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甘南

甘南州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

16-12-05 12:20 来源:中国甘南网 作者: 编辑:狄东阳

环保督察进行时-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甘肃

  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

  甘南州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

  坐落在甘青川三省结合部的神奇甘南,是长江与黄河在跌宕起伏中勾勒的一幅水墨长卷,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在交汇变迁中挺起的一座生态脊梁,是丝绸之路文明与唐蕃古道文化在纵横辐射中留下的一笔人文宝藏,更是勤劳善良的各族儿女与自然天成的青山绿水在相濡以沫中涵养的一方神奇沃土。然而,回首以前的甘南,虽然顶着“九色香巴拉”的光环,但“只顾温饱、不顾面貌”的传统陋习,一度使这片大自然恩赐的美丽山水黯然失色,草原上、道路旁、河道中、水沟里的垃圾仰天陈列,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村里村外、景区景点的污垢日积月累,乱倒乱扔、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采乱挖、乱砍乱伐、乱焚乱烧的现象屡禁不止,广大农牧村“人畜混居”的积习根深蒂固,城乡结合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问题久拖不决,“脏乱差”引发的“破窗效应”愈演愈烈。

  2015年以来,州委州政府痛下决心、果断出手,综合运用宣传、组织、统战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这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打破了过去“脏乱差”的桎梏,不仅在自加压力的情况下实现了“视线内见不到垃圾”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暴风骤雨治顽疾、春风化雨洗尘埃、和风细雨润心灵”的叠加放大效应;而且在锲而不舍的基础上造就了“甘南之外留得住声誉”的良好口碑,收获了“墙里开花、墙外芬芳”的特殊惊喜。可以说,近几年甘南能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出现游人如织、好评如潮的空前效果,一方面得益于自然景观的完美展现和人文底蕴的深厚涵养,另一方面就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带给游客眼前一亮的震撼,更是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成功创举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惊艳。正是这种震撼与青山绿水的交相映辉、惊艳与蓝天白云的浑然天成,甘南的气质和特色才能游离于外部世界的喧嚣和浮躁,以别开生面的美丽姿颜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如今的甘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文明破窗而入,各方游客蜂拥而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得到了各族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为持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实现这场“环境革命”由时间上的量变向空间上的质变深化拓展、由阶段性裂变向常态化聚变深化拓展、由波浪式递进向螺旋式上升深化拓展、由人人上手抓整治向个个上心抓环境深化拓展、由描绘自然环境底色向彰显生态发展特色深化拓展,州委州政府在总结提炼过去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统筹考虑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内涵深、外延广、作用大,既是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根除传统积习陋习的“手术刀”,更是打开现代文明之门的“金钥匙”,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纲举目张效应、“落一子而全盘活”的连锁倍增效应、“用一力而全十功”的事半功倍效应。全州上下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把握这项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努力从更高层面、更大空间、更宽领域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推进。

  ——这是顺应国家战略导向,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突破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初衷是实现绿色崛起、灵魂是崇尚创新创造、核心是推动协调发展、关键是扩大开放开发、目的是促进共建共享,这与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一脉相承。长期以来,甘南之所以在日新月异和你追我赶的区域发展中举步维艰,之所以在逆水行舟和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中落后于人,之所以在转型升级和维护稳定的突出矛盾中纠结徘徊,关键就是听天由命的精神枷锁束缚了我们的创新发展思维、城乡不平衡的落后现状牵绊了我们的协调发展步伐、生态潜力释放缓慢的现实窘迫降低了我们的绿色发展层次、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限制了我们的开放发展空间、捉襟见肘的成果积累影响了我们的共享发展水平。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找到了理论大依据、从宏观形势背景中找到了发展大逻辑、从藏区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中找到了革故鼎新的发力点和创新创造的突破口,必将彻底打破安于现状、相信宿命的精神桎梏,全面开启追求进步、敢为人先的历史新纪元;其次,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必将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农牧同步、均衡发展的生动格局,从根本上改变甘南人的心理自卑和思想迷茫,使小康幸福感、发展获得感、家园归属感在每个人的心里充分涌流;再次,理顺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涵养了大自然恩赐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守住了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底,必将为甘南加快转型升级和后发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为实现绿色增长、绿色惠民、绿色富州注入强大活力;第四,营造了干净整洁的自然环境和诚信友善的发展环境,提振了精气神,树立了新形象,展示了新姿态,必将为更多新观念、新知识、新事物眷顾甘南创造良好条件,为更多新客商、好企业、大项目落户甘南奠定坚实基础;第五,普及了全社会讲卫生、讲文明、讲奉献的价值追求,形成了环境整治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必将为甘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增进生态福祉、持续扩大生态红利、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搭建强大平台。

