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文明乡风扑面来

18-06-15 08:4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李秀清

  原标题:文化雨露润心田

  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文明乡风扑面来

  协会成员挥毫泼墨

  “纸要铺平,拿笔要稳,墨汁不能蘸得太多。”6月13日,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地上,但这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书法协会成员的笔耕,不大的房间里飘散着淡淡的墨香,苏青红书写“瑞气祥云”几个字时,村民魏占邦一直站在旁边学习。“我练字已经有十年了,生病以后练习书法就成了我最主要的爱好。”魏占邦折了下拿在手上的宣纸开心地说。

  文山村是一代书坛巨擘魏振皆先生的故里,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这里原名砬牌,因为文人辈出,后改村名为文山。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乡贤名士辈出,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为乡风文明的滋长提供了沃土,文化与文明交融共生,滋润着广大乡民的心田。

  “草根”书法家带领村民提升文化素质一排排精致的房屋,一条条整洁的道路,一位位辛勤的村民,记者一走进文山村,一幕幕文明的景象印入眼帘。如今的文山村构建起了“服务优质、服务全民”的公共文化体系,一大批文化民生工程相继落地建成,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娱乐、健身需求。

  魏占邦是文山村村民,因为身体原因,如今很少下地务农。但他并没有闲着,每天都会到村上的魏振皆书法协会来走一走,老师在的时候他也会拿起毛笔写几笔。当天苏青红老师正好在村书法协会,魏占邦一直在一旁学习,请教。现在每天都要写写,要不然就觉得生活少点啥,村里现在已经有六十几个“草根”书法家了。苏青红是文山村学校的美术老师,没事的时候都会到书法协会来指导村民写书法,他告诉记者:“文山村很有文化底蕴,魏振皆是我们国家很有名的大书法家,就是我们文山村人。现在有了魏振皆书法协会这个平台,可以丰富文山村村民的文化生活,让老一辈的书法爱好者带动青年人在这里练一练,写一写,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质。”

  深挖优秀文化让村民留住乡愁

  “这部有着浓厚乡村文化底蕴的村史书籍,为当地开展优秀家风家教家训文化进家庭起到了很好地宣传示范作用,也为全县57个行政村编修村史工作作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文山史话》主编魏仁科说,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庄特有的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存在于村中老人们的记忆和口口相传中。编修村史是记载一个村庄发展演变的过程,记载村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艰苦创业所创造的历史与文化。皋兰县石洞镇文山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2013年,被列入兰州市首批特色文化示范村。

  文山村通过挖掘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打造文化名片。近期,历时5年的《文山史话》正式发行,从史海钩沉、孤迹遗迹、物华天宝、民俗乡韵、人物春秋等10个方面记载了文山村历史,见证了文山村人民的艰苦的创业史、勤劳的守业史,展示了“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乡村文化新形象。

  魏仁科告诉记者,《文山史话》编修历史时间跨度400余年,从历史沿革、古迹遗址、社会经济、文化名人、民俗乡韵等10个方面,收集记载了文山村的发展和历史。全书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通俗的描述,全景式描绘了文山村的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从一个小村折射出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为研究皋兰民俗文化提供了一手资料,对文山村历史的传承意义很大。这是文山村文化的标志。

  乡土文化引领精神文明建设

  这些年,文山村的文化建设发展很快。各个文化广场相继兴建,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极大的满足了群众的娱乐、健身需求。文山村党总支书记魏列峰告诉记者,文山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的好和挖掘本乡本土的文化内涵有直接的关系。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村委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在环境卫生方面,对于每一位干部都有考核机制,实行“门前三包”,按照门牌号码划分区域,各个社都有义务监督员。现在村民都能自觉的管好自己的“三包”区域。村上现在成立了书法协会、健身舞协会,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通过推进综合整治,建立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建设文山村美丽新环境。记者了解到,在文山村建立了村有专职清扫员、社有清运员和义务监督员的环境卫生整治队伍。同时发挥村民在整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村民互相监督,共同管理,大大提高了村民卫生保洁自觉意识,提升了全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通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强化文明宣讲服务、大力开展文明评选等多项措施塑造文山村美德新风尚。

