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酒泉市瓜州县广至乡的变迁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喜看基层新变化】广至乡的变迁
记者 张革文
盛夏时节,走进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一条条水泥路宽阔笔直,一行行防风林带郁郁葱葱。田野上,一座座高标准日光温室整齐有序;村庄内,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
在新堡村农户唐发义的日光温室里,拳头大小的西红柿缀满了枝头,唐发义和家人正在采摘西红柿。“尝一尝,瓤沙味甜,真正的绿色产品。去年还卖到了俄罗斯呢。”一脸笑容的唐发义递过一个又红又大的西红柿说,“靠种植日光温室,不但脱了贫,还过上了好日子。去年,仅温室的收入就有五六万元。”
广至乡党委书记鲁辉介绍,目前,全乡日光温室已发展到630多座,三分之一的农户实现了户均一座棚的目标。2016年,广至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比建乡之初的2008年增加了7200多元。
广至藏族乡是为集中安置引洮工程九甸峡库区外迁移民而新建的乡。2008年,移民刚迁来时,由于土地盐碱大,板结不渗水,种上的庄稼要么不出苗,要么零零星星出了苗的一浇水也被泡死了。群众年收入只有四五百元,全部在贫困线以下,全乡贫困发生率在95%以上。看到发展生产一时无望,群众人心不稳,越级群访事件时有发生。
改变始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在省市县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酒泉市和瓜州县的28个帮扶单位、739名帮扶干部深入6个行政村、1936户农户家中,和群众商议脱贫的路径,探讨致富的产业,打响了广至乡群众脱贫的攻坚战。
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针对全乡土地贫瘠的状况,帮扶单位和干部们引导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劳务经济四大产业。截至去年,全乡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30多座;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占到全乡耕地面积的61%;牛羊饲养量达到7.8万头(只);年实现劳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
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怎么办?瓜州县实施了光伏扶贫工程,让阳光照亮了他们的脱贫路。2015年,瓜州县在广至乡建成全省首个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通过发电收益分红,每年为164户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带来3000元收入。2016年又为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安装了3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农户一年就能增收3230元,惠及了全乡所有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
有了产业支撑,稳定增收的渠道通了,群众的心也安了下来。洮砚村村主任杜虎平说,去年,村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家新建了房屋。今年,结合村环境卫生整治,户户又把自家的门楼进行了美化。记者来到一组村民张芳新家中,装修一新的房屋窗明几净,居室内家具、沙发高档豪华,比城里人家还要气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乡干部李吉文介绍,三年前,张芳新一家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靠发展日光温室和种植枸杞,张芳新家的收入连年翻番,去年的收入达到6万元。说起装修房屋的初衷,张芳新乐呵呵地说道:“以前是一门心思往外走,家就像个旅店,过年时,才来住几天,也没心思收拾。现在,产业发展了,日子有奔头了,要扎下根来过日子,这里就是我永远的家。”
变化的不仅是产业支撑带来的收入。鲁辉说,近年来,省市县政府累计投入广至乡的帮扶资金达到了2.8亿元以上,有力助推了全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的改善。到去年底,全乡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渠系配套率、道路畅通率均达到了100%,土地改良率达到80%。建成的47公里绿色通道,971亩农田防护林,村组道路和庄前屋后栽植的16万株树木,让昔日白色戈壁变成绿色海洋。如今,广至乡村村有文化活动广场,组组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救助服务机构等实现了全覆盖。2016年,全乡最后一批798户3575名贫困人口顺利通过了市县验收,贫困发生率降至0.58%。
日子好了,广至乡的群众笑了。鲁辉说,安心生产、热爱广至、创业致富已成为今天广至乡群众的共识。
相关新闻
- 2017-05-25平凉泾川县:杨吕村里话“变迁”
- 2017-05-09迁移高压变电箱改进交通信号灯 兰州市培黎广场路段行车更畅通
- 2017-03-15武威天祝“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工程系列报道之三:石塘村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