  ——这是落实党的治藏方略,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切入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高度契合了党的治藏方略,科学摆布了治藏与稳藏、治藏与富藏、治藏与建藏、治藏与美藏、治藏与安藏“五大关系”,有效对接了“群众管理群众、僧人管理僧人”的基层维稳模式,成功实践了“维稳重在维心、维心重在维情”的准确判断,不仅实现了各族干部群众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心灵的大洗礼,激发了全社会追求进步、崇尚法治、向往文明的精神自觉和行动自觉;而且实现了广大僧俗群众素质的大提高、境界的大提升、精力的大转移,释放了各族各界守卫自然生态、建设美丽家园、维护和谐稳定的激情动力和朴素情怀。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纵深推进,特别是常态化治理格局的加快形成、全民化普识价值的落地生根、标准化制度规矩的有序运行,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核心价值观意识、团结生命线意识必将极大增强,“生态就是传家宝、环境就是聚宝盆、绿色就是生产力”的价值追求必将进一步深入人心,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环境基础、群众基础必将全面夯实,达赖集团借口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生态问题大做文章的阴谋伎俩必将失去市场和土壤,甘南一定能沐浴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阳光,成功迈进和谐繁荣、长治久安的春天。

  ——这是冲刺精准脱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直通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就难以建成一个令社会各界信服的小康社会,即使经济收入超过了贫困线,也不是全面小康。脱贫不脱贫,关键看环境。没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发展环境、城乡环境、家庭环境的全面改善和提升,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就是一句空话,甘南就会被小康社会拒之门外。长期以来,思想观念落后、社会发育滞后、经济发展靠后的现实矛盾以及相生相伴的“脏乱差”问题,严重制约着甘南转型升级的步伐、脱贫致富的节奏、全面小康的进程。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就是要继续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愚”的工作思路,做好“人”的文章,织好“情”的纽带,充分整合“双联”行动、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等优势资源,深度聚焦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持续改善城乡整体落后面貌、彻底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文明素养,进一步激发各族各界立志摆脱贫穷落后的信心、励志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恒心、矢志迈进小康社会的决心,全面汇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倾力实现富民兴州“小康梦”的磅礴力量,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这列“幸福直通车”能够把各族群众理直气壮地带进全面小康社会。

  ——这是解决藏区主要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向环境要生产力、向绿色要生产力、向生态要生产力,是甘南依托生态高地实现绿色崛起、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保障,是解决藏区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从发展前景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农牧业的蓬勃发展积蓄了元气、汇集了底气、凝聚了人气、释放了朝气,丰富了“两大首位产业”的人文生态内涵和绿色环保要素,提高了品牌影响力、特色吸引力、市场竞争力、聚合带动力,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的持续转变。从发展趋势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非公经济的异军突起营造了健康的发展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搭建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平台、法治保障平台、诚信合作平台,为鼓励引导非公企业向核心园区、向专业市场、向产业基地聚集畅通了渠道,更为加快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从甘南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发展潮流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兴起开拓了广阔空间、催生了动力活力、提供了要素支撑,实现了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向第三产业的汇聚吸附,为加快推动甘南步入大物流时代、大网络时代、大信息时代注入了强大动能。

  ——这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的“进行曲”。历史上甘南曾是唐蕃古道河南通道和四大茶马司之一,以茶易马、以马换茶的“茶马互市”,带动了内地与藏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藏区的繁荣发展。近代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等先天因素制约,甘南一直没有摘掉“封闭、落后、贫穷”的帽子,经济社会发展除了国家支持,基本依靠“体内循环”,藏汉交流著名商贸集散地和“茶马互市”的繁荣景象逐渐成为一种遥远的历史追忆。2013年以来,国家在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加快打造,甘南这条落寞已久的商旅通道必将抖落历史的尘埃,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面对这种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利于发挥甘南“坐中连三、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区位优势,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深化拓展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开发开放,使唐蕃古道和茶马互市的历史脉搏继续在甘南大地上起伏;有利于全面释放甘南厚积薄发的商贸积淀和人文涵养,进一步加强与“三省五州”交界地区的多边多方多元交流合作,使甘南真正成为促进藏汉经济文化交汇交融的核心区域和强大纽带;有利于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互通互联的市场平台,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激活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切实提高生态农牧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商业辐射力,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

