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原标题:平凉,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周阚平
文化,“人文化成”一词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文化的特点是: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
对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意味着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如那些旅居海外或异地他乡的平凉人,说起老家平凉,一定会说起泾河、柳湖、崆峒山、大明宝塔、龙隐寺等文化载体,而它们之所以会被游子铭记,并成为一种故乡图腾和精神寄托,不在于山水,不在于建筑,而在于文化。
文化这东西,听起来很玄虚,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但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滋润,多富有的人也会显得粗鄙,多发达的城市也会显得索然无味。有文化学者说:“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城市的发展最终以文化论输赢。”
譬如北京城,吸引我们的不是它的大,它的繁华,而是它的文化载体,如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胡同、什刹海等等。没有人去北京是为了看高楼,也没有人去北京是为了转弯遇见达官贵人。同样道理,这些年平凉城里建了很多高楼和花园小区,修了很宽的马路,绿化也搞得不错。然而,这些只是城市的外衣或躯壳,而不是里子和灵魂。
泾河虽然已干涸,但它始终流淌在平凉人的血脉里。因为泾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泾河流域文物古迹驰名中外,平凉境内有崆峒山道院建筑、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还有泾河龙王、柳毅传书的故事流传深远。
崆峒山也不仅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它是中华道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传说,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历代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崆峒武术声名远播。所以,每年五一、十一小长假,摩肩接踵登崆峒的中外游人,并不是来看山的,而是想亲身感受一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崆峒文化。
“柳湖在陇东的平凉,是有柳有湖,一片柳林之中一个湖的公园。我却在那里看到了两个湖的柳,和柳的两个湖。”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散文《柳湖》的开篇语。这座“陇上名园”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间,时任渭州(北宋平凉称渭州)知府蔡挺“引暖泉为湖,环湖植柳,建避暑阁于其中,为柳湖之所由肇”。明嘉靖时,韩藩昭王占为苑圃,筑亭榭楼阁十多处。清乾隆时,辟“百泉书院”,后改为“高山书院”。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修复更名“柳湖书院”。1958年辟为公园,随后陆续修建,遂成今日之柳湖。进入园中,如入诗画意境。阳春三月,柳絮如雪,随风而起,飘洒纷扬,游人被罩在如烟似雾的轻纱中,佳境妙趣,难以言表。昔日“平凉八景”之一的“柳湖晴雪”即得名于此。
正是有了这些文化载体的支撑和滋润,平凉城在钢筋混凝土的包围下,仍然不失其妩媚风韵。城区漫步,一处处新建的生态景观,无不镌刻着这座城市专属的文化烙印,古风盎然,令人回味无穷。
有建筑学家认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建设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平凉城开埠1200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独一无二的“基因”。源于此,城市规划建设风貌特色定位正是以“山水为形、文化为魂”,力求从平凉的历史文化、现有人文和自然风貌以及未来的发展出发,在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提炼出能够代表平凉特色的元素,留住属于平凉的“文化基因”。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客厅”,它让本地人能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让外地人能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建馆于1979年的平凉博物馆,是迄今为止甘肃14个地州市之中规模最大、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去年国庆假期,平凉博物馆接待参观者7万余人,平均每天1万人,足见平凉人对于文化的热爱和敬仰。在平凉,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才是这座城市名副其实的地标建筑。
你可以说平凉城缺少一些什么,或者不够发达,但它唯独不缺文化。放眼未来,惟有城市文化能为城市复兴注入新生的力量,为城市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和资源。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平凉就是一座能让人感受四季、看见乡愁、拥有寄托、认同归属和心灵栖息的五线城市。
相关新闻
- 2020-03-23平凉市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确保文化图书乡镇分馆全覆盖
- 2020-03-03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平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 2019-11-18崆峒区文旅繁荣助力文化自信
- 2019-10-21华亭市文化街社区“365”工作法拓宽服务群众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