
采访中,镇原县有关领导表示,镇原县作为全省仅剩的8个未摘帽县之一,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紧盯目标标准,聚焦重点任务,迎难而上,坚决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确保如期实现整县摘帽。
据介绍,镇原县是国扶贫困县、革命老区县,也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面临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等诸多困难,镇原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
在夯实县级干部、乡镇、部门、村组各级责任的基础上,全面构建贫困村“五个一”帮扶责任体系,中央和省市县乡五级7029名帮扶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户4.23万户,帮扶力量总体上实现了“四个全覆盖”。
记者采访了解到,镇原县还积极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引导市场、社会组织协同发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双方建立对口协作关系418个,落实帮扶资金8257.5万元,带动全县964户387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步脱贫。
社会帮扶持续推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企业采取“331+”产业扶贫模式已经为全县贫困户分红2829.7万元。
“331+” 千只湖羊标准化养殖
据介绍,镇原县还先后引进23家大型龙头企业,创办“331+”千只湖羊标准化养殖合作社107个,种养合作社1126个(贫困村630个),其中,种植421个(贫困村235个),养殖490个(贫困村275个),其他215个(贫困村120个),120个贫困村实现了种养合作社全覆盖。
肉鸡宰杀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脱贫
目前,镇原县基本实现了乡乡有带贫产业、行行有龙头企业、村村有农民合作社、户户有发展依托的目标,产业扶贫累计带动贫困群众3.8万户15.39万人,产业收入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56.3%,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种植大棚扶贫项目
记者采访了解到,镇原县还创新经营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先后向全县215个行政村累计发放发展资金9147万元,村均42.54万元;向全县105个发展资金不足50万元的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下拨扶持资金3130万元,扶持激活村内经营主体200多家,全县120贫困村集体累计收入448.09万元,村均收入达到3.73万元,非贫困村收入达到103.65万元。
肉牛养殖扶贫项目
按照“主导产业整县推进、扩规模提水平,特色产业一村一品、保覆盖提效益”的思路,全域推广“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抓实抓细“畜禽、瓜菜、林果、饲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中药材、万寿菊、肉兔”等特色产业,支持培育“五小”产业,力争养殖肉牛达到28万头、肉羊达到105万只、生猪达到25万头、肉鸡达到9000万羽、肉兔达到100万只,种植瓜菜23.5万亩、万寿菊8万亩、中药材5万亩,产业收入占比达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规范运营107个 “331+”千只湖羊标准化养殖合作社,配套种植优质饲草100万亩,青贮饲草50万吨。
相关新闻
- 2020-04-01立下“整县脱贫摘帽”军令状 ——镇原县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侧记
- 2019-10-18镇原:脱贫路正宽 山村展新颜
- 2019-07-03致富路上党旗红——镇原县新城镇曹城村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见闻
- 2018-11-29庆阳镇原“扶贫车间”创出扶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