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文明风尚打造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兰州市榆中县分豁岔村探访记
原标题:守住文明风尚打造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榆中县分豁岔村探访记
分豁岔村老年文化活动广场
郁郁葱茏的山,潺潺逶迤的水,亭台楼榭、古老的水磨沉浸在夏日的姹紫嫣红中,静静地诉说着一个村庄厚重而又神秘的过往;广场边烽火夕照的仿古城墙,承载着村里人无限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
分豁岔村紧邻国家级4A景区兴隆山,有“春登青山,夏避酷暑,秋打麦田,冬观雪山”的自然基础条件。该村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453户17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46人,五保户16户16人,低保户51户161人,贫困发生率为2.6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2013年实现整村脱贫,2015年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016年被评市级卫生村,2017年列入小康村建设项目。该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富民产业发展、村风民风和谐。
上下帮扶联动转型发展致富
有着良好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的分豁岔村,多年来却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3800元,全村约三成的人口还处在贫困线下,属于城关镇14个村的“困难户”。
村委会主任贾志勇介绍说,为了彻底改变贫困面貌,2013年,村上联系帮扶单位省环保厅、兰州银行,听发展意见,要帮扶资金。分豁岔村通过整合帮扶资金,建成了180平方米的文化宣传基地,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硬化西环路至分豁岔村道路3.5公里,积极争取财政、建设、文化、扶贫等部门资金,实施了清溪小学及幼儿园新建工程。
该村还积极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将土地通过流转的形式形成合作社式的劳作,引导群众有计划的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和现代设施农业。
杨自龙家有6口人,2013年以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子女贫困户。原本东奔西走打临工的他,在村上的说服和鼓励下,协调帮扶单位兰州银行帮扶贷款90万元,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协会注入资金30万元,成立了吉隆田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先后搭建起了17座大棚开始种植草莓。他说春节期间,草莓采摘的人特别多,每斤40元左右,春节过后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因为绿色环保来采摘的人还是很多,一棚草莓的年收入,比种小麦多出来好几万元。
融合文化元素彰显历史印记
据记载,分豁岔村以前有十几盘水磨,在清朝同治时期被焚烧殆尽。清光绪初年,本村村民王生贵、王好存父子再次修建水磨,最初为两层的石砌瓦房,用于解决三沟十八庄老百姓无处磨面的问题,也是当时公用面粉主要加工地,加工场面十分红火。这盘具有传奇色彩的水磨保留到了今天,不但让后人了解先辈生活,激励大家齐心奔小康的信心和勇气,2001年8月15日被榆中县人民政府授为榆中县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确立了‘一心多景、一轴三廊、四片联动’发展格局。”在谈起分豁岔村美丽乡村建设时,城关镇书记许先文如是说。他介绍,分豁岔村自2013年完成脱贫任务后,2014年就被纳入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行列。城关镇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为分豁岔村出良策献计谋,确定以“传承九磨文化、做足山水文章”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自然资源,特别是发挥分豁岔天然水源的优势,彰显历史印记,融合文化元素,做活水的文章,让人有溪水潺潺、水磨滚动、风景怡人的感觉,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打造避暑休闲的美丽村庄,下决心依靠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村致富上台阶。
2014年,分豁岔村修建了占地650平方米的老年文化活动广场,成功获批建市级美丽乡村。2015年省市县各配套资金100万元,倾力打造了占地7800平方米的金县水磨文化广场。改造主干道1800米,铺设吸水砖1000平方米,修建道路2公里,排洪渠200米。同时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利用新型树脂材料改造农家屋面10户1000余平方米,投资10万元栽植树木1000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04盏,改造河道300米,试点实施卫生改厕107户。2016年建成2000平方米人造草坪球场,修建了400平方米的历史文化艺术墙,精心打造了24孝文化墙,让群众能天天耳濡目染中华传统文化,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淳化家风,继而促使社会风气也越来越好。
分豁岔村古时就有金县八景之一的“烽火夕照”之说。传说夕阳将落未落之时,晚霞赤红如血,涂遍半边西空,其色彩由浓向淡,由赤红渐次幻化为绯红、淡红、妃红,到了高空,则飘逸为丝丝缕缕的红色玉带,在碧空的浩淼蔚蓝中牵引着团团祥云轻慢地浮摇,如一幅色彩溢漾的油画。置身此处,榆中川、龛谷川、定远连搭川、苑川尽在眼底,并可遥望地处北山的糜不老墩,其景象夏日最为艳丽壮观。整个山川里,突兀处被那浓艳的夕照涂抹了绚丽的橙红色,如沐晨曦,而远山及其阴凹处,已是暮色沉沉、夜朗星疏时分,奇景如梦如幻。按照这个传说,2016年建成烽火夕照长城墙、山神庙观景平台和小游园,同时恢复了重阳民俗文化活动。
