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晚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共存模式上取得重要成果
中国甘肃网4月3日讯 (本网记者 彭晓姣)据兰州大学消息,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晚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共存模式上取得重要成果,讨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晚期不同生业模式人群的共存模式。本项研究由兰州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佛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的研究在近十年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的研究显示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追溯至约16万年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高原人群的主导可延续至约5500年前,直到新石器农业人群扩散到高原东部的河谷地带,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然而,当农业人群扩散到青藏高原东北缘河谷后,与高原土著人群通过何种方式共存尚不清楚。
宗日文化(距今约5600-4000年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土著文化,其先民也是以狩猎采集人群后代为主。本研究在对宗日文化命名遗址—宗日遗址的小面积发掘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动植物遗存鉴定和分析工作。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动物遗存占动物总遗存比例的98%以上,唯一确定的家养动物是有狩猎功能的狗,显示狩猎是宗日先民的重要生计方式。然而,宗日文化地层中出土的植物遗存中,粟黍作物遗存达96%以上,远高于临近低海拔河谷同时期农业聚落的作物遗存比例,而宗日遗址因海拔高积温低并不适合粟黍种植。综合分析多种数据,本研究认为宗日先民摄食的粟黍主要是通过与临近区域马家窑文化的物物交换获得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交换模式保障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业模式以狩猎为主的宗日先民和以粟黍农业为主的马家窑文化先民的共存。
3月30日,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牵头在国际著名考古期刊《Antiquity》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年教师任乐乐博士为第一作者,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董广辉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Jaded’Alpoim-Guedes为共同通讯作者,院士陈发虎、教授张东菊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owanK.Flad等人为共同作者。
相关新闻
- 2020-04-03甘肃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2020-04-03华池县搭建网上祭扫 平台倡导文明祭祀新风
- 2020-04-03平凉市全面禁止现场祭祀 严惩野外用火
- 2020-04-03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为战“疫”逆行者立纪念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