  ——这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着力建设健康甘南的“先手棋”。如果说民心是最大的依靠,那么健康就是最美的福祉;如果说全面小康是最光荣的政治使命,那么全民健康就是最深情的幸福寄托。长期以来,恶劣的高原气候,简陋的医疗条件,贫乏的教育资源,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传统游牧、半游牧、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严重制约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拉大了甘南与先进地区的健康差距。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的生动实践;更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大力实施“健康甘南”战略的直观反映。这场前所未有的“环境革命”在彻底革除“脏乱差”问题的同时,必将有效治理影响健康的环境危害,极大提高城乡健康服务综合保障水平,加快解决“健康理念普及难、卫生习惯养成难、高原疾病预防难、传染疾病控制难、重大疾病治疗难”的突出问题,真正通过健康环境的培植和健康产业的培育,切实把广大农牧民从传统的生产状态、繁重的体力劳动、粗陋的生活习惯和“无病不预防、有病不重视、小病漫不经心、大病听天由命”的落后观念中解放出来,教育倡导各族干部群众过上绿色健康的幸福生活,奋力开创“人人拥有强健体魄、高尚人格、美丽心灵”和“个个书写健康人生、构建健康家园、成就健康甘南”的理想格局。

  ——这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主旋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文明的本色,是健康的底色,也是甘南的特色。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既是甘南各族儿女生生不息的“摇篮”,也是“生态敬畏感、绿色亲近感、自然存在感、心灵寄托感”在高原人灵魂深处的基因传承,更是我们打造生态高地、推动产业变革、实现绿色崛起、增进人民福祉的最大法宝。然而,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和粗放式发展留下的后遗症,我们的生态安全遭受到了空前威胁,环境破坏引发的生态危机已经毫不留情地落到了甘南草原这座生态脊梁上,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植被破坏、雪线上升、水位下降等环境问题,正在肆虐吞噬我们美丽的绿色家园,无情挑战着我们虔诚的生态信仰。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就是要进一步树立“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千好万好不如生态良好”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生态信仰不可亵渎、自然尊严不可冒犯”的深刻道理,准确把握“生态让生命更精彩、生态让生活更绚丽、生态让生产更兴旺”的科学规律,激活放大各族群众的“生态崇拜”和“生态自觉”,充分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全面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不断提升生态资源的厚重度和绿色植被的光泽度,强势推进“绿色长征”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步伐,加快培育绿色产业,全力发展生态经济,确保甘南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确保端在老百姓手里的“生态金饭碗”盛满绿色发展果实。

  ——这是激发全民自信自强,阔步迈入现代文明的“动力源”。由于贫穷和落后的羁绊,我州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除了在家门口有一点自信外,一旦离开甘南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感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外部世界的繁花似锦格格不入。这就是贫穷带给我们的自卑,也是落后带给我们的迷茫。特别是“眼界不宽、标准不高、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落后思想和“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坐井观天、墨守成规”的处世情结,导致“温水煮青蛙”现象愈演愈烈,严重束缚了思想、捆绑了手脚、阻碍了发展,成了甘南走向现代文明的最大“藩篱”。千年积习待革除,破旧立新正当时。通过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仅革新了甘南藏区的整体形象和气质内涵,解决了“脏乱差”问题,弘扬了“真善美”,实现了翻天覆地之变;而且革除了各级各界的思想诟病和心灵灰尘,改变了“慵懒散”现象,提振了“精气神”,取得了一举多得之效。从这个角度看,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触角的进一步延伸,阻碍我们走向现代文明的心理自卑、思想桎梏、行动壁垒势必被彻底打破,全社会自信自强的动力源泉势必被全面盘活,我们从雪域高原和青山绿水中汲取的尊严自信和生命厚度势必转化成甘南走出藏区、握手世界的强大力量支撑,坚韧不拔的甘南精神、永不褪色的甘南记忆、光辉灿烂的甘南故事必将在更高平台绽放耀眼光芒,雄奇秀丽的甘南景观、璀璨夺目的甘南形象、风华绝代的甘南气质必将在更广空间释放无穷魅力,勤劳勇敢的甘南儿女、顶天立地的甘南脊梁、虔诚温暖的甘南情怀必将在更大天地谱写精彩华章。

