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美丽的山丹,纪念和缅怀路易·艾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丰功伟绩,对于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艾黎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1927年4月,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国际主义精神的传播奔走相告,一腔热血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他一生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为发展中国人民同新西兰及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
路易·艾黎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早年就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1934年在他家设置了共产国际中国组的秘密电台,与在国内一些地方进行长征的红军保持通讯联络。1935年,在史沫特莱的介绍下,路易·艾黎结识了共产党人刘鼎,同住数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刘鼎赴西安开展工作,路易·艾黎将他和史沫特莱在上海购买的医药用品及其他必需品通过刘鼎从西安转给陕甘红军,为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9月,路易·艾黎接受刘鼎委托,冒险去太原为中国共产党兑换红军在陕西缴获的地方钞票,为我党在西安顺利开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后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重要基础。
路易·艾黎是工合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毛泽东曾两次在延安接见他,并写信高度赞扬工合运动对中国抗日战争做出的重要贡献。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中国工合”)在武汉成立,作为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和社会运动组织,通过组织工业生产,争取国际援助,以支援抗战前线斗争,被誉为“后方经济堡垒”,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抗战时期,“工合”之花开满西北大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延安事务所的成立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曾在双石铺组件钨铁社、机器社、造纸社和耐火砖社、采矿办事处等组织,路易·艾黎经常往返于陕西凤县的双石铺与甘肃两当的杨店之间。两当县正是我的父亲习仲勋早年领导武装斗争的地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父亲在两当县发动了两当兵变,与刘志丹、谢子长一起在陕甘地区创建了“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不断发展壮大形成陕甘宁边区。在烽烟滚滚的战争年代,父亲和路易·艾黎虽未曾谋面,但却都在西北大地留下了革命的足迹,为西北的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83年,中国工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活动,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父亲参与了此项议程的讨论和批准工作。1988年,父亲还为“中国工合”题词“发扬艾黎艰苦奋斗精神”。
路易·艾黎是近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理念,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开展工合运动的同时,为培养技术人才,路易·艾黎大力倡导并亲力创办技术培训学校。1941年,在陕西的双石铺,成立了培黎工艺学校,1944年学校迁至甘肃山丹,1953年迁至兰州,更名为兰州培黎石油学校,后演变为兰州城市学院。培黎工艺学校培养了一批有吃苦精神、注重实干的技术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时,路易·艾黎用培黎学校的卡车帮助运送部队,彭德怀曾发布命令保护学校,并称赞培黎学校“有益于人民事业,对开发西北工业、农业有其贡献”。
路易·艾黎在山丹工作生活了10年,他的足迹遍布山丹大地,他与山丹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他创建的培黎工艺学校为山丹带来了现代工业、机械化农业;他积极努力争取国际援助,促成了山丹第一座西医医院的建成;他与多国的组织建立友好关系,打开了山丹人民与多国间友人互助互鉴的大门。1953年,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由西北石油管理局接管,路易·艾黎去北京定居,但他的心却时时惦念着山丹,他曾说:“甘肃是我乐于视为我在中国的故乡……我在那里的山丹县城住了近十年之久,同山丹培黎学校的青年人一起工作和学习,我把那些岁月看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路易·艾黎一直关注着山丹的发展,他多次重访山丹,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还在为山丹出谋划策。1980年,路易·艾黎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捐赠给了山丹,1982年甘肃建成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成为山丹对外宣传的窗口,成为山丹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1984年路易·艾黎提出重建山丹培黎学校的建议,1987年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开学,后更名为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山丹培黎学校恢复重建后,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国际友好组织、友好人士的热情关怀和无私援助,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1987年12月27日,路易·艾黎与世长辞。早在1981年6月,他就谈了自己百年以后的愿望,他说:“山丹是我的故乡,要永远和故乡人民在一起。”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一半洒在山丹四坝滩上,一半与他生前战友乔治·何克合葬。近三十年来,在故乡的土壤里,艾黎眼望着山丹日新月异的变化,目睹着故乡人民前进的步伐。山丹人民没有忘记艾黎的嘱托,继承发扬艾黎的崇高精神和品格,将山丹的建设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
路易·艾黎与父亲是革命同志,是人生的挚友。曾参与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主持西北局工作多年的父亲,内心深处与路易·艾黎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深深情感,到中央工作后,他们经常见面,一起探讨新中国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等工作。1987年,路易·艾黎90寿辰之时,父亲亲临住所祝贺,路易·艾黎邀请父亲担任名誉校长,父亲欣然接受。艾黎伯伯去世以后,父亲亲笔复信学校同意担任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名誉校长。多年来,父亲一直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1989年10月,山丹举行艾黎故居落成典礼,父亲由于工作繁忙未能到场祝贺,特意给学校发去了贺电,望学校“继承和发扬路易·艾黎高尚革命精神和优良品德作风,努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更多的贡献”。1998年3月15日,原甘肃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丹培黎学校名誉校长李屺阳前往深圳拜访父亲,父亲询问了山丹培黎学校的情况,并请李屺阳转达他对学校师生的问候,祝愿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离别时父亲还为学校亲笔题词:“发扬艾黎艰苦奋斗精神”。
路易·艾黎架起了中国人与新西兰之间的友谊大桥,建起了沟通中国与多国间友谊的大桥,他以实际行动沟通与不同国家人民的思想感情,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这恰好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主题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学习路易·艾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让中华文明远播欧亚、走向世界。
(本文作者系习仲勋之子习远平)