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洮:“护花使者”催生花样扶贫经济
新华社兰州6月11日电题:甘肃临洮:“护花使者”催生花样扶贫经济
新华社记者 刘能静 张钦
进入六月,暑气渐浓,当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芍药已“红消香残”时,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的芍药花却正开得烂漫。时下,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各大花市销售的芍药,多来自临洮。
走入临洮县洮阳镇车刘家村的曹家坪社,随处可见兜售芍药花的村民。有些村民正忙着将剪下的芍药花骨朵捆成一束一束的。临洮县兴望牡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曹佰平介绍,芍药鲜切花是当地农户的主要产业之一,村里几乎有半数人力都在种牡丹和芍药,剩下的则发展起了“农家乐”等由赏花带动的“花样经济”。
曹佰平是曹家坪社的种花大户,目前他已经在村里种上了300多亩牡丹和芍药,在离曹家坪社30多公里的地方,又开出了100亩左右的花田。“那里海拔高、天气凉,花期也能推迟一些,这样就能再填补一段外地市场芍药‘花荒’了。”曹佰平说。
古时,人们就常将牡丹与芍药相提并论,元代诗人刘敏中有词云:“牡丹花落。梦里东风恶。见说君家红芍药。尽把春愁忘却。”曹佰平说,在广州等地的花市里,芍药就是牡丹的“替身”。“因为牡丹不能做鲜切花,剪下来当晚就败了。”
曹佰平做芍药鲜切花生意约有七、八年时间,但种花却是曹家的“祖传”爱好。曹佰平的爷爷曹希望被村里人称为“牡丹老人”。曹佰平记得,小时候自己家的院子里就载满了牡丹和芍药,就连地里都种着花。
今年83岁的曹希望从13岁就开始种牡丹。“我的父亲那时候就种了几棵野牡丹。”曹希望回忆,过去村子周围就是森林,林子里长着许多野生牡丹,粉的、紫的、白的,姹紫嫣红,煞是好看。但他也说不上为什么喜欢牡丹。后来渐渐长大,对牡丹和芍药便喜爱得无以复加。“牡丹是富贵花,我就觉得牡丹芍药最好。”
“那时候五藏沟牡丹很多,我就走路去挖。”曹希望说,为得到一棵牡丹,他甚至要走上十几里山路。“有时候看到别人家有好看的牡丹花,我就跟人家要。人家一看我这么小的娃娃这么爱牡丹,就给我了。”
曹希望在家中的院子里种满了牡丹,生活还比较困难的时候,别人家院子里都种着菜,但曹希望却还是舍不得拔掉这些牡丹。这些花就一直保留下来。“包产到户后,家里有地了,孩子们就让我把牡丹种到地里。”曹希望说。
起初是人养牡丹,但后来就成了牡丹养人。1982年,曹希望将种的30多株牡丹和十几株芍药卖给了兰州电力修造厂,赚了900多元。这让曹希望看到了牡丹和芍药的“钱景”。
现在,曹希望的“护花”接力棒已传到了孙子曹佰平手中,曹家的“花样事业”也越做越大,还带动了村里400多户人走上牡丹和芍药铺就的“致富路”。过去穷得无人问津的村子,现在却游人如织,村民靠着“花经济”脱贫奔小康。
“护花使者”曹希望已经种了70年牡丹和芍药,花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天清晨,曹希望就会到自家牡丹园里转一圈,“听人说园子里来了好品种,我去看看。”“巡园”归来的曹希望说。
相关新闻
- 2018-06-12甘肃临洮:“护花使者”催生花样扶贫经济
- 2018-06-04凝聚非公经济组织力量 助推贫困村户精准脱贫 ——定西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农村精准扶贫一线建功立业
- 2018-06-04强化党建引领 助推精准扶贫 ——定西漳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纪实
- 2018-05-29扶持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 1.28亿元将推动兰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