  ——这是夯实“两个共同”根基,支撑民族团结进步的“千斤顶”。自古以来,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世世代代在甘南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开拓进取,在雪域高原这座巍峨挺拔的生态山脉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携手书写了藏族与汉族、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篇章,倾心铸就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庄严诠释了“大是大非面前正义凛然、大灾大难面前并肩挺立”的兄弟深情。特别是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生动实践中,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的号召,努力以饱满向上的激情、积极主动的姿态、敢为人先的决心,手牵手美化城乡环境,肩并肩保护生态植被,心连心捍卫绿色屏障,再次用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巩固增强了“守望相助一家人、同舟共济一条心、团结奋进一股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践表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好比一座“强大磁场”和一面“精神旗帜”,不仅把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提高了爱护环境舍我其谁的“主人翁”和“排头兵”意识,发挥了保护生态非我莫属的“主力军”和“千斤顶”作用;而且全面激发了各族群众的团结荣誉感和价值认同感,推动形成了自觉践行“两个共同”主题、加快建设幸福和谐家园的强大合力,为各民族不断谱写团结进步新篇章、奋力实现绿色崛起大梦想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战略平台支撑。

  ——这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主阵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再延伸、“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再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再深化,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有力抓手、持续改进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考验着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检验着党员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廉洁政府和廉洁社会建设的行动自觉,考量着我们对发展使命的担当、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对各族人民的情感、对子孙福祉的牵系,任何思想上的迟钝、行动上的迟缓、工作上的迟滞都是政治不过关、作风不过硬、纪律不过严的具体表现。事实雄辩地证明,历经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锤炼和洗礼,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明显升华,党群信任和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密切,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推动形成了“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以心境优环境美意境”的生动局面,实现了党群之间的良性互动、双向受益、同频共振,做到了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相得益彰,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准确把握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

  根据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方位坐标、形势任务和现实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打造“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朝气蓬勃的经济生态、光辉灿烂的人文生态、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为主攻方向,以“实现绿色崛起、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文明和谐、圆梦全面小康”为核心引领,以“选择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培育健康甘南、构建廉洁社会”为主题主线,高倍聚焦“领先全省、示范藏区、享誉全国”的宏伟目标,全面开启“十大环境”建设征程,努力在摧枯拉朽中实现脱胎换骨、在锲而不舍中实现破茧成蝶、在久久为功中实现凤凰涅槃,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真正成为统揽全州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基础工程;成为厚植生态信仰、传承生态基因、筑牢生态屏障、共享生态红利的创新工程;成为创建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精品工程;成为升华为民情怀、增进人民福祉、密切党群信任、改善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特色工程;成为甘南摆脱落后命运、决胜区域竞争,实现弯道超车、接轨现代文明,释放蝴蝶效应、吸引世界目光的经典工程。

  具体工作中,全州上下要紧紧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努力在加快构建“十大环境”上聚焦发力。

  第一,加快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正确处理追求发展的过度需求与生态资源的有限供给这个突出矛盾,深刻把握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这个重大关系,在巩固深化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工作触角向生态恢复治理延伸,重点在加强中西部草甸生态修复纯牧业区、东南部江河水源涵养林牧业区、东北部水土保持农牧业区“三大生态空间”保护治理上下功夫,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湿地涵养、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草原沙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着力加大森林、草原、民宅防火力度,真正把甘南建设成国家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特区。启动实施甘南州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规划,建立生态保护基金,争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全面落实,扎实推动河流、湿地、森林、草场等生态资源向绿色资本聚集、向绿色产业聚合、向绿色生产力聚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大环境督察力度,严厉打击偷伐盗运、乱采滥挖、无证开采、猎捕国家保护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努力通过项目工程、生态移民、薪柴替代、集中供暖、天然气覆盖、监测管理等综合措施,持续加强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解决城市扬尘、焚烧垃圾、尾气排放、露天烧烤等问题,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规范餐饮油烟排放,取缔小燃煤锅炉,巩固“禁塑”成果,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深度融合,活化甘南生态元素,彰显甘南人文魅力,大力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文明小康村,切实推动城乡整体面貌由城市“盆景芬芳”向城乡“花开满园”转变,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粗放开发”向“靠山护山、靠水护水、集约利用”转变,推动景区景点布局由镶嵌式“珍珠玛瑙”向全域式“满天群星”转变。

