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论语】官场不容“好好先生”
原标题:【兰山论语】官场不容“好好先生”
杨维立
作为十八大后首个刑满出狱的落马省部级高官,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再度引发社会关注。6月初,北京市一中院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书显示,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如今在秦城监狱服刑的童名谦获得六个月的减刑,减刑后应执行的刑期到2018年6月30日止。
童名谦也是十八大后第一个因玩忽职守而锒铛入狱的高官。这个在庭审上辩称自己“没贪一分钱”的所谓“清官”,曾是当地官场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其在任湖南省衡阳市委书记期间,不正确履行职责,对衡阳市人大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前后暴露出的贿选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导致发生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极其恶劣。2014年8月18日,童名谦因为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童名谦案的样本意义,于今仍有重要的警示作用:“老好人”式的不担当不作为,其危害丝毫不逊于腐败,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这类人也将成为零容忍的对象。
历史上最早获得“好好先生”称谓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此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怎么说,他都说好,因而获得了“好好先生”的称号。“好好先生”之类的官员,古即有之,今仍不绝。有历史学家说过,中国千年官场最“秘诀”处,就在于一个“推”字。由于封建官场的“考绩”是在官僚体制内部一个封闭的机制之内,往往以“不办错事”作为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于是“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便成为不少官员的经验,进而在整个官僚阶层形成一种“不作为”的风气。
近些年,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不断加强,反腐压倒性态势逐渐形成,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然而,“八项规定”禁令之下,也有一些干部明显感到浑身不自在,发出“为官不易”“官不聊生”等抱怨之声,甚至有人还将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一门心思当太平官,将“多栽花少栽刺,多请示少表态”“机器不坏不要修,矛盾不露不要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作为自己的官场哲学,对上唯唯诺诺讨好,对下唯唯否否邀好。
这些“好好先生”,不担当、不作为,带来的危害是极其深重的。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热点难点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一些单位,办事拖拖拉拉,歪风邪气盛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好好先生”掌握权力,奉行所谓“好人主义”,原则不强、立场不清,甚至毫无原则、毫无立场,甘心于当“圆滑官”“推拉门”“墙头草”。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十分注意治理庸懒散和好人主义等不良风气。6月27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七起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典型案例,再次释放要求越来越严、监督越来越严、问责越来越严的信号。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责任,面对“问责利剑”,今日官场已无“好好先生”的容身之地,想当“好好先生”,真“不如回家卖红薯”。
相关新闻
- 2018-06-13【兰山论语】 始终坚定我们的信仰
- 2018-06-06【兰山论语】为官当如松
- 2018-05-30【兰山论语】让实干担当者有位有为有劲
- 2018-05-23【兰山论语】给好干部多一些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