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兰州故事丨老期刊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甘肃发展的细节

17-10-23 08:3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老期刊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甘肃发展的细节

讲述人顾新辉(右)顾苗玉期刊收藏者

工人们在黄河中取岩芯

铁路大桥跨越黄河

李景兰

  时光虽已久远,但留在大地上的印痕不会消失。不久前,一批和甘肃有关的老期刊在兰州市场上悄然出现。这些期刊出版时间大约在1949年10月到1959年10月之间,保存了那个年代甘肃许多工程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细节。

  “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总面积共169平方公里,城区绕城一周9华里,曾经有这样的歌谣:兰州城,九里三,四大衙门修得宽。当时,兰州全市人口才19万,工业基础几乎没有,全市只有15个小工厂,每个工厂工人最多不超过200人。兰州的毛纺织机械还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然而,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兰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区面积扩大到了9688平方公里。新建成的兰州西固热电厂发电量相当于以前的120倍。仅仅是横跨黄河的大桥就修通了7座。这是我们从那些老期刊中看到的记载。

  上世纪50年代,人们是如何忘我劳作建设甘肃的?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老期刊上记载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十年兰州建成桥梁三十多座

  十几年前,我喜欢上收集老期刊后,就一发不可收了。这些年,我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收集到各种期刊,不仅丰富了生活,还让我了解到更多往事。为了收集老期刊,还动员我儿子将他的压岁钱拿出来,共同收集。我是在兰州长大的,在我收集的老期刊中,有很大一部分和甘肃、兰州有关。尤其是一些1959年以前的老期刊所记载的甘肃经济发展的细节,非常珍贵。有些老期刊刊载的甘肃信息,即便到大型图书馆也未必能查到。

  这个故事,我们就从兰州黄河铁桥说起。兰州黄河铁桥在新中国成立前是黄河上游唯一的桥梁。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仅仅过去了十年,兰州就建成了7座横跨黄河的大桥,它们各有特色,有的使用三个50多米长的拱连接起来,有的则是两孔钢筋混凝土悬臂式的桥梁。不仅在黄河上修建了桥梁,还在兰州境内河谷沟岔修建了25座水泥桥、木桥、石拱桥。可以说,短短十年,兰州修建各种桥梁32座,这个数据,不要说在当时,即便放在现在也是非常震撼的。

  当时,施工条件有限,修桥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工程。其中,难度最大的是横跨黄河的铁路桥。1952年,天兰铁路修通后,兰青、兰新铁路随即开始修建,在河口就遇到第一个挑战——黄河。那时,黄河上的水电站还没修建,无法调节水量,黄河水流湍急,深达10米。铁路要过黄河,必须架设桥梁,一本画册中记载了兰青铁路河口跨河大桥的修建过程。

  在河口黄河大桥的施工中,为了解决施工难题,工人师傅们群策群力,打破常规想出了水下封闭压浆防水法,有效地解决了沉箱渗水的问题。仅用一台小水泵,就能将渗漏进来的河水抽走。施工中的第一个难题算是解决了。汛期黄河水量特别大,工人师傅们就利用黄河的水文特点,巧妙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大雨天。同时,采用以老带新的办法,顺利解决了大桥施工队伍中技术人员不足的难题。修建这座大桥的时候,只有30名起重工,2名钢筋工,3名电焊工。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工作热情高涨,师傅们无私教授,学生们昼夜加班学习。有的学生6个月就学会了11种操作技术。一个电焊工,刚毕业就分配到工地上,等大桥建好后,已成为一个熟练的电焊工了。

  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鼓舞下,兰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初,七里河沿黄河一带还是遍地沙洲,经过十年建设,不仅有了50米宽的柏油马路,而且新建了体育场、电影院,沿着西津路呈现出一种林荫夹道、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情形。

  新中国成立前的西固城,只有三百多户农家,十年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工业区。西固的兰州热电厂一年的发电量就是建成前十年兰州发电量的总和。