  第二,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大力倡导节约、低碳、循环的绿色生活理念,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提高绿色消费意识,形成绿色消费方式。积极创建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弘扬绿色生态文化,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绿色发展软实力。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倡导绿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上的重大意义,坚决把身心从过去“以车代步”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带头选择绿色出行,带头杜绝公车私用,带头步行上班下班,带头按照规定标准出差下乡,真正把身影融进人民群众,把脚印留在城市乡间。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摆脱现代生活带来的惰性习惯,牢固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少开车、多走路,减排放、促节能。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大环保”理念,进一步深化拓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严格按照“城市乡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措施、量化标准、加大力度、纵深推进,真正把综合整治的效果细化到窗台、炕台、灶台、炉台和门庭、厕所、圈舍、柴房,确保现代文明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贪图享受、追求奢靡等不正之风,切实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手头上的浪费、脚步上的浪费、习惯上的浪费等不良现象,全面控制资源消耗,切实降低生活成本,真正把低碳环保意识植入每个人的心田。

  第三,加快构建幸福和谐的小康环境。离开经济发展的小康社会就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的小康社会就是“竭泽而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经济脱贫的目标,更要实现环境脱贫的目标,做到经济增量的“加法”与环境恶化的“减法”相得益彰。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品味有机衔接,加快城市交通、电力通讯、地下管网、绿化亮化、垃圾处理、集中供热、文化体育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智能化发育程度,精心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品质城市,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环保城市,自然吸收、自然渗透、自然存储、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智慧与情怀相互交融、古老与现代相互交汇、底蕴与活力相互交织的人文城市,真正让绿色魅力、生态气质、创新智慧、文化积淀成为引领新型城市发展的风向标。坚持把城乡结合部作为支撑中心城市和辐射带动农牧村发展的重点区域,发展城郊经济,做美城郊环境,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上补齐短板,在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治理创新上清除盲区,让“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要着力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牧村延伸拓展,注重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双联”行动、扶贫攻坚、文化旅游等重大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高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保护、基层组织、平安甘南、精神文明等建设项目,全力推动通村道路、饮水安全、信息网络、村容村貌、富民产业建设进程,切实加快人畜分离、柴房分离、家禽圈养、厕所改造步伐,努力把广大农牧村打造成“山清水秀环境美、丰衣足食生活美、纯朴善良心灵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幸福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保障。

  第四,加快构建活力迸发的改革环境。改革不是温室环境里的自我循环,而是现实条件下的创新实践。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正是基于对甘南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正确把握,从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为改革撑起了一个大空间、营造了一个大环境、指明了一个大方向。要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到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来,把各族各界的所思所盼所愿作为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问题导向、为民取向和破题指向,不遗余力地抓好抓实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保障等突出问题,强力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改革项目,确保各族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借助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机遇,努力把工作重心向改革深水区转移,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进行政审批、资源配置、财税金融、商事制度和人才制度改革,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有序流动。要坚持以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为前提,进一步稳定农牧村土地、草场承包关系,完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加强农牧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配套制度和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经营权有序流转、管理权合法运行,不断明晰占有、使用、受益、处分的权利泾渭,依法靠实经营主体和管理主体保护生态环境的刚性责任,真正实现“经营管理权利”与“生态保护义务”的有机统一。