  村规民约提升群众环保自律意识

  “咱们村,是宝地。将你我,来养育。讲道德,重礼仪。”这是文山村《村规民约》里的一段话。近年来,文山村通过组织本村乡贤,结合本村实际,牵头讨论制定群众认可、广泛遵守、具有文山村特色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助推农村发展,引领乡村文明。文山村村规民约将好家风好家训写入其中,用道德的力量感染和教化身边群众,涌现出了一批“凡人善举”,“兰州好人”杨桂兰就出自文山村。

  杨桂兰从13岁起她便继承了家中代代相传的“正骨”衣钵,走上了扶伤济困之路,每年经她治愈的骨折,骨错位、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伤患者至少900人次,近60年间,她为5万多人治愈了伤痛。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主动向伤患者收取治疗费,对于贫困患者,还时常给他们返程路费。

  “来找我看病的人大都不会空手而来。有的会提一箱牛奶、有的会提些土特产,但更多的临走时会主动给我留下几十元钱或者上百元钱以表感谢。收与不收我则视对方的条件而定,如果对方比较贫困,我不但不要他们的一分钱或礼品,还时常给他们返程路费。对方条件一般,我也就留下几十元钱最多也就100元钱。对方比较富裕的我就多留下一些。当然,患者不给我也不要。人活在世上,谁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呢,能帮一把是一把。”杨桂兰爽快地说道。

  弘扬传统文化创建文明村镇

  皋兰县石洞镇党委副书记王绍东告诉记者,皋兰县石洞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以文化乐民文化惠民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近年来,石洞镇各村同步开展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整合资金,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村道路,通社道路实行了水泥硬化全覆盖,村民小巷实行了红砖硬化全覆盖,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特别是有一批文化项目落地建成,拿文山村来说,每个社都有广场。乡风文明方面我们依托“八个一”示范工程为抓手,开展各类活动,评选兰州好人、五星级文明家庭,近三年评选文明家庭220多户,多人参与评选兰州好人,通过模范的潜移默化提高百姓的素养,特别在文化方面,石洞镇各村都在编纂村史,做好文化的传承。在环境方面,治理力度很大,像文山村这样的长效机制做的非常好,引导村民自觉爱护环境。

  皋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吴泰接受采访时表示,皋兰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今年皋兰县主要是以做好全省、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为抓手,在创建文明村镇方面加大力度,做好五星级文明户的评选,通过发挥文化广场的作用,让老百姓在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通过文化活动的引领,提升百姓的素质。通过道德讲堂,让“乡贤”走进讲堂,让身边的好人,道德模范说身边的事,让老百姓向好人学习,做好人,做好事。下一步,皋兰县要加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创建的体制机制,让老百姓在创建中受益,让创建能够为民、惠民、利民。记者 董永前 文/图

精彩推荐

  • 甘肃省临床用血100%来自市民无偿献血 甘肃省临床用血100%来自市民无偿献血
  • 白马情天池美 端午小长假陇南邀您免票游文县(组图) 白马情天池美 端午小长假陇南邀您免票游文县(组图)
  • 端午怎么过?兰州黄河岸边唱响“华夏文明丝路长歌”(组图) 端午怎么过?兰州黄河岸边唱响“华夏文明丝路长歌”(组图)
  • 图解:绝美古诗词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端午 图解:绝美古诗词带你走进不一样的端午
  • 商会进县区 共谋新发展 兰州市工商联组织150多名企业家考察红古 商会进县区 共谋新发展 兰州市工商联组织150多名企业家考察红古
  • 武威艺人完成手工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 武威艺人完成手工立体微雕《清明上河图》
  • 花海就在家门口 端午时节等你游 花海就在家门口 端午时节等你游
  • 为时代留影 为陇原造像——改革发展中的甘肃影视 为时代留影 为陇原造像——改革发展中的甘肃影视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
2   【百日会战】甘肃天水一银行不履行协助
3   图解:奔跑吧!“兰马”↓↓↓
4   林铎在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5   关爱眼睛健康 兰大一院举行“爱眼日”
6   受贿超2700万 甘肃省林业厅原厅长马光
7   林铎在甘肃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
8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南京至兰州至阿勒
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甘肃各地将
10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