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蓝天救援队】定西岷县90后小伙的公益救援路(图)
原标题:90后小伙的公益救援路
他每年花10万元在他毫无回报的“爱好”上,4年就砸进去40多万元。在4年时间内,挽救了7条生命,救治了400多人,让200多名遇难者得到安息,这个小伙子叫於若飞,是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
结缘公益志愿付出
自2008年上高中起,於若飞就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为家乡岷县几所小学的700余名小学生捐书捐物。2012年5月,岷县发生泥石流,於若飞向学校请假回家做志愿者,参与两天的物资发放后,作为向导带领当时在现场救援的蓝天救援队赴灾区深处进行灾情调查和水上打捞泥石流遇难者遗体。救援结束后回到学校,於若飞加入了当地的蓝天救援队,开始了他公益救援生涯。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於若飞随队友赶赴雅安市芦山县开展救援工作。第一天接到命令前往城关镇1号附近的小学参与救援,行至一处狭窄路段,突然遇险,他下意识一脚油门,紧接着高约四五层楼的房屋有一半儿塌了下来,真是幸运!
还有一次,前方队友前往指挥部求助,称无人机落在一处峭壁上无法取下,当时正在指挥部整理文件的於若飞受指派协助去取。到达现场后於若飞发现,无人机卡落在距离地面约45米高的一处悬崖上。山岩上灌木丛生,整体为鹰嘴崖。下面是深河,要想取到无人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手边的装备只有绳子。怎么办?再难也要上,因为无人机里的资料十分珍贵,是对灾区相关情况的数据采集。队友将绳子的一端在高处固定,於若飞把绳子往身上绑好后,开始艰难的往上爬。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余震困扰,於若飞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成功地将重达20多斤且绑有单反相机的无人机取回。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加上身体疲累,刚上车没几分钟他就睡着了。
2013年5月从雅安回来后他回到了上高中时的兰州,发起建立了全国第一支以“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为工作目标、以大学生为基础的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为兰州市的大学开始做防灾知识培训近百场,让2万多名学生学会了自救知识。
坚韧不拔勇于承担
3年来,甘肃蓝天救援队在於若飞的带领下参与了兰州国际马拉松现场安全保障、23届百花电影节志愿者培训、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保障、丝绸之路(敦煌)文博会志愿者培训等众多我省大型活动、赛事。
与此同时,於若飞不忘队伍建立初衷,积极参与了2013年7月28日的天水水灾、2014年7月16日甘肃甘南火灾、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2015年4月甘肃临洮地震等救援。仅2016年,他所在的甘肃蓝天救援队就参与我省小型生命救援9次,搜寻营救五泉山失踪骨折老人,打捞转运处置遇难者10人。
2015年4月25日,我国近邻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於若飞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奔赴尼泊尔参与国际救援。在尼泊尔除了参与挖掘救援工作外,还负责和联合国OSOCC(现场行动协调中心)交流,学习并积累了很多救援及队伍建设的经验。8月份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筹集64箱应急药品赶赴缅甸参与水灾国际救援。
心中有爱,方行更远。他一直坚信,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挽救生命更有价值。为了实现生命价值,他一直行进在公益路上,没有停歇。
在参与的众多救援行动中,於若飞一心将挽救生命作为己任,共计营救幸存者7人、挖掘打捞处理遇难者200余人、医疗救治4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长达6000多小时。
他粗略算了一笔账,累计4年的时间里,投入在甘肃蓝天救援队购置救援设备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费用就达40万元之多。对于所做的这些,他很少提起。因为在公益的路上,他从不放弃。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这不仅是蓝天救援队的队训,更是於若飞要求自我的标杆。他始终牢记着蓝天救援入队誓词:“我志愿加入蓝天救援队,遵循人道、志愿、奉献的志愿精神,勤奋刻苦、努力训练、团结友爱、自助助人,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地挽救生命!”兰州晚报记者刘怡麟文/图
-人物
於若飞,26岁,甘肃岷县人,现任蓝天救援队甘肃省队伍建设联络官、甘肃蓝天救援队理事长、队长。
-事件
自2008年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帮助贫困地区小学生700余名;参与生命救援30余次,营救幸存者7人、挖掘处理遇难者200余人、医疗救治400余人。为47所大学、5所中学、6所小学、4所幼儿园、22家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防灾自救技能普及、演练170余场,累计受益人数达37000人次以上。
相关新闻
- 2016-12-09兰州市民反映:定西南路丁字路口人行信号灯不亮
- 2016-12-09兰州七里河区光华街人行道刚翻新 竟被乱停车辆霸占
- 2016-12-09兰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五次会议 决定有关人事任免
- 2016-12-09兰州武威南路桥面铺钢板 车辆碾轧噪音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