  第五,加快构建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好比一棵“绿色梧桐”,只有做好“筑巢引凤”这篇大文章,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凤凰涅槃”。要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除影响招商引资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壁垒,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新办法、新模式、新途径,坚持以生态、旅游、文化、商贸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深刻把握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有重点、有步骤地选择一批名副其实的大企业进行定点招商、专项招商和精准招商,切实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和落地率,通过借梯上楼实现转型发展、长足发展。要努力营造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依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切实把各族群众引向发展非公经济的主战场,加快推动非公经济扩大总量上规模、提高质量上水平,力争“十三五”末全州市场主体达到5万户,新增就业10万人,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5%以上。要把加强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方面,大幅缩减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及时跟进工程稽查和审计监督,确保项目规范、安全、快速实施。要加强项目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维护各方面的合法利益,积极探索开展房屋土地征收的有效办法,依法打击干扰破坏项目建设的违法行为,保障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第六,加快构建精彩纷呈的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是一个地方旅游整体形象的生动体现,是旅游综合实力的直观反映。要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纵深推进,进一步提高甘南的形象美誉度和旅游知名度,切实把“青藏之窗、户外天堂”的特色品牌打造好,把“遥远西藏、咫尺甘南”的区位优势宣传好,把“甘南·让绿色为生命虔诚”的旅游主题营销好。要全面释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吸附聚合作用,牢牢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机遇,深度融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全力构建“一核、三带、三点、四线、六板块”旅游发展大格局,做美做精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特征的旅游产品,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主题特色化、旅游市场国际化。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触角全面渗透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方方面面和神经末梢,大力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切实加大观景台、标识标牌、停车场位、旅游厕所、环卫设施等基础建设,健全完善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础支撑和旅游保障能力,推动景区景点晋等升级。要做大做强环九寨北线和丝绸之路南线精品线路,主动融入“黄河上游大草原”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要打破景区景点“民团式”治安管理和社会管理传统方式,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严厉打击欺客、骗客、宰客行为,严格落实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制度,切实保障合法权益,大力营造舒心、文明、有序、安全的旅游消费环境。要积极倡导文明旅游,广泛开展文明旅游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等新型媒体,发送文明旅游提示信息和文明旅游公约,正确引导广大游客和过境人员遵守当地民风民俗,提高旅游环保和公德意识。

  第七,加快构建文明进步的开放环境。加快开放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甘南跨越历史时空、赶超发达地区的根本途径。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接轨现代文明的“导火线”,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快引爆蕴藏在各族儿女心灵深处那股追求文明进步的巨大潜力,全面释放涌流在社会各界思想深处那股渴望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为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经验眷顾甘南打开一扇“心灵的天窗”,为甘南旅游、甘南文化、甘南品牌走向世界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跨区交流的“牵引线”,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为重点,以市场衔接、政策互惠、产业协作、人才交流和文化融通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充分发挥甘南的独特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五州经济圈”,强化与邻近市州的合作开放,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和政策协同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对外开放的“风景线”,全面提升甘南的整体形象和魅力风采,借助天津对口支援有利平台,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战略支点,向南融入长江流域经济带,向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融入青藏高原经济板块,向东结缘一线发达城市,奋力开创四面出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局面;着力提高“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规格档次,将其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开放、大交流、大合作平台,为甘南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上先人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第八,加快构建生机盎然的健康环境。实现富民强州,既要社会“小康”,更要全民“健康”。要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平台,以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家庭为重点,大力实施“健康细胞”工程,落实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防护、安全管理等制度,注重向家庭和个人就地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服务,倡导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营造相互尊重、和谐包容的健康文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加快州县医院、中藏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医疗、康复养老等机构,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要改进医疗机构管理机制,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省级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伍“传帮带教”作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要着力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精神疾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传染源管理、危险因素控制、防病知识普及、社会心理支持等综合防控措施。要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综合运用执法抽检、市场巡查、突击暗访、风险监测、有奖举报等手段,加强日常监管,依法严厉查处和打击食品药品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思想、“以生命为根本”的安全理念,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厂矿企业、建筑工地、工业园区等生产建设单位和学校、医院、寺院、车站、商场、机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的安全防范,重点做好城市楼院和乡村民宅的防火工作,加大监督监察力度,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公共环境资源安全。要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养成有益身心的生活习惯,自觉培养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注重从学习、运动、卫生、饮食、安全等方面提升健康指数,注重从加强公民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社会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培植精神气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加快推进“健康甘南”“幸福甘南”建设汇聚强大正能量。

  第九,加快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州,实现长治久安,离不开虔诚的法律信仰和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加强民族团结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进行“政策、法治、感恩”教育,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唯物观,不断深化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同依法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种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着力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性社区、乡村、单位、企业和学校,全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要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争取凝聚人心,依法打击分裂破坏活动、规范寺庙管理、加强重点管控,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专项治理、主动治理系统工程,彻底粉碎一切破坏社会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阴谋伎俩,确保维稳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委政府手中。要坚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切实加快县乡村综治维稳中心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群众管理群众、僧人管理僧人”的基层维稳模式,全面落实“十户联防”和“网格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社会管理的村规民约,依法依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疑难问题,全面消除危害社会稳定的安全隐患,切实加快“法治甘南”“平安甘南”建设步伐。

