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塬上播种丰收的希望——甘肃全省旱作农业发展综述
原标题:旱塬上播种丰收的希望——全省旱作农业发展综述
近日,定西市采用马铃薯“草膜三覆盖”技术种植的早熟马铃薯陆续上市。今年,定西市示范推广“草膜三覆盖”种植马铃薯5000亩,经实地测产,亩产量在2640-3650公斤之间,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通讯员 陈永刚
记者 孙海峰
我省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水资源最为贫乏和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省份。据统计,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00毫米左右,人均水资源1100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甘肃70%耕地为山旱地,70%的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70%多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干旱多灾是甘肃的基本省情,水资源短缺是发展农业的最大瓶颈。
这种特殊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趋利避害,科学应对。为此,我省始终把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突出位置来抓,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经过多年艰辛探索,总结形成了以“修梯田、铺地膜、打水窖、调结构”为特点的旱作农业“甘肃模式”。从而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实现了粮食从调入到产销平衡,再到调出的历史性转变。
保障粮食产量连上台阶的“利器”
从八连丰、九连丰直到十三连丰,我省粮食生产自2004年起连续13年获得了丰收,连续6年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跨越了900万吨、1000万吨、1100万吨三个大的台阶。甘肃以人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50%的水资源,生产了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90%的粮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旱作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我省人均耕地面积有3亩多,在全国来看,这个水平并不算低。但全省耕地多属于山旱地、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就有618.34万亩。土地坡度大,不下雨寸草难生,一下雨山洪肆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产出越来越低。故农谚有云:“种了一坡,收了一车。”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产环境,我省在大规模开展梯田建设、兴修农田水利、开展小流域治理的同时,成功研发了集“覆盖抑蒸、地膜集雨、垄沟种植、增温保墒”为一体,具有明显抗旱增产双重功效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一大批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使广种薄收在甘肃成为了历史。
作为我省旱作农业的标志性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迅速得到了推广。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侧)播技术面积达到6742.3万亩,累计生产粮食3837万吨;“十二五”末年均推广全膜双垄沟(侧)播技术面积达到1500万亩以上,年均生产粮食在800万吨以上,覆盖了我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的10个市(州)、52个县(区)、814个乡镇、9165个行政村、49833个自然村,受益农户达172.77万户。
在不断扩大推广面积的同时,我省还在旱作农业区域布局与技术创新方面下足了工夫,推动了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全面提升,成为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生产跨越的关键。
“我们首先是依据海拔、积温等因素优化了不同作物区域布局,确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黑色地膜全膜侧播马铃薯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优势区域;根据各地降水实际,科学确定了不同覆膜方式,比如,降雨量为250-450毫米的区域以秋覆膜为主;降雨量大于450毫米的区域以顶凌覆膜为主;由于因地制宜,布局得到了优化,效益也更显著,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省农牧厅农技推广总站站长赵贵斌说。
“在技术指导方面与技术创新结合方面,我们主要在面上围绕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点开展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宽幅精播和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覆盖垄作侧播等技术指导;片上依托粮油豆杂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组装配套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深松耕等综合技术;点上依托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着力开展以农机农艺为重点的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强化旱作农业新品种、新材料的引进和筛选,不断突破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赵贵斌补充道。
正是由于扩大推广面积与加强技术攻关相结合,旱作农业成为我省粮食十三连丰的关键,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1140.6万吨中,仅旱作农业一项就贡献了704.7万吨。
促进脱贫攻坚的推动力
自古以来,干旱与贫穷就互为因果。由于干旱,农业发展慢、效益差,导致贫穷不断加剧。在我省,贫穷人口就大量集中在干旱山区或半山区。作为全国典型的贫困省份,采取有效方式突破资源瓶颈制约,是确保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此时,以抗旱增产为核心特征的旱作农业就成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主动力。
“我种了20亩玉米,这些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秸秆还田、关键期补灌这些先进技术我都用上了,现在玉米亩产达到了900公斤,一公斤玉米收购价有一块多钱。”会宁县中川乡农民梁世明说。
“一般情况下,1毫米降水最多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而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最高可达到2.2公斤。覆膜种植比露地种植,小麦每亩可增产100公斤,玉米每亩可增产250公斤,马铃薯每亩可增产500公斤。”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说。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省旱作区粮食亩收入从原来的不到200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元。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省旱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中,有60%来源于旱作农业效益增加。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已成为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每年农民通过种植全膜玉米增加收益30多亿元。
此外,我省还采取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每亩给农民补助地膜3公斤,群众自筹3公斤,财政补助占地膜总投入的50%,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采取全额补贴的方式,使他们都有能力使用旱作农业技术摆脱困境。据统计,2007-2016年,国家和省级财政累计补贴资金26.2亿元,累计采购下发地膜19.7万吨。除地膜补贴外,每年还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机采购配发,目前已累计采购发放各类起垄覆膜机具9.5万台(件)。2016年,机械化起垄覆膜面积达到930.7万亩,机械化起垄覆膜率达到61%。
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旱作农业不仅在确保粮食安全、推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潜力还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循环农业等方面不断延伸,已成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顺应天时,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了作物需水高峰期与降水供应期相吻合,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拓展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适种范围,玉米种植海拔高度从1800米增加到2300米。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820万亩扩大到2016年的1525.67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由840万亩扩大到1042万亩,夏秋作物比例由46∶54调整为31∶69。”杨祁峰说,“同时,由于种植区域改变,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由川区向山区转移,为蔬菜、苹果等经济作物提供了发展空间。蔬菜、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到3100万亩,比去年净增了178万亩,粮经比例调整为55∶45,旱作农业区的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省还坚持将旱作农业推进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机结合,扩大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推广面积,提高了旱作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目前,全省涉及旱作农业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累计达到3783个,面积达到65.8万亩,占全省旱作农业总面积的4.3%;组建农机服务队2902支,作业面积达到283.7万亩。
旱作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此,我省旱作农业区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为切入点,加快马铃薯、草食畜、苹果、中药材、优质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逐步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加快了旱作农业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真正使旱作农业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同时,我省着力构建种植全膜玉米—秸秆转化养畜—发展农村沼气—增施有机肥的良性循环模式,走种养结合、以牧促农、农牧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路子,促进了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充分利用玉米秸秆发展草食畜牧业,提高了农民收入;牲畜粪便和秸秆还田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牲畜粪便和秸秆发展沼气,进行沼渣沼液还田,实现循环发展,‘种玉米—养牛羊—建沼气—渣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已在旱作农业示范区稳步发展。”省农牧厅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李成德说。
据统计,2016年,我省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4%,新建规模养殖场708个,创建省部级标准化示范场94个,扶持建设屠宰加工企业23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1%,全年畜牧业增加值达到201.1亿元,增长8.2%,草食畜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实现了旱作农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良性互动。
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同时,我省还加强地膜回收,治理农业白色污染,实现持续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在全国率先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农用地膜,并颁布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强制性地方标准。同时,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已基本建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机制已初步形成。据统计,2016年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已达到78%。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