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槽头显身手——记张掖高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周国乔
作者:周淑云
2009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2012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全省畜牧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被确定为高台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5年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2013-2014全省畜牧科技推广先进个人”......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真实的记录了一个最基层的畜牧科技工作者带动群众通过科学养殖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历程。他就是现任高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的周国乔。
周国乔出身于1972年,1992年从甘肃省畜牧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一名普通技术员。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畜牧技术员,但他却有着执着的人生追求:让科学养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从小出身在农村的周国乔深知,要想让农户接受科学养殖,必须要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为此,他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对有养殖意愿而且带动力强的村民作为重点指导和帮助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扶持起了一批生动的养殖致富典型。巷道镇西八里村的李占伟,当年建成牛舍10间,在自繁自养的同时,购进20多头肉牛进行育肥,仅养牛一项年均纯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养羊大户殷廷军,推广应用良种、良料、良舍、良医、良法“五良”配套技术,并组建了自己的养羊专业合作社,当年盈利20万元;骆驼城镇骆驼城村周军仁,将饲养的生猪由100头发展到1000头,并搞起了生猪贩销,两年贩销生猪近千头,养猪纯收入15万元以上......看着身边通过科学养殖的人个个都发了财,周边的群众养殖积极性猛增,纷纷搞起了小规模养殖。
为带动群众提升养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周国乔主动要求入驻八一村领办养殖小区,建成高标准肉羊养殖小区1个,发动10户养殖户入驻,当年饲养肉羊2万多只,取得了可观的收益。随后,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目前,仅巷道镇就建成养殖小区17个,全镇牲畜饲养量达19.3万(头、匹),养殖大户达1600户,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格局,畜牧业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养殖人均纯收入占到了全镇人均纯收入的36%。
为持续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科技含量,2011年,他又主动要求到条件十分艰苦的黑泉乡胭脂堡滩,进行修建敞开式圈舍冬季饲养牛羊越冬、玉米秸秆地面堆贮、肉牛肉羊育肥等试验。通过试验,成功降低了修建圈舍费用和饲养人员劳动强度,取得了每吨青贮饲料节省成本费用15-20元,育肥期缩短15天的显著成果,有力提升了养殖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全县奶牛胚胎移植试验示范工作,熟练掌握了胚胎移植的高新技术,利用畜牧站防疫员的身份,先后在巷道镇设冻配点4个,组织全镇奶、肉牛冻配改良。记得当年,为开展第一例奶牛胚胎移植,周国乔已记不清多少次上门给巷道镇正远村饲养户王天福讲解技术。磨破了嘴皮,王天福也只是半信半疑地同意了移植手术。当看到膘肥体壮的小牛顺利生产,王天福第一个向他报喜、致谢,而且还成了村里胚胎移植的技术能手。目前,巷道镇每年授配的奶牛都在500头以上,肉牛在2000头以上,仅此一项就实现了畜牧业产值400万元。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为此,他结合生产实际编写了一本简单实用,让农民听得懂、学得深、记得牢的《农村养殖实用技术一本通》,作为普及性读物发给农户。并通举办养殖培训班、技术讲座,组织观摩学习等措施为养殖户传授新品种引入、畜种改良、特色养殖等知识,使养殖户掌握了科学养殖常识。仅在巷道镇就培养出了26名乡土科技人才,实现了1名乡土科技人才帮扶2名养殖户的格局。同时,为激励基层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服务水平,他率先提出有偿服务,与玉新养牛场等6个养殖场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并推行技术入股、自行投资、与他人合作等方式,在增加技术人员收入的同时,达到了为规模养殖户提供优质长期服务的目的。
荣誉就是动力,虽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周国乔从来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不仅取得了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历,而且还撰写了《高台县肉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高台县牛羊双列式标准化圈舍建造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研究》《合理建设青贮窖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推广》等,让高台的先进经验惠及到了更多的群众。
相关新闻
- 2017-05-18甘肃省教育厅出台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 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提高教师待遇水平
- 2017-05-19张掖高台加强农村危房改造 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 2017-05-19张掖高台鼓励扶持创新创业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 2017-05-19张掖高台县骆驼城镇植保无人机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