  建设刘家峡水电站架钢缆钻取岩芯

  作为一个收藏者,不但要收藏,还要研究。在我的收藏中有一本《新中国成立9周年画册》非常有价值。这本画册中,保存了9幅甘肃、兰州建设成就的图片。

  我仔细统计过,这9幅图片有原兰州炼油厂、兰州肥料厂、兰州通用机器厂、宝兰铁路、兰新铁路这些国家重点工程,还有兰州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黄河牌三轮运货汽车、兰州汽车修理厂制成的拖拉机图片等。

  兰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能制造汽车!虽然是三轮货运汽车,但我和朋友看到照片后依旧感到非常震撼。那可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真不简单。

  我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对此倍感亲切。

  在我收藏的老期刊中,不仅有画册,还有一些先进人物的报道。比如,现在已经渐渐被人们所忘记的李景兰老师。李景兰是兰州市职工子弟学校的教师,非常热爱孩子们,她讲课生动,关爱学生,一下课,就和同学们在一起玩,冬天孩子们的手容易冻伤,在她的照顾下,她们班的孩子,一个冻伤都没有。新中国成立前,李景兰在师范学校读了二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1951年,她才到兰州职工子弟学校教书。

  1953年下半年,她还参加了教育参观团,到上海、北京、东北等地参观。这次参观,让她大开眼界,尤其是外地的工业建设、飞速发展的经济,不仅激励了她,而且也促使她教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可以说,也正是那个生机勃勃的年代,昂扬向上的气氛感染了她。最终,她成了一名全国闻名的模范教师。

  我收集的老期刊,是那个年代社会生活细节最为真实的记录。

  一组勘测新建刘家峡水电站的图片,也非常有价值。这组图片,生动地记录了我国第一个大型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从最初勘察、到施工建设的多个细节。我们知道修建大型工程,必须掌握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刘家峡水电站这样的大型工程更不例外。可是,黄河水流湍急,两岸陡峭,人们如何才能取到黄河中心的岩芯呢?

  这可是难题!不过难不倒工人师傅们,他们在黄河两岸之间架起了钢缆,然后在钢缆上架设了钻井平台,这样就解决了如何提取岩芯的问题。

  那些老期刊,印证着时代的特色;承载着奋斗者的足迹。我们的昨天如此精彩,更要懂得珍惜今天,为明天的辉煌而努力。

  文/图 首席记者 王文元

  (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精彩推荐

  • 陇拍客|想知道兰州绿化史?你要来这里看一看(组图) 陇拍客|想知道兰州绿化史?你要来这里看一看(组图)
  • “聚焦甘肃”为十九大献礼大型图片展在兰州开展(组图) “聚焦甘肃”为十九大献礼大型图片展在兰州开展(组图)
  • 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今日开班(组图) 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今日开班(组图)
  • 陇南市举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图) 陇南市举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图)
  • 中国西部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在陇南市举行(图) 中国西部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在陇南市举行(图)
  • 【十九大时光】“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信心更足了 ——十九大报告在甘肃省各地农村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十九大时光】“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信心更足了 ——十九大报告在甘肃省各地农村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 图解:聚焦习近平的甘肃足迹 看这些年来的新变化 图解:聚焦习近平的甘肃足迹 看这些年来的新变化
  • 图解:习近平提出两个“奋斗十五年”  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是这个样子! 图解:习近平提出两个“奋斗十五年” 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是这个样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委第一至第四巡视组集中进驻 对
2   砥砺品格 奋发有为 建功立业——《习近
3   【陇原视觉】和平使命 维和勇士再出
4   砥砺奋进的五年,给你的家乡投一篇
5   秦直道中国(庆阳·合水)乡村马拉松赛
6   甘肃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
7   甘肃金昌迎来“赏菊季” 近百种菊花戈
8   甘肃省委巡视组第一批集中进驻4家单位
9   绿色开发 深度转化 延伸增值 循环利用
10   图解:喜迎十九大| 这90个新名词必须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