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琳
思考和决策甘肃的城镇化战略,必须从省情出发,打造具有甘肃地方特点的城镇化模式和道路。如何理解、把握和培育甘肃城镇化的“新”,本文试作些分析和探讨,供决策和研究时参考。
一是新型战略地位。以前,我国城镇建设在全局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不是很高,实现城镇自身发展是主要目的,带动农村发展并不是城镇战略的重点。但是,现在中央和国务院的“双反哺政策”,要求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镇都必须把支持城郊、农村、边缘地区发展,作为新的城镇战略主要任务之一,要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让渡部分利益。这样,城镇不仅要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而且要保证支撑功能的充分发挥。一个地区能否顺利实现总体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能否持续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难题、能否全面提升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能否迅速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效果等,都与新型城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城镇在国家的全局发展当中承担更多的发展、引领和反哺职能,具有了新型战略地位。
二是新型发展模式。特色性、生态性和循环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目前,甘肃省有12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和468个建制镇,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发展模式基本趋同,缺乏特色和特点塑造。今后,我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应当紧紧围绕三大特性选择适宜的模式:一是要注重塑造城镇特色。比如“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门户城市”“节点城市”等;二是要注重保证城镇的生态环境,如“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名村”,规划建设好城镇的绿地、林带、水源、排水、空气调节系统等;三是要注重规划和建设高循环能力的城镇系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良性循环系统,特别是城市“三废”资源的再利用系统。新的发展模式选择和运用,要求我们在城镇规划和建设的思路和战略上要有全局观、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从根本上建立将特色性、生态性和循环性融合为一体的城镇发展道路和模式。
三是新型动力机制。传统城市化的推动机制主要是指工业化。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由于手工作坊的集中和从业人员的聚集,形成了早期的城镇,随着手工业转化为机械工业、现代工业,又促进了现代城市的空间规模扩张,大中型城市、超大城市随之形成。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道路和动力机制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复合型动力机制的出现,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再是单靠工业化,也要靠信息化、技术化和市场化等多种推动手段的综合运用。这些综合性、高层次、高技术动力机制的出现,使得城市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比如,数字城市、旅游城市、高科技城市、物流城市等。动力机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规划和建设城镇的时候,不能只是单靠工业化一种动力,而必须利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城镇的发展。结合我们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多种类型的城镇。
四是新型投入方式。由于经济体制的关系,在1990年之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投资保证的,而政府投资又是由财政收入决定的。从20世纪的90年代起,我国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体制进行了深度改革,开始引入民间投资和外资,最典型的就是大量运用BOT的投资方式,但是运用主要限制在交通设施领域。2013年以来,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政策进行了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一是BOT方式的运用可以扩大范围,不限交通设施领域;二是地方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发行政府债券,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投资;三是在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上开放投资来源,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进行城市项目建设。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颁布以来,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调整产业目录和投资政策,所有这些政策措施都要求我们在解决城市投资问题上开拓视野、创新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本。
新型城乡关系。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农民与城市的融合方式问题。从客观条件上看,城市与农村天然存在资源环境的差异,从各国实践来看,用工业化和高科技武装农村和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农业比重、吸引大批农民到城市定居,这是最基本的城市化道路。我国农民与城市的融合,大体经过了“人口城市化+劳动力城市+结构城市化”三个阶段。人口城市化阶段(1950年-1980年)的主要特点,是大多数农民对于城市而言仅仅是“人口”的概念,农民与城市之间是严格分离的;劳动力城市化阶段(1980年-2010年)的特点,是大多数农民对于城市而言是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但不是劳动者本身;而自2010年起,我国整体进入结构城市化阶段,即农民要变成城市人口的一部分,农民要与市民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所以尽快解决农民进城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型管理系统。现代城镇的管理非常复杂,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众多、需求复杂,城市功能必须扩张;二是城市结构日趋复杂,规划和建设模式主要不是“向外”,而是“向上”,也就是“空间城市”,城市发展与农业用地发展严重矛盾;三是城市经济与社会高度现代化,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质量完全科技化,管理对象高度多样化,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四是管理系统由人为管理为主彻底转向到数据管理、系统控制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大量运用。所有这些新的变化,都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手段的运用问题,特别是信息手段、管理平台、控制系统的运用,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城市管理的影响,学会用制度和系统来管理城市。
(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