  第十,加快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所谓廉洁环境,就是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群众清和、家庭清逸、社会清朗,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交相辉映。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课堂”、检验宗旨意识的“试金石”,真正用“八项规定”这个大规矩、“环境革命”这个大熔炉,着力锻造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品格、政治信仰和为民情怀,从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努力营造廉洁奉公、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切实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用规矩匡正良知、用纪律约束行为,切实当好构建廉洁社会的主导者,大力倡导廉洁之风,实施全方位廉洁文化宣传教育,依法制定惩治措施,引导广大干部廉洁从政,消除贪腐之风生存的土壤。社会组织要当好构建廉洁社会的推动者,主动担当服务协调的社会责任,监督职能部门廉洁自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廉洁、保持公平正义。各族群众要当好构建廉洁社会的实践者,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共同把甘南打造成美丽洁净的人间乐土。

  三、切实强化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和使命担当

  各级领导是“领头羊”,广大干部是“排头兵”,各族群众是“主人翁”,只有进一步发挥好党政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界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着力提高各族各界加快构建“十大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十大意义”,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战略意识、抓环境就是抓稳定的全局意识、抓环境就是抓改革的创新意识、抓环境就是抓党建的使命意识,切实把构建“十大环境”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升级版、作为着力打造“五大生态”的大平台、作为全面落实“1244”奋斗任务的大载体、作为扎实推进“环境革命”的主战场、作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主渠道,思想认识上再加温、舆论宣传上再加力、资金投入上再加码、组织保障上再加强、督查落实上再加压,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聪明才智、热情动力和责任担当,真正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向更高发展境界。

  第二,强化领导,靠实责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把手”工程,必须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履职尽责、敢抓敢管,带头啃“硬骨头”、打“攻坚战”,领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体现。要坚持包县领导抓、抓包县领导,特别是州四大班子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帮助县市理思路、定措施、解难题的同时,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员”“协调员”“督查员”。各县市和各职能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对接工作、认领任务、细化措施、靠实责任,科学制定推进方案,切实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聚焦到构建“十大环境”上来。

  第三,五线同心,合力共振。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宗教界代表人士、教育界广大师生既是推动甘南改革发展稳定的中流砥柱,更是促进甘南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五条主线”。如果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甘南藏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那么奋战在这“五条主线”上的各族干部群众则赋予了这片神奇山水天高地厚的精神内涵。今后,大家要自觉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着力体现好既是社会“精英”、又是普通“公民”的双重身份,扮演好既是党政“智囊团”、又是群众“贴心人”的双重角色,发挥好“上联党心、下聚民心”的政治优势,发掘好“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资源优势,彰显好“沟通四面八方、联系千家万户”的平台优势,切实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监督落实、合力攻坚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决策要求落地生根。

  第四,全民动员,全员参与。重视发挥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两个积极性”,真正把坐落在甘南大地上的每家单位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个人全部发动起来,把政府引领带动群众投工投劳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全面激发出来,使城乡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推动环境综合整治的主力军。组织部门要把“十大环境”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和干部选拔任用范畴,把整治成效作为各级干部特别是乡镇主要负责人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和标杆引领作用。统战、宗教部门要协调争取高僧大德现身说法,面向广大僧俗群众深刻阐释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全面激发寺庙和僧人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办、扶贫等部门要把农牧村和农牧户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双联单位、双联干部、帮扶工作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引导广大群众从思想深处根除不讲卫生、不讲文明、不讲规矩的陈规陋习。教育部门要督促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全过程,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进而提高广大家长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达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带动左邻右舍”的叠加放大效果。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要广泛动员各级群团组织,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主题宣传教育,推动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第五,项目支撑,投入保障。没有全社会的投资投劳而仅仅依靠政府单枪匹马的投入,“十大环境”建设就难以摆脱“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及时将各自领域的项目资源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布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社会资本支持”与“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主动与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接,努力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加快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构建“十大环境”和保护发展生态方面倾斜。要把整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探索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对工作进展好的县市和乡镇可适当增加资金额度,对工作不力的相对给予削减,有效解决县乡“缺钱难办事”和“有钱不办事”的问题。

