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通过光伏扶贫给能力不足的贫困人口兜底,榆中县还以贫困村为单位建设小型光伏电站,所产生的收益成为村集体的“资金源泉”。今年,全县238个村,已有九成村级办公阵地安装了5千瓦光伏电站。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今年开始,榆中县加强了订单式培训、组织化输转,提升贫困户就业技能。他们的目标是,让全县有培训需求的家庭至少有1个劳动力拿到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掌握1门致富技能。
榆中县许多地方山大沟深、地处偏远,扶贫脱困需要使本地优质资源为外界所熟知和认可,并进行市场转化,才能提升其自我“造血”和持续发展能力。为此,榆中县探索“互联网+”平台,实施“电商扶贫”,有效推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量,吸引了出门打工的年轻人返乡致富。
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去年,榆中县只有12家电商企业、40多家个人网店,而今年截至现在,全县已有70余家电商企业、个人网店283家。仅今年上半年,全县网上销售额就达8465万元,去年整整一年只有280多万元。
实施生态扶贫,榆中县的着眼点是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将老百姓转移到春秋两季的造林工作中,转移到日常护林工作中成为生态护林员,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解决南北两山生态问题,构筑兰州的生态屏障。结合中央政策,他们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用了54名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可收入8000元。
园子岔乡万羊村村支书李鸿雁给记者算了笔账,他们村今年退耕还林1.2万亩,涉及农户254户,每户每年仅国家补助就能领取1.13万元。而且,春季种树时,光挖树坑的那两个月,每户按最少出工一个人算,还能获得8400元收入。
榆中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国家4A级森林景区兴隆山、明清时期古建筑群青城古镇等。眼下,他们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以“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县参与经营“农家乐”旅游的农户已达380户,贫困农民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人均增收近万元。
精准脱贫“五大品牌”,如今成了榆中农民致富路上的“五朵金花”,在干旱的梁峁沟壑间合奏出一曲曲精彩的旋律。
干净
——扶贫资金,不能乱花一分一厘,要强化追责问责
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既需要精准施策,更需要严谨的制度和纪律,保障每一项政策在冲刺的道路上落实到位,保证每一分资金用在扶贫攻坚的刀刃上。
今年以来,结合我省在扶贫领域开展的以“查处不正之风、保障扶贫政策落实,查处腐败问题、保障扶贫资金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两查两保”专项行动,榆中县委、县纪委发挥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从严查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扶贫攻坚保驾护航。
出重拳、下猛药,一系列“拍蝇”之举在榆中影响颇大——
今年2月,榆中县纪委给予城关镇分豁岔村原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陈玉宝开除党籍处分,涉嫌违法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经查,陈玉宝套取双联帮扶等资金共计15.5103万元,违规报销个人养老金及电话费2400元;
3月,榆中县纪委分别给予小康营乡上彭家营村原书记李家霖,村委会原主任杨泽江、李家贵开除党籍处分,县监察局责令杨泽江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调查发现,李家霖截留农户危房改造资金2万元,3人还共同贪污危房改造补偿款1.68万元;
……
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截至目前,榆中县纪委集中查处近几年基层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2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4人,释放出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形成持续震慑效应。
扶贫攻坚的工作任务在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4月份,榆中县对全县2013年到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情况进行了彻底检查。对个别村干部、少数个体经营者,拥有小轿车、城镇房产的人员等违规享受改造补助资金的问题,县里全部予以追缴。
强化源头治理,防止出现新的违纪违法行为。榆中县还组织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扶贫办、县住建局、县民政局等单位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涵盖全面、重点突出、分析透彻、措施有力、针对性强的《榆中县在扶贫领域开展治理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9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同时,榆中县不断建章立制,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相继出台了《深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采取安排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乡镇、设立一个民生特派组、开展一次巡查工作、设立一个信访举报电话、设立一个信访举报信箱、开展一次起底排查、建立一张问题清单、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等“八个一”举措,以有效遏制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