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小陇|探访宝鸡窑洞工厂 小陇带你看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缩影(组图)

17-07-24 08:2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小陇有话说【专题】

  窑洞工厂内寻访团成员和当地纺织工人合影

  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抗战往事,虽然没有前线的战火烽烟,却依然不减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普通中国人又有哪些不屈的民族品格?今日,小陇给广大网友讲述的一段抗日故事,要从陕西宝鸡的24口窑洞说起。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面对日本军机的狂轰乱炸,中国民族工业遭受巨大重创和打击,大批难民流离失所。面对严峻抗战形势,保存民族工业实力,支持大后方成了当务之急。

窑洞工厂内景

  “中日淞沪会战,上海1279家工厂,只抢迁出146家西迁武汉,另有2000名技工随迁到达。到武汉后只有60家工厂为军需生产临时复工,其余工厂停留在武汉进退不得,中日武汉会战中,上海西迁厂和250家武汉工商企业必须搬迁撤退。这些工人和技术人员是中国长期坚持抗战的重要资源,再容不得半点损失。”谈到当年的抗战形势,艾黎研究中心研究员冯驱如是说,可见在当时,搬迁已成为民族工业保存火种的必由之路。

  在西迁大军中,武汉申新就是其中一家。据冯驱介绍,当年艾黎按照共产党人的要求,成功谋划武汉64家企业内迁,其中21家迁入陕西省,这便包括落户陕西省宝鸡市的申新厂。迁入的申新带来两万多纱锭,400台织布机、漂染等纺织设备。

窑洞工厂有通道相连

  但是想对中国民族工业斩尽杀绝的日本侵略者,又怎能甘心中国工业在抗战大后方扎根,于是出动军机狂轰乱炸,要将中国民族工业的火种扼杀在摇篮。

  1939年,为了抵御日军空袭,申新纱厂准备在宝鸡斗鸡台的陈仓峪下(现名:长乐塬)开挖窑洞当地下车间使用。路易·艾黎认为开挖地下车间是避免日军空袭减少损失的可靠措施。1940年1月,申新窑洞工厂开始施工,到1941年2月28日竣工投产。

  冯驱说,当时,开挖窑洞的人员大多是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开挖窑洞获取报酬成为稳定的生活来源,这也是路易·艾黎发起的“工合”运动一直倡导的理念。

窑洞工厂外景

  70多年过去了,由兰州城市学院、中国甘肃网承办的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活动寻访团来到这里。战争硝烟早已远去,但是工厂留下的抗战精神依然在一代代传承。

  小陇看到长乐塬的地势如一个山包,窑洞工厂就开凿在山脚。有利地形为工厂覆盖了一层保护外衣。窑洞工厂内部是个四通八达的网格空间,每孔窑洞之间都有过道相连,纵横贯通之中让所有窑洞连为一体。

窑洞工厂的出口

  71岁的张乐荪老人是申新第一代子女,他的父母随西迁队伍扎根窑洞工厂。张乐荪出生那年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他回忆说,小时候他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在厂区发现过日军密集轰炸所留下的巨大弹坑。

窑洞工厂旁的老厂区充满年代感

  张乐荪说,等他懂事后,父母一次次给他讲述当年炮火连天的情景。虽然窑洞工厂外是日军轰炸下的炮火轰鸣,窑洞工厂内却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都拼命干活,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工,大家都想着多生产,就能为前线出一把力。

  无论日本军如何丧心病狂轰炸,窑洞工厂依然照旧生产,创造了没有一个工人伤亡的抗战奇迹。这些生产的物资被源源不断送往前线,支持了中国抗日战争。用普通中国人的凝聚之力,挺起民族抗战的不屈意志。

厂房里用于防空的高射炮

  本期小陇:本网记者 宋芳科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