  第六,创新宣传,突出引领。各级宣传部门要坚持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切实改进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在“得心”二字上下功夫,既要让宣传方法得心应手,又要让宣传效果深得人心。要变“平面化”为“立体式”,综合运用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一切宣传手段,让环境整治的画面、声音、文字、信息遍布所有宣传媒介,推动形成大范围、全覆盖、深层次宣传攻势。要坚持报道成效与曝光问题相结合,对发掘的先进案例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对行动不力的部门单位要指名道姓“曝光”,对不讲公德、不讲素质的人和事要直言不讳批评纠正,切实用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曝光监督推动整治责任落地见效。要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寺院、进商铺、进景区、进施工场地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使之转化为构建“十大环境”的内生动力。

  第七,严格督查,兑现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治理、分片包抓、日常监管、督促检查、考核评价、责任查究“六大机制”,配齐配强各级督查力量,创新完善督促检查的方式和手段。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要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报,采取定期检查、暗访督查、随机抽查、回头复查、点对点通报等方式,持续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切实用督查结果倒逼整治责任落实。各县市要采取跟踪督查、现场督办等方式,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登记,建立问题台账,下发整治清单,挂牌督办,对账销号,切实解决督查不力、屡督不改、问责不严、追责不实的问题。要按照党委总揽全局的原则,紧紧围绕“十大环境”建设,统筹整合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以及群团组织年度目标任务,建立符合环境整治实际、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综合考评体系。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综合与重点、短期与长期评价相结合,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权重,对整治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依纪依规严肃处理,真正以严格的考核制度凝聚起全州上下参与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第八,总结经验,示范带动。两年来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践,既让甘南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更为我们加快构建“十大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加深了思想认识和心得体会,概括起来就是:生态是环境价值的体现,必须坚定不移地捍卫;绿色是环境健康的象征,必须竭心尽力地呵护;文明是环境内涵的积淀,必须持之以恒地发扬;发展是环境财富的积累,必须聚精会神地推动;旅游是环境魅力的释放,必须殚精竭虑地打造;改革是环境能量的聚变,必须大刀阔斧地深化;开放是环境气质的焕发,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心灵是环境情感的寄托,必须全神贯注地培育;信仰是环境灵魂的升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守;和谐是环境脉搏的起伏,必须全力以赴地增进。这些经验和体会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倍加珍惜,在承前启后中推陈出新、在继往开来中创新创造、在构建“十大环境”中不断探索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机制。要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树立典型、打造样板,使全州上下学有榜样、比有标准、赶有目标、超有动力,推动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蓬勃态势。

  挺拔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之地的大美甘南,是大自然赐予各族群众的最大福祉,是老祖先留给各族儿女的最大财富。每一个与甘南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的人,都要拿起最深情的“信仰之笔”,饱含最纯洁的“心灵水彩”,为把自己的家乡描绘得更加美丽而不懈奋斗。

精彩推荐

  • 厉害了我的哥!兰州启用直升机疏导交通(组图) 厉害了我的哥!兰州启用直升机疏导交通(组图)
  • 疏堵查处嫌疑车 兰州用上直升机了(图) 疏堵查处嫌疑车 兰州用上直升机了(图)
  • 兰州蓝刷屏朋友圈 兰州蓝刷屏朋友圈
  • 兰州:冬日里的春天很舒爽 兰州:冬日里的春天很舒爽
  • 《今日聚焦-甘肃》   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严紧硬” 《今日聚焦-甘肃》 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严紧硬”
  • 呼吁兰州市民:保洁抑尘不易请您手下留情 呼吁兰州市民:保洁抑尘不易请您手下留情
  • 兰州五泉山公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图) 兰州五泉山公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通报批评(图)
  • 兰州启用直升机疏堵查处嫌疑车(图) 兰州启用直升机疏堵查处嫌疑车(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委常委吴德刚调任中央党史研究室
2   甘肃省职称评审将取消外语和计算机考试
3   小陇画报 | 兰州小街巷“手绘” 你从
4   赵建利任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5   志愿参加捐献与患者初步配型吻合 甘农
6   甘肃省政府领导分工确定 虞海燕担任常
7   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工作
8   甘肃省编办召开控编减编工作推进会
9   甘肃为乡村教师正“名”补“利” 增强
10   陇南两当县贫困退出市级验收工作全面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