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白银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白银调查队
(2020年3月27日)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运行、改革有序推进、生态持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33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9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80.79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18.56亿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6.35∶38.57:45.08调整为17.89:37.17:44.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7990元,增长5.9%。
全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4.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9.5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1.4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重比上年末提高0.8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为8.67‰,比上年下降0.0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52‰,上升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5‰,下降0.15个千分点。
表1:2019年白银市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101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27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5%。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11万人,创劳务收入57.52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4%,消费品价格上涨2%。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医疗保健类上涨4.9%、食品烟酒类上涨4.7%、居住类上涨3.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1%、衣着类下降0.9%。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2%。其中:轻工业上涨0.4%,重工业下降1.3%;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3.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5.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1.9%。
按照每人每年3800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为1.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27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0.83%,比上年下降5.69个百分点。全年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5514元,比上年增长25.06%。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作物种植总面积540.46万亩,比上年增加13.9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81.44万亩,下降0.71%;蔬菜种植面积25.76万亩,增长2.06%;油料种植面积29.08万亩,下降18.16%;中药材种植面积36.17万亩,增长13.25%。粮食总产量达到96.49万吨,增长1.65%。其中:夏粮18.33万吨,增长2.34%;秋粮78.16万吨,增长1.49%。粮食亩产达到253公斤,较上年增加6公斤。蔬菜产量110.84万吨,下降8.44%。瓜类产量88.92万吨,下降1.22%。水果产量14.22万吨,增长68.74%。油料产量2.26万吨,下降34.4%。中药材产量10.29万吨,增长10.29%,其中:枸杞产量3.76万吨,增长23.42%。
年末牛存栏12.04万头,增长12.69%,牛出栏7.22万头,增长8.46%;驴存栏6.61万头,增长6.73%,驴出栏1.82万头,增长115.84%;猪存栏54.55万头,下降12.28%,猪出栏81.09万头,下降3.64%;羊存栏176.94万只,增长9.59%,羊出栏175.4万只,增长6.44%;家禽存栏541.56万只,增长5.69%,家禽出栏344.14万只,增长11.59%。肉类总产量9.85万吨,增长1.32%。奶产量3.14万吨,增长17.28%。鲜蛋产量1.77万吨,增长5.62%。水产品产量1392吨,下降30.86%。
全年全市营造林作业面积33.98万亩,其中:当年人工造林面积23.96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5万亩,森林抚育面积8.53万亩。苗木产量17845万株,本年出售树苗2932.9万株。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2.94万千瓦,水窖40.62万眼,水平梯田259.09万亩,其中本年新增3.59万亩。年末拥有拖拉机74971台,联合收获机656台,农用水泵15144台。全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5.14万吨,农村用电量5.31亿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9.12万亩,当年新增11.33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9%,股份制企业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8.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0.9%。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长1.2%,省属企业增长7.5%,县区属企业增长13.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6%,重工业增长6.7%。从主导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7%,煤炭行业下降9.7%,有色行业下降0.6%,化工行业下降1.8%。
表2:2019年白银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6%,产销率下降0.0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9.53亿元,下降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4.37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税金总额15.3亿元,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85元,比上年降低0.71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63个,比上年末增加86个。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6%,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5.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2%。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864.83万人,客运周转量12.73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9312.06万吨,货运周转量164.44亿吨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8.9万辆,同比下降3.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6万辆,下降4.3%,私人轿车保有量16.1万辆,增长11%。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0.65亿元,同比增长75.78%;邮政业务总量1.65亿元,增长16.55%。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24万件,包裹业务2.48万件,快递业务量325.8万件,增长5.02%。快递业务收入0.83亿元,增长16.1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27万户,其中:城市用户23.56万户,农话用户15.5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0.61万户,其中,3G移动用户4.16万户,4G移动用户140.1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11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8.52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7.36亿元,同比增长8.1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15亿元,增长7.85%;乡村39.21亿元,增长9.5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实现34.37亿元,增长9.48%;商品零售实现202.99亿元,增长7.9%。全年限额以上商品类值中煤炭及制品类下降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5%,中西药品类增长8.1%。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7.76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出口5.97亿元,下降3.25%;进口41.67亿元,增长2.85%。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07%。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9.0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25%,其中,工业投资下降6.3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3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84%。
全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09%。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8.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5.6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28.5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7.3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81.53%。房屋施工面积498.07万平方米,增长37.5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49.72万平方米,增长51.39%。在房屋施工面积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79.29万平方米,增长65.1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6.13万平方米,增长78.93%。房屋竣工面积122.06万平方米,增长87.7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39万平方米,增长70.2%。商品房销售面积65.89万平方米,增长16.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2.65万平方米,增长17.23%。
全年全市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5267户,开工率100%,基本建成任务537户(套)已全部完成。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2.1亿元,完成投资9.6亿元。农村危房改造1541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12亿元,同口径增长7.92%。其中:市级收入9.55亿元,下降3.37%;县区收入21.58亿元,增长13.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28亿元,增长17.27%。其中,与民生相关的十类支出完成162.35亿元,增长18.6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5.33%。扶贫支出26.41亿元,增长53.1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04.53亿元,同比增长8.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41.69亿元,增长13.1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58.74亿元,下降4.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70.5亿元,增长2.3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54.05亿元,下降2.13%;中长期贷款余额408.66亿元,增长6.55%。