现如今走进分豁岔村,映入眼帘的是非常干净整洁的村落,一条宽敞的水泥路通往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美观大气的水磨广场、引人注目的中国梦广场,触目所及的满目苍翠和争相开放的鲜花,无不让人流连忘返。“分豁岔变化太大了,漂亮的房屋、别致的长廊、青砖白墙上的字画和景区已融为了一体,抬头看看这湛蓝的天空,你也闭上眼睛感觉一下微风拂过、淡淡的乡土芬芳扑鼻,真的好惬意呀!一到春天草绿花开,我就开始带家里人来这里玩,我们一家人每次来就都不想回去了!”兰州来的游客王先生说。
美丽乡村农家乐倡导文明新风尚
“我们村已先后通过省、市美丽乡村建设验收,打造了一个不要门票的乡村旅游节点。到这里来,能品野菜、听蛙声、忆水磨、体验农耕文化,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介绍着眼前美丽的景观,分豁岔村党支部书记罗斌仁高兴地说。
从五年前脱贫开始,分豁岔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部分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周云就是其中一位,他家开的800多平方米的“周家大院”一年收入非常可观。
周云是分豁岔村一社村民,家有五口人,1993年开始在通渭、青海等地从事油料加工,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属于村上先富起来的能人,自2012年双联行动、2013年整村脱贫、2014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他从中看到商机,有效利用自家宅院,开办“农家乐”,“五一”以后开始经营至十月底结束,接待周期为六个月。“道路全部硬化,环境干净整洁,景观美丽还有故事,吸引来了不少游客,关键是还留住了很多游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周云笑呵呵地说,农家乐刚开始的两年,每年的收入2到3万元,来游玩的都是县城人;现在效益好多了,周末达到高峰,有10桌人左右,大概100到120人,1个月纯利润有1万多元。
罗斌仁告诉记者:“周云的农家乐开办为分豁岔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开了个好头,好多家户纷纷效仿也开办起了农家乐,家庭收入开始增长,人们的生活条件明显好转了,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男人们一闲下来就喝酒,女人们一闲下来就拉闲话。镇、村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开始大力倡导文明树新风,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罗斌仁指着一些农家大门边墙说:“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就先从每一家找家训、立家规,然后制作成漂亮的牌子挂在门口,时时提醒着进出的每一个人。”他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邻里亲近,做任何事都容易。
据了解,分豁岔村把家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在全村范围内从家谱村史、牌匾楹联、经典家训中广泛征集好家训,在全村形成了户户挂家训、家家立家规的“家训村”,以文明家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周云家的大门口贴着“家庭和谐、邻里相亲”这样一条家训,而对于周云来说,好的家训是他家庭和睦、创业致富的根本。周云告诉记者:“我们村每家每户都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立家规、树家训,有的是孝敬父母、有的是尊老爱幼、有的是发家致富......自从挂上了家训牌,全村的人就开始讨论张家或者李家的家风,开始讨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开始从语言上、行动上各各方面不但监督别人,而且还开始反观自己、要求自己、教育孩子,整个村上再也听不到吵架闹事的现象,反而一团和气,文明亲切。”
罗斌仁表示,村子还按照县文明办的要求开展道德培育、崇礼明信、立规树矩、明纪普法、模范引领、环境提升、移风易俗、家风建设、志愿服务、文化共享等“民风建设十大行动”,引领乡风民风向善、让游客在感受风景美的同时还能感受更多的内涵美、文化美、精神美。
记者 董永前 特约记者 赵江梅
●记者手记
乡村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往往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继承和发扬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捍卫乡村记忆,就是延续一个地域的文化根脉。
分豁岔村自2013年完成脱贫任务后,2014年就被纳入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行列,确定以“传承九磨文化、做足山水文章”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彰显历史印记,融合文化元素,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继承乡村文化,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风格各异的乡村文化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名片。
从这个意义说,乡村振兴不仅在于农村产业振兴,还需要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与乡村建设相适应的文明乡风,从而创新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分豁岔村正是从这一目标出发,不仅使全村风景美,还会让游客感受更多的内涵美、文化美、精神美。
相关新闻
- 2018-06-22【生态文明看甘肃】和政:绿了山野 美了乡村
- 2018-06-21文化引领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助推乡村振兴——“全国文明村”来紫堡乡冯湾村走笔
- 2018-06-20文明新风见证榆中乡村美丽变迁——记者探访来紫堡乡冯湾村和分豁岔村
- 2018-06-15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文明乡风扑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