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农”成“金”——白银平川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纪实
原标题:点“农”成“金”——平川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纪实
平川区坚持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主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科技兴农步伐,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2016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46元,增长14%以上,谱写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结构优化展现新姿态
平川区始终坚持把优化农业结构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快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培育制种、番茄、大枣、瓜菜、菊苣(芋)、马铃薯、生猪、蛋鸡、草畜和饲料十大特色产品。2016年,全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6.1万亩,粮食产量3.62万吨。其中玉米、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13.58万亩,发展小杂粮、果蔬、草畜、玉米、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种植面积达11.65万亩,完成旱作农业覆膜面积10.1万亩,节水灌溉1.1万亩。积极扶持畜牧业发展,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27个,发展到137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81户,发展到2789户;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800头、20.5万只、16.8万头、70.05万羽,规模养殖在养殖总量中的占比在49%以上;完成黄牛冻配改良5000头、绵羊杂交改良5万只,畜禽良种普及率在90%以上;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66%、加工转化率达48%;人工种草面积7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达41%。
科技驱动迈出新步伐
加快农技推广步伐,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积极实验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和新材料,引进示范推广瓜菜、粮食作物新品种51个,推广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新技术10项,新材料应用及推广4项,示范面积近800亩,推广面积超20万亩。探索“农广校+企业(合作社)+农民”科技培训模式,2016年,全区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62场次,培训农民65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5万余份。借助“农技通”“农业信息网”等平台,大力宣传农业知识,解答农业技术方面的咨询1320余人次。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为842台(套)农机具发放补贴资金175万元,引导农民投入8007万元,受益农户567户。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放农膜314.5吨,完成覆膜任务10.111万亩。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科技示范、技术创新方面的带动作用,向全区61个行政村派驻科技特派员,对农户、企业及合作社进行种殖、养殖技术服务指导。
新型业态开辟新途径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加工、规模养殖和合作组织,完成订单种植2.76万亩,全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2%;全区规模养殖户、养殖企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分别为2658户、110个和315个;新增龙头企业7家,累计达到124家;新增合作社45个,累计达到724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4万亩,累计达到7.9万亩。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利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资源,充分发挥月河、吊沟、大湾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引领作用。水泉镇中村被省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新发展“农家乐”23户,同比增长9.4%,带动就业1400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农村经济新动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成功入驻,成立电商扶贫互助组9个,7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全覆盖,新增网店92家,网络交易额达3600万元。其中农村电商交易额656万元,增长51%。
相关新闻
- 2017-02-14脱贫路上巾帼在行动 白银平川区“巾帼六大脱贫行动”助力贫困妇女脱贫
- 2017-02-22白银平川区完成市列重点项目投资8.9亿元
- 2017-02-21白银平川区培训“陇原巧手”577
- 2017-02-20白银平川区加快整区脱贫步伐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