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5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4家,人身保险公司1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9.31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83亿元,增长2.35%;人身险保费收入21.48亿元,增长7.72%。全年赔付支出5.15亿元,增长19.49%,其中:财产险赔款3.83亿元,增长13.65%,人身险赔付1.32亿元,增长40.43%。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69元,同比增长7.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815元,增长8.9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27元,同比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59元,增长9.88%。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1.22%,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农村为30.86%,比上年下降1.67个百分点。
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104.07万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5.7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1.17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11万人。共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2.08亿元。其中:征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7.99亿元,征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1.45亿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2.6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6841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费16.39亿元。
全年全市共有18817户、46536名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2.83亿元;26999户、84688名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2.31亿元。3257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040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69个,社区服务站121个,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87个(包括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507个(包括农村幸福互助院),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56个。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全年专利申请受理1174件,同比下降5.25%;专利授权651件,比上年减少151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201件,比上年减少2件;发明专利授权51件,比上年增加2件。截止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81件;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
全市共有普通中学高中学校(含完全中学)26所,在校学生34735人,专任教师4472人;普通中学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115所,在校学生51275人,专任教师6886人;小学603所(含教学点254个),在校学生113401人,专任教师10490人;幼儿园309所,在园幼儿57367人,专任教师2860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13所。其中:职业高中4所,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5所,成人中专1所,中等技术学校2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中职在校学生11862人,专任教师1248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342人,专任教师83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94.91%,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46%。2019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录取人数(包含三校生)达到21616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670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8个,纪念馆6个,文化广场12个,文化站78个,农家书屋739家。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064处(包含文物保护点)。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66%,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81%。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663万人次,同比增长24.8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亿元,增长28%,旅游业新增直接就业人数5165人,增长10%。
全市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0个,其中:医院23个,乡镇卫生院7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95个,村卫生室73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所)6家,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采供血机构1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62家,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家。卫生床位数8613张,卫生技术人员11212人。其中,执业医师3049人,执业助理医师758人。注册护士5071人。
全年成功举办第二届黄河石林国际百公里越野赛暨马拉松赛、黄河石林国际露营地健康跑等10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和活动。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乒乓球项目比赛,荣获金牌1枚,进入正赛人数达到24人。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1100余场次,直接参与群众近55万人次。
全年体彩销量达到1.8亿元,同比下降7.7%。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水资源总量2.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69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6.2%。全年总用水量8.1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其中,生活用水与上年相比下降1.4%,工业用水下降2.6%,农业用水增长1%。人均用水量465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
全市自然保护区5个,保护区面积26552公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9天,同比增加28天。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1.4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9%。
全年平均气温为9.7℃,比上年上升0.9℃;年日照小时数2369.8小时,比上年减少26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16.2毫米,比上年增加三成。全市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个。
全市无人值守的地震监测台站(点)26个,其中:省局直属25个,市局直属1个。全年未发生4.0级以上的地震。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4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7.41%;农作物成灾面积2.07万公顷,下降35.91%。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4亿元。全年实际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起,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全市工矿商贸领域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4起,与上年持平;死亡22人,比上年增加2人;受伤10人,比上年减少1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38万元,比上年减少236.02万元,同比下降19.08%。道路交通事故(十二类车辆事故)43起,与上年持平;死亡31人,比上年减少9人;受伤37人,比上年增加2人;直接经济损失2.58万元,同比下降6.52%。火灾事故655起,比上年增加82起,死亡人数3人,直接经济损失212.4万元,增长22.9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31人,下降6.85%。
注:
1.本公报中涉及统计部门数据为2019年快报数,正式数据以《白银市统计年鉴2020》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四经普”口径,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按2015年价格计算。
5.应急管理部门统计的道路运输事故是指公路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网络约车、旅游客运、租赁、教练、货运、危化品运输、工程救险、校车,包括企业通勤车在内的其他营运性车辆或其他生产经营性车辆等十二类道路运输车辆在从事相应运输活动中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统计的火灾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含)的火灾事故。
6.2019年全市水资源总量数据尚未确定,公报数据采用统计上报数。
7.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养老保险、失业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劳务输转等数据来自于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等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医疗保障局,城乡低保、社会服务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民政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于白银市财政局,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数据来自于白银市生态环境局,造林、苗木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林业和草原局,教育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于白银市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于白银市体育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白银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于白银市金融办,文化、广电、旅游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交通数据来自于白银市交通局,车辆保有量来自于白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邮电数据来自于白银市邮政管理局、中国电信白银分公司、中国移动白银分公司、中国联通白银分公司,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数据来自白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应急管理局,水资源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水务局,地质灾害来自于白银市自然资源局,气象数据来自于白银市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于白银市地震局。
相关新闻
- 2020-04-03白银平川区倡导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 2020-04-03白银景泰县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
- 2020-04-03白银市发改委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注重建议办理实效
- 2020-04-03白银市部署就业扶贫各项重点工作 确保六月底前全面完成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