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牌和质量成为共同追求
原标题:让品牌和质量成为共同追求
作者:袁斗成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甘肃省质量激励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指出,对省人民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甘肃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获奖企业、国家级和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以及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内骨干企业、A级以上质量信用等级企业、“中华老字号”称号企业,在政府投资的各类项目上予以优先支持。
在双创时代,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甘肃强力推进“质量强省”战略,有关部门要巧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广结朋友圈,形成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聚集,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客大赛等渠道,真正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绩效意识。
应当说,我省制定的质量激励政策,让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老字号企业分享扶持和优惠,无疑将释放更多的创新能量。的确,职能部门要通过“一站式服务”等措施,为企业营造优良的环境,但哪些产业具有潜力,绝不是简单的降成本,每家企业的特点和规划不同,即使是同一产业链都可能存在差异化,如何与未来市场需求的趋势谋合,都是非常专业的课题。有关部门不妨开展“暖企行动”掌握真实情况,既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也要因地制宜的“私有定制”,促使企业、行业的转型升级进入“超车道”。
但不得不说,政策“红包”再大,企业不能一味等靠要。
一直以来,那些吸引了人才、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充足等元素叠加的企业引领潮流和方向,不只是政府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企业要舍得投入,成立科研基金和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要像金子一样呵护知识产权,发掘万众创新的潜力,在车间、班组等鼓励小发明、小创造,给予利益共享等激励,激活所有的创新细胞。尤其是吸引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必须营造留住人才的“小环境”。诸如人才能够获得企业股分,增强“主人翁”认同感;而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高工资和优厚待遇令人“一见钟情”,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弘扬工匠精神,帮助大城工匠、大国工匠的不断成长、成熟,引导“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和价值观。甘肃在深化校企合作、导师制等创新现代职业培训基础上,政府和企业要形成合力,逐步建立健全能工巧匠的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体系,保障大城工匠能干事、能成功。企业的专业、专注,保持质量的长期稳定,更能获得客户的青睐。
市场是公正的检测器,以品牌和质量取胜已成为共识。但在生产流程、制造工艺深耕细作,企业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优势发展,始终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领先,才是“智造”增效益的“核动力”。企业自我“造血”功能增强,才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否则,企业一味要“吃奶”,势必错过太多良机。
相关新闻
- 2016-11-25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定西市拉长土豆产业链 连你穿的衣服都可能有土豆元素在其中(组图)
- 2016-11-24特色农业百花齐放 甘肃品牌实力腾飞 第二届西部休博会暨首届农交会甘肃特色农业馆令人期待
- 2016-11-23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金塔旅游渐入佳境 旅游综合收入达20.77亿元
- 2016-11-18李文杰:打造更多兰州制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