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经济
投稿

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2016-10-20 09:59:1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政策叠加效应急剧释放

  示范区的发展有良好的政策机遇,政策叠加效应显著。国家实施“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示范区的开放开发提供了新机遇。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政策,为示范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兰州高新区及兰白实验区建设,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为宗旨,奠定了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基调,给示范区提供了在更广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的平台和机遇。国家和区域的政策共同为示范区发展综合型城市经济,实现产城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城市规划发展空间充足

  示范区所处的榆中盆地冲积平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便于基础设施的综合统一建设,可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具有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示范区在核心区包括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和平工业园区。现有规划范围和建设发展基础上,根据发展需要、空间关联和产业关系及原有行政区划边界适度拓展,形成核心区和扩展区圈层结构,总规划控制面积约91.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36.21平方公里,扩展区规划区面积约55.3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为示范区未来进一步发展留足空间。

  要素聚集区位优势明显

  在国家宏观战略、区域区位条件两个层面上,示范区所处位置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示范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钻石节点城市——兰州的东城区,能进一步发挥兰州在向西开放、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区位和通道优势。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示范区处在榆中县城与兰州主城区之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毗邻兰州城关区,是中心城区向东扩展的核心载体;处在兰白试验区范围内,是兰白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省、市、县三个层面来看,在自然资源、交通条件、要素聚集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发展基础良好优势凸显

  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成为兰州乃至甘肃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区内总人口11.2万人,户籍人口5.8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2%。建成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体系。示范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4年末,实现生产总值2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1比52比27。人均GDP达到2.2万元。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增长16.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零售总额7.36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23元。

  交通网络发达方便快捷

  示范区交通十分便捷,铁路、公路网络纵横交错。有陇海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兰渝铁路、国道312、309线,连霍、巉柳高速公路等,距离兰州中川机场不足100公里。示范区与主城区之间,已建设南绕城高速、北绕城高速等骨干路网,轨道交通4号线即将动工,对外交通条件便利,为示范区未来发展和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提供良好条件。

  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

  示范区由单一产业经济发展向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就业和居住吸引力不断增强。通过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主城区人口抽疏、吸纳省内进城人员等方式,形成了以就业为主的人口净流入,提高了城镇化速度。2013年,榆中园区列为省级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区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8%,远高于榆中各乡镇平均1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

  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兰州主城区处于黄河河谷地带,因受发展空间小的限制,城市功能高度集中,城市人口密度很高,城市发展不堪重负,迫切需要进行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实施城市功能疏解和人口抽疏。在《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第四版)、《兰州都市圈规划》、《兰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等规划中,示范区处在中心城区—榆中—定西的东向城镇发展带,毗邻主城区,具有适应其辐射与扩张要求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既能延伸水、电、气、交通等基础设施,共享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资源,又便于接应大量城市人口转移,承接“出城入园”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是兰州中心城区向外拓展的最佳接应地和承载地。按照“兰州城市的未来、未来兰州的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空间布局,建设示范区对拓展兰州城市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依托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兰州高新区经过25年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示范区发展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作为高新区“一区五园”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高新区对示范区的建设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发展目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在中长期规划中,兰州高新区按照产业高新化、服务配套化、人口集聚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示范区产城融合建设步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产业发展定位,以抽疏市区人口、承接城市东扩为城市功能定位,将把示范区建成以“创新工场”为标志的现代科技城。依托兰州高新区在科技、人才、资源、产业、平台、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示范区建设必定能够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产业与城镇深度融合、园区与生态和谐共建的新型发展道路。

  产城融合发展成效初现

  采取PPP投融资模式,与名城企业集团合作共建东部科技城。兰州高新区围绕产城融合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道路、供水、供电、供热、排洪、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商业及棚户区改造安置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加大战略性新兴骨干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创新创业。截至目前,累计投资150亿元,土地一级开发规模达到8平方公里,二级开发规模达到5平方公里,综合开发建设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建设了东部科技城,构建了大开发、大建设的框架,使产业项目积极涌入、农村人口就地市民化、兰州城市人口转移扩散势头强劲,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回波效应”、“扩散效应”不断显现,取得了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良好效果。

  合作共建打造创新高地

  一是探索东西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兰州高新区抓住甘肃省与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同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兰州高新区与上海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采用“基金+科技园区+孵化器”模式,设立的10.1亿元创新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正式签约,首期1亿元投资基金已经到位,开放合作创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6年,兰州高新区与上海张江高新区、上海久有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率14家上海企业家代表团,在兰州共同召开了合作共建项目对接会,项目涉及互联网+、生物医疗与医疗器械、新材料与新能源及大消费四大产业生态圈,引进项目筛选落地,推动合作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与深圳石油化工产品交易所、农产品交易所,达成合作共建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的协议;与美国康汉公司战略合作,建设了聚脲新材料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和生产基地,实现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二是以军民共建活动为契机,探索军地合作模式。抓住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与中国航天、航空集团和军队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军地合作,在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上取得新突破。2016年以来,兰州高新区借助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东风,抓住3D打印技术最为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依托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部战区陆军信息工程科技创新工作站,按照“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业攀升”的创新理念和“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运营模式以及“立足国防、服务社会”的发展路径,在这里已建成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兰州创新示范中心,重点建设创新创意设计与展示中心、三维检测与逆向设计中心、三维打印与数据处理中心、增材制造(3D打印)材料研发中心、快速模具中心、地理信息技术及产品制造中心、三维打印体验与培训中心、成果转化与孵化中心等八大中心,总投资3亿元。创新示范中心力争用3至5年时间,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3D打印龙头研发基地,成为全国3D打印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城乡一体化发展潜力巨大

  示范区所处的落后农村需要城市带动,工业反哺农业需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将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公共服务设施的日益完善,将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水平,扩大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就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体服务等方面的覆盖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内产业发展体系与城市功能体系的高效融合,将进一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对周边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建设示范区是确保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战略抉择。

  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从现在起,经过4年左右的开发建设,示范区实现产业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人口集聚规模显著扩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以强大的产业支撑增添城市活力,以完善的城市功能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把示范区初步打造成为产业和城市深度融合,发展高效、低碳智慧、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科技城和兰州城市副中心及甘肃重要增长极。

  ——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持续发展高于兰州市各县(区)。到2020年,示范区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15%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累计达到1000亿元;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速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创新产业集群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到2020年,形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和现代服务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比46比48。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格局更为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示范区内从事农业产业劳动人口逐步转化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劳动人口;农村人口通过从业方式的改变逐步向核心区转移,城镇人口空间布局趋向均衡,示范区内总人口达到30万人。

  ——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到2020年,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6万元,低收入者收入显著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4.3%,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建设“人民满意、全省一流”的教育卫生事业,平均每万人医生数达到40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6.99‰,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健康水平显著提升。重点食品安全检测抽查合格率、药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科技、教育、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彰显,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社会管理更加健全,人民更加幸福。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到2020年,示范区内绿化率达到39.1%,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减少7.3%;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98%,交通干线噪音达标率88%。生活垃圾资源化率93%,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城市生活垃圾零增长、污水全处理。着力建成花园示范区、宜居示范区。

  兰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彦龙强调,未来兰州高新区发展的空间更大,在国家和省、市委的坚定支持下,在上级各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兰州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确立“创新成果倍增、经济总量翻番、综合排名提升”三大目标,重点实施“创新型科技园区特色打造、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产业技术体系构建、创新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六大工程,充分发挥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中的核心区作用,努力为兰州乃至甘肃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冯云 高汇学 张振东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