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学的“一带一路”》中、英、俄、阿四种语言出版,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这一“牵总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更需要智慧对接。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赵磊教授长期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推出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文化经济学的“一带一路”》(B&R:Charming Cultural Economy)(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是赵磊教授第二本有关“一带一路”的专著,此书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本书亮点:
赵磊教授从2013年就开始主持、研究“一带一路”的课题,在国内先后到20多个省区进行调研,与此同时他还到亚、欧、美、澳的10多个国家进行课题考察。本书是在充分了解国内、国际“一带一路”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写就的,观点新颖,论据充分,内容深刻,是一部水准很高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权威之作。本书延续了赵磊教授上一本著作《“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风格,从文化的视角切入,分18项专题,从“一带一路”内涵实质的阐述、“痛点”的提炼,到文化格局的综述,再到实际案例的剖析,最后到提出具体的建议,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为读者全面展示了他在“一带一路”研究和调研中的认识、感想、思考和总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制定、理论研究、舆论宣传和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全书视野高远、视角独特、分析深入、说理透彻,相信一定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打开思路、开辟蹊径,促进展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好愿景。
重磅推荐: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本书的推荐语是:赵磊教授从文化经济学视角研究“一带一路”有新意,而且抓住了“一带一路”的本质内涵,即要通过文化、教育、科技等要素实现“一带一路”的软联通。的确,“一带一路”是通心工程,中华民族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持续创新真正把人才要素激活,不仅要提供物质性公共产品,也要提供理念性与制度性公共产品,构建真正有利于中国与国际社会良性互动的软实力平台。
原教育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对本书的推荐语是:赵磊教授在中央党校讲授文化软实力课程,能够将人文交流与文化软实力作为研究“一带一路”的重要切入点,符合这一倡议的发展要求。文化经济学是本书的亮点,只有不断打造中国文化、教育、经济精品,才能真正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对本书的推荐语是:赵磊教授是位勤奋的学者,这两年从众多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研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观点,对“一带一路”的务实推进具有启迪作用。推荐大家关注此书,关注赵磊教授的研究成果。
社会反响:
本书自出版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读者反馈说:“这部著作对我国企业在国外生产的实际、对策、出路调查得尤为翔实、实用,非常值得国内某些企业的领导者深省和反思。”
还有读者说:“书内对我国‘一带一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剖析,写得非常符合实际,对我国今后在这方面工作的继续开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多语种出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应习近平主席邀请,目前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论坛。这次论坛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为了配合此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化经济学的“一带一路”》已翻译成英语、俄语、阿拉伯语三种语言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实现用国际语言精准传播“一带一路”的内涵实质,将“一带一路”的权威知识在国际进行有效传播,为中国的对外宣传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新闻
- 2017-05-12刘晓云:弘扬艾黎精神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2017-05-11一带一路论坛: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成就
- 2017-05-11“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将有哪些热点
- 2017-05-11沈